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叙事诗《氓》和《孔雀东南飞》异同比较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
1.比较两首叙事诗歌异同,通过分析叙述视角和叙述节奏,品析“比兴”运用及语言表达特点,把握中国古典叙事诗的特征。
2.理解诗中两位女主人公对个体尊严的追求,体会诗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分析两首诗歌叙述视角和叙述节奏的异同,把握叙事诗的叙事性。
2.品析两首诗歌比兴运用及语言表达特点,理解叙事诗的诗性意味。
教学难点:
1.把握中国古典叙事诗叙事性和诗性统一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顺着古典诗歌的源头出发,欣赏了不同时期的诗歌名作。了解到《氓》与《孔雀东南飞》都是讲述古代婚姻爱情悲剧的民歌,具有很强的叙事意味。这节课,我们将围绕单元研习任务二,走进中国古代叙事诗歌的叙事传统。
二、聚焦单元任务,明确研习起点
单元研习任务二:
中国的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也有一些侧重叙事的诗作,如《氓》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诗都是讲述古代爱情悲剧的民歌。试分别梳理它们的情节,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两首诗作的异同。
(一)明确研习主问题:两首叙事诗歌在叙事上有何异同?诗性意味又如何体现?
 
(二)反馈课前作业:
1.课前作业:《氓》与《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诗都是讲述古代婚姻爱情悲剧的民歌诗歌,具有明显的叙事性从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的角度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2.课前作业《氓》和《孔雀东南飞》异同比较,学生比较结果要点呈现。
①情节:两首诗歌都有相对比较完整的情节;但《孔雀东南飞》比《氓》的情节更详细、曲折、完整。
②人物形象:两首诗歌都塑造了婚姻生活不幸的“弃妇”形象,两位女主人公都拥有善良真诚、勤劳能干、刚强忠贞等美好品质。《孔雀东南飞》兰芝面对被遣从容赴死;《氓》里的女主人公则选择冷静地告别过去。
③语言风格:两首诗歌都比较直白质朴;《氓》为四言,《孔雀东南飞》为五言。
④表现手法:两首诗歌都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中表现手法更多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明确)学生在两诗异同比较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起点。
①异同比较不够深入,停留在直观可感的浅表层面,未能通过比较形成对两首诗歌个性和共性的深度理解。
②各比较维度割裂,无法构建起各维度关系,把握传统叙事诗歌的特征。
本节课基于学生问题,通过适当引入分析叙事作品的一些学习支架,如叙述视角、叙述节奏等,以引导学生深入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以把握古典叙事诗歌的特征。
三、解决主问题,把握叙事诗的叙事传统。
(一)研习活动一 分析叙述视角和叙述节奏,理解诗歌的叙事性
    研读诗歌《氓》《孔雀东南飞》,尝试从叙述视角或叙述节奏的角度展开两首诗歌的异同比较。
  角度一:叙述视角分析                                                                                                                                                                                                                                                                                                                                                                                                                                                                                                                                                                                                                                                                           
(1)《氓》的叙述视角
  思考:圈画《氓》中的人称代词,分析叙述视角及作用。
(明确)作者采用的是女主人公(第一人称“我”)独白式的叙事,“我”是亲历者,也是讲述者。在诗歌的前两章她着力追忆自己与氓陷入爱河时的如胶似漆,呈现了她婚前对爱的炽热、浓烈和勇敢的追求。四五章则讲述了自己婚后辛苦操劳、容颜老去、遭遇氓的暴行及不忠的悲惨境况。并最终以决绝态度表达了她同氓的决裂及对这场婚姻的反抗,对自我尊严的维护。她第一人称独白式的讲述将读者带入了她的情感世界,跟随她而喜乐悲哀,感受她强烈的爱憎和刚烈决绝的性格。
此外在第一人称回顾往事时,诗中还加入了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的视角。如“氓之嗤嗤,抱布贸丝”是被追忆的“我”以婚前的“我”的眼光观察“氓”时的印象——诚实、憨厚;“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则是被抛弃的“我”从讲述当下的角度再度观察“抱布贸丝”那一幕时的恍然大悟。两种视角交替使用,呈现了“我”在婚前和被弃后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认知程度。
插入的语句示例: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思考:《氓》中女主人公在叙事时插入了一些反思自我婚姻的语句,请分析其作用。
  (明确)这些第一人称叙事中插入的语句讲述了她“自我悔悟”的历程。“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是对氓当时意图的反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是对婚姻生活的总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等皆是其对爱情婚姻生活的反思。正是从这些反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婚姻破裂后自主自省、自尊自重的女性形象。
  (2)《孔雀东南飞》的叙述视角
思考:《孔雀东南飞》运用了怎样的叙述视角,其作用如何?
(明确)《孔雀东南飞》主要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叙述为主,所有细节、情节演进完全叙事者掌控。如兰芝离开焦府之时,两人私下的轻言细语,全都在叙述者的耳际;又如兰芝被迫出嫁,裁制婚服时,叙述者仿佛亲眼目睹了她的泪落连连。故事在相对客观细节铺陈下,一步步导入兰芝从容赴死,以生命为代价进行抗争悲剧结局。
思考:和《氓》相比,运用第三人称叙事会不会削弱人物的情感表达的真切性?
(明确)不会,在相对客观的叙事之外,还用了对话来增加叙事声音。让不同的人物在对话中出镜表达自己的态度。从人物的对话演进中,真切地听到兰芝和仲卿的心声,听到对他们婚姻的不同态度,看到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在众多的叙事声音中,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以两家家长为代表的整个家族,乃至整个社会时代的反对。这场与制度抗争的婚姻便是无可避免的悲剧。
(3)环节小结:
篇目
                  叙述视角         
                   
