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图标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黄土高原图片伴音乐导入新课
(二)主体探究过程:
知识点一:自然地理概况
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65、8-66、8-67、8-68
分析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范围内的省区和行政中心城市
课堂活动2:思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并引出黄土高原的黄土最多地区
1、思考黄土高原的成因,引导学生思考风成说,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2、由黄土高原的黄土分布,引导学生出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貌---黄土塬、
黄土墚、黄土峁,通过图片分析各自的特征
承转:由黄土高原的特殊的地貌,引申到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环境特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知识点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课堂活动1、学生看视频,并结合问题,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引导学生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自然原因:通过三张图片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势和地形、坡度等特征,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容易水土流失;分析黄土高原的土质特征,土质疏松,易被降雨冲刷,水土流失加剧;分析黄土高原的气候和降水特征,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暴雨,加剧了水土流失,指导学生多方面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范围的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通过看视频,分析人类人口增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归纳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课堂活动2:思考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
带着问题看视频,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从黄河下游的危害和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危害两个方面来分析。
课堂活动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知识点三: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课堂活动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课堂活动2、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72、8-73
分析黄土高原的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变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学情分析
由于本校的学生底子一般,思维不是太敏捷,知识面不宽,所以在教学时,设计的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不大,让学生多一些思考、讨论的空间,学生已经学习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对于黄土高原有了一些了解,但是还是不能把握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理解归纳。
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效果分析
1、教学准备充分,对学情了解比较到位
2、教学设计合理,体现新课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及教师主导作用。
3、课堂秩序活而有序,达成教学目标
4、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学习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属区域地理的内容,区域地理的学习是在中国自然地理学习的基础上,由于在中国自然地理中许多基本内容都已学过,为了避免教学中的重复,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区域篇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学习与运用。黄土高原地区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单独作为一节课列入课程中,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主要从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练习题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B.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C.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方    D.高原上多沟谷、湖泊
2.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
3.下列四组城市中,都位于黄土高原上,又是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的一组是 (    )
A.兰州、西安、太原 B.太原、西安、包头 C.延安、太原、兰州D.郑州、西安、兰
4.有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举措,正确的一组是()
○1缓坡地建梯田,种山杏和牧草○2改圈养牲畜为天然放牧
○3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4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
A.○1○2○3
B.○1○3○4
C.○2○3○4
D.○1○2○4
5.在黄土高原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其原因是()
A.河道纵横    B.沼泽遍布      C.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阅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
因,主要是()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课后反思
1、“黄土高原地区”一节内容与上学期学过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内容有联系,这节课我把它分成三大大部分: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2、导入新课时使用了一个黄土高原的图片和民歌纯音乐配乐,希望使学生能从中直观的了解黄土高原,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接受新知识。上课时适当地加了配合课堂教学的图片、歌曲以及视频等媒介,这样使得这个导入既生动又贴切,顺利进入新课。
3、从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开始教学,并且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图,定范围。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课堂气氛融洽,学生的图和读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黄土高原的特征,黄土广布、土层深厚和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在讲述完黄土广布、土层深厚时,提问:“这么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从而引出“风成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风成说”。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效果就很好。
5、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教学,我搜集了较多材料,使用了三个图片,通过分析地形、土质和气候得出水土流失严重,然后引导学生治理黄土高原就必须植树种草。
6、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恰当的引导。在教学定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提高他们学
习的乐趣。
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课标分析
一、
本节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前半部分内容。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惟一一个地形区,从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对学生的今后理论与实践活动会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占据重要地位。
二、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