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本课内容是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节的前三个框题。本节教材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作出简要评价;
2.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根据资料,分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的第一课时, 也是分区域学习《中国地理》的所学习的第二个地区。本节教材主要从“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进行介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探究有其必要性。本课既要对学
生的区域地理学习进行学法指导,又要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地和谐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有一定基础,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而且对黄河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加上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因此这节课的设计重在以“引起兴趣—引导思考—分析问题”为主。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更好的参与学习,融入课堂。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富有特的黄土文化的影响。3. 了解“风成说”,辨识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
过程与方法:1.运用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出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的自然条件。2.小组合作探究自然环境对富有特的黄土文化的影响。3.通过探究实验、综合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推理导致的严重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探究和动手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形成科学探索的精神,体会到生态环境问题,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观。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实际,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危害。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危害。
【设计理念】
结合课标的要求,并根据学生实际,我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并创设跟着“考察团”解开黄土高原神秘面纱的情境,在创设的情境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为课堂主题。设置五大环节,环环相连,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有效突破预设的教学目标。综合分析中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及综合思维等素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教学理念。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活课堂
黄土高原的范围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多媒体 的使用 | 设计 意图 |
情境导 入 | 同学们是否想去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华夏始祖黄帝的陵园,这里有革命圣地延安,这里的人们居住在窑洞里,这里的人们打着安塞腰鼓,在这里见着面却拉不到手,行基本靠驴,打招呼基本靠吼.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是什么地方呢? | 观看图片 学生根据画面判断出要认识的地形区 | 幕布 遮盖 |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黄土高原。 |
过渡 | 这里为什么成为古文明发祥地?又是怎样的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黄土文化?这里的黄土又是哪里来的?这些秘密引起了考古学家、摄影家和地质学家的极大兴趣,我们也跟随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察团去揭开黄土高原的神秘面纱。 | |||
环节二,考察准备:位置和范围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多媒体 的使用 | 设计意图 |
考察准备 | 开始考察前,他们决定先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他们到地图,你能帮他们描述一下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吗? 1.黄土高原的边界和范围 2.黄土高原跨越的主要省区 | 活动1 绘范围, 知位置 用白板笔绘画出边界和范围 读图回答 | 白板定时器的使用 白板书写功能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绘图能力在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读图能力,分析区域及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能力。 |
过渡 | 考古学家到了这样一个史料,请大家观看视频。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选择这里做家园呢? | |||
环节三,追根溯源:文明的摇篮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多媒体 的使用 | 设计意图 |
追根溯源 | 1、黄土高原成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作; 曾经林草茂盛,环境宜人。 考察团在黄土高原会看到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2、黄土风情 窑洞与土质、气候 信天游与地形 安塞腰鼓与气候 2、黄土地貌与成因 黄土地貌:塬、梁、峁、川的演变顺序。 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受侵蚀后黄土高原地表特证是千沟万壑。 黄土成因之风成说: 科学家普遍支持的观点 出示风成说的证据和说明的问题 | 活动2,观资料,解谜题 在白板上画出黄河 综合分析出黄河、黄土、气候条件使得成为发祥地 观看视频 活动3,巧合作,析联系 小组合作探究(一) 窑洞、信天游 小组合作探究(二)黄土地貌与成因 合作探究4分钟,4位小组代表指图讲解学案相应的问题 用白板笔连线 | 白板笔工具 自制视频 白板中图片链接 书写功能 使用白板工具—聚光灯 白板书写功能 | 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学生感受黄土风情, 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会分析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
过渡 | 考察中,地质学家看到上中下游的黄河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黄河中游水最黄? | |||
环节四,环境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多媒体 的使用 | 设计意图 |
环境问题 | 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和器材 一、实验探究得出水土流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地表植被少的水土流失严重。 2、沙土地的水土流失比黏土严重。 3、暴雨比小雨时水土流失严重。 4、坡度大时水土流失严重。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植被缺乏;土质疏松; 山区坡度大;夏季多暴雨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不合理采矿;过度放牧;修路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破坏地表;土地退化;加剧洪涝灾害;生态环境恶化。 | 活动4,动手做,归成因 学生分8个组按照实验报告单中 的实验步骤后进行操作并填写实验结果。 展示对比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综合分析 归纳总结 | 图片链接功能 拍照上传到屏幕上 使用信息按钮 播放连续图片 | 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
过渡 |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对黄土高原有了深入了解,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 |||
环节五,考察收获: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多媒体 的使用 | 设计意图 |
考察收获 | 1、课堂小结绘制思维导图 2课堂检测:作业盒子 | 总结回顾知识 在平板电脑打开作业盒子在线答题 | 网络在线答题 |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形成系统知识。 调动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 。 |
【板书设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