文化空缺理论视野中的双语文化教学
作者:周天雄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3期
        摘 要:汉语和英语语言本身存在较大差异,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也各自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在双语转换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文化空缺现象。梅花在汉语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诗词歌赋中都有记载。由于梅花植根于中国并没有流传到国外,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对其翻译,因此梅花本身所表现出文化内涵,西方人更是无从知晓。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本文从文化空缺理论视角出发,对梅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对“梅花”类似文化空缺词语采用异化法处理,以此填补文化空缺。
        关键词:文化空缺理论;梅花;Chinese mei flower;异化翻译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15-01
        一、 文化空缺理论简介
plum blossom        “偶然”的缺口这一概念,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之后的70年代,“
空缺”这一语言学概念延伸到了文化领域,这一概念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尔首次用 “空白”来表述这一现象。到了20世纪80年代,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及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文化空缺理论。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空缺”具体指代某语言单位在一种语言中存在,却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存在。从文化差异层面来看,空缺表示的是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特征和现象。除了语际间,在一个固定的语言系统内部也存在空缺现象。
        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花卉词语的空缺是比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之一。可以这样理解,某种花卉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无法在另一种文化中到对等事物;另一种则是,在双方文化系统中都存在,然后在其各自系统内部内涵意义则有较大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左。花卉体系文化系统中,较为典型的例子之一便是“梅花”。下文将对梅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文化翻译策略进行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