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之道》教案
定位
篆刻艺术中,章法是关键、书法是基础,刀法是必备技巧。对此,学生在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治印的尝试,为自己刻制一枚印章,从中体验与感受篆刻艺术与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深厚魅力。
内容分析
在对篆刻“方寸之间”的艺术形式与印章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篆刻之道以及朱文白文的相关知识,掌握具体的篆法、章法与刀法,进而进行治印的实践体验。
“基本问题”:篆书的基本写法,印章中章法布局和刀法是如何体现的?
“情境导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借鉴篆刻艺术的元素和方式切入,进而分类讲述篆刻艺术的具体知识与技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与实践,能基本掌握篆法、章法与刀法,完成篆刻作品。
第一部分印从书出学篆法,是学习篆法,指出篆刻与书法都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篆书书法是篆刻艺术的基础,篆刻是书法艺术通过刀刻的再现。这部分主要让学生学习篆书的基本写法,并能够写出自己的篆书姓名。
第二部分分朱布白讲章法,主要阐述篆刻的谋篇布局,即讲章法。篆刻的章法如同绘画的构图,在形式美中具有重要地位。章法,就是把所要刻的文字按照一定的构图形式置于印章之中,要使文字笔画各得其位,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部分主要涉及“自然均衡、大小相间、穿插挪让、边栏修饰”等章法形式的讲解。
第三部分以刀为笔重刀法,主要分析刀法,包括执刀和运刀,后者又分为冲刀法和切刀法两种,教材中给了具体的图示和技巧说明。
第四部分通过知识链接,阐述印章的分朱布白的重要性,篆刻分朱文、白文两种,亦有合朱白文于一印者。朱文印字凸起称阳刻,白文反之称阴刻。学生对这两种形式需要了解和认识。
建议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落实在篆刻实操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篆刻技法的具体操作,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篆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篆刻作品进行赏析与临摹,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掌握篆刻篆法、章法、刀法要领,鼓励学生能独立地完成篆刻作品。
教学目标
通过图像识读与对篆法、章法与刀法的探究,了解篆书的一般书写规律和用笔特点、章法布局上的大致形式和用刀执刀的方法。
在实践中探究篆书文字用笔、结体风格特征及美术表现,在刻印的过程中体验刀法和印文分朱布白的审美效果。独立运用章法知识设计书写印稿,掌握篆刻创作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一方印章的创作。
感悟中国独有的篆字书法与刀法金刻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加深对篆刻的文化理解与热爱。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围绕基本问题“篆书的基本写法,印章中章法布局和刀法是如何表现的?”展开,重点解决“印从书出学篆法”“谋篇布局讲章法”“以刀为笔重刀法”三者的关系与衔接,以问
题驱动教学实施,依据学情设计探究实践。从解读“印从书出”的基本概念入手,引导学生理解“篆刻之道”的内涵。采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与实践篆刻的具体表现手段。鼓励学生在临摹与创作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体验篆刻分朱布白的创作过程,增强
对篆刻特有艺术语言的感悟与理解,完成教学目标。建议本课安排2—3课时。
    教学重点
掌握篆书的一般书写规律和用笔特点,章法布局的基本形式。
掌握篆刻创作的基本方法,运用刀法独立完成一方印章的创作。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篆刻刀法独立完成一方印章的创作。
解决措施
在篆刻的创意设计中解决章法布局的难点,在实践中解决篆刻刀法运用的要领。可借助视频资源或教师演示,直观展示篆法、章法与刀法,指导学生实践练习,通过临创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篆刻之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
准备
    篆刻工具准备:刻刀、印石、印泥、印床、印纸、墨汁、小毛笔、砂纸,印石提前磨好。
    准备好篆刻工具,在《篆书字典》
中查好自己名字的篆
书写法。阅读教科书,做好预习。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导入
启发
    情境导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篆刻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上节课,我们对篆刻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自己刻一枚印章,来体验与感受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
  出示课题:篆刻之道提出基本问题:
    篆书的基本写法,印章中章法布局和刀法是如何表现的?
    让我们掌握篆刻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并落实于
“篆刻之道”的实践中,完成一方印章。
    围绕基本问题思
考与讨论、回答。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通过问题驱动,进入本课的教学。
探究
实践
一、印从书出学篆法
问题情境:
篆刻与书法都属造型艺术的范畴,书法是篆刻的基础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印从书出?
观察分析秦代李斯小篆《峄山碑》的“古”与黄士陵《意与古会》的“古”相似与相同点,
什么问题?
2.观察图像,篆书的书写有何要领?
3.篆书笔顺特点有哪些?
示范:书写篆书,了解篆书笔画的书写顺序。
归纳: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观察小篆中的
“古”与篆刻中的“古”字形相似或相同的书写特点。
    学习小篆的基本
笔法:“中锋用笔”即笔的中锋必须在笔画的中央,不使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
    探究、思考、讨
论回答问题。
    练习用篆体书写
自己的名字。
从赏析小篆文字和印章中的“古”入手,引出“印从书出”概念,导入学习篆法。提升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
化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
    了解学习篆法,即学习篆书的书写方法。
  理解篆刻是书法艺术通过刀刻的再现。因此,书法是篆刻艺术的基础,印从书出。
    二、分朱布白讲章法
    印章的布局是在方寸之间,通过分朱布白而变化万千。
    问题探究:
    1.印章的布局怎样做到“自然均衡”?
观察、思考、分析 。
探究
实践
               
        杨能始
    2.印章布局怎样做到“大小相间”“穿插挪
让”?
        李嘉
    3. “边栏修饰”在篆刻布局中有何作用?
      东山之子雁
    4.连线小练习,巩固印章的章法布局特点。
舞阳丞印   
脯中祭尊
江都孙氏
海阔天空
穿插挪让    边栏修饰  大小相间  自然均衡
    小组讨论并回答
问题 。
  倾听与思考
    提升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三、以刀为笔重刀法
    问题情境:
    书法讲笔法,篆刻以刀为笔,刀是工具,篆刻重刀法。篆刻是篆法、章法、刀法三者有机融合的艺术。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以刀为笔”?执刀和运刀有哪些方法?
    分析传统的三指
执刀法、握拳执刀法
等 。
探究
实践
         
三指执刀法
握拳执刀法
侧锋用刀法
中锋用刀法
   
执刀与运刀的方法
    2.怎样通过笔法与刀法表现篆刻的精神气象?
实践尝试运刀法、冲刀法、切刀法、双刀法、单刀法等。
    小组讨论、交流
并回答问题。
    学会刀法是刻印的基础,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刀法,为动手实践做准备。
    学生在体验感受中形成美术表现的核心素养 。
探究
实践
3.刻一方印章需要几个步骤?
  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指导学生分析与表达。
制印过程步骤
    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准备过程打磨印石、印稿设计、操刀治印、修改调整、钤印、刻边款、拓边款等。
    学生观看微课,
记录治印步骤。
知识链接:印章的朱文与白文篆刻分朱文和白文两种,亦有合朱白文于一印者。朱文印字凸起称阳刻,白文反之称阴刻。
    问题探究:
    1.朱文印有何特点?怎样刻?
    2. 白文印有何特点?怎样刻?
与朱元思书教案
    归纳: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朱文和白文是怎样刻的 。
    在“刻”的实践
中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学习
活动
1.尝试创作一方自己的白文印章。
课前要求学生准备查阅自己姓名的篆书备用。
体会印章的朱文和白文是怎么刻的?
乐山        潘兰史
实践中注意安全用刀 。
刻印自己的名字。注意字法正确、章法结合、刀法准确。
既提升对篆刻的文化理解,也提升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 。
学习
评价
提出本课学习评价的参考问题:
    1.是否对篆刻的篆法、章法、刀法有基本的了解?谈谈你的实践感受。
    2.能否结合自己的篆刻作品,与同学分享在篆字写法、章法布局、执刀运刀等方面的体会?
对照“评价量规”检验学习效果。
  考查学生对基本问题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提升审美趣味。提升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课堂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篆刻艺术是篆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的结合。初步掌握篆法、章法与刀法,完成篆刻作品。
    总结本节课探究
实践学习的感悟。
    课堂探究与实践活动,综合落实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完成本课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