    同
《氓》
第一人称独白式的叙事(双重叙述视角: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视角/被追忆的过去正在经历事件的视角)追忆反思过往,叙述中呈现强烈的抒情,情感表达真切。
通过叙事来塑造人物,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照。
《孔雀东南飞》
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全知全能地呈现故事的细节、推动情节,又以对话方式使众人参与叙事,增加叙事的真切性。
 
角度二:叙事节奏分析
在叙事中故事演进的自然时间和文本时间往往并不相同,请同学们出文中明显减缓叙述节奏的部分,分析其作用。
减缓叙述节奏的语段示例: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氓》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明确)《氓》诗人选取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登高远望、翘首以盼,见到满心欢喜、不见忧愁泪下的典型镜头,通过“赋”的手法,放慢叙述节奏,放大恋爱中女子的率真热烈与纯真美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与女子婚后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惨淡遭遇形成强烈的反差,不禁为之潸然泪下。
    《孔雀东南飞》中兰芝被谴,拜别婆婆前梳妆的自然时间在整个故事中的占比极短,但诗人却明显放慢了叙述节奏,精细地刻画了刘兰芝拜别前盛装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口至手至步,一连串夸张的“铺陈”既显示了兰芝的美丽,更表现了她倔强而自尊的性格。这里依然是通过“铺陈”来促使叙述节奏减速,这种放大彰显了兰芝有着那个时代妇女身上所不容许的刚强与倔强,不屈与抗争的人格尊严,这恰恰成了焦母眼中的“自专由”,不仅为她所不容许的,也为社会时代所不容许。
环节小结:两首诗都是借“赋”的手法来放缓叙述节奏,形成叙事的张弛,刻画人物的性格,凸显人物美好形象,也呈现了人物悲剧结局的性格原因。以赋的手法来减缓叙述节奏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诗中还有其他减缓或加快叙述节奏的段落,其作用可以课后继续思考。
 
(二)研习活动二:品味比兴手法与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诗性特征
叙事诗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叙事上,还有其作为诗歌的诗性特质。请结合以下材料,尝试从比兴手法和叙事语言的角度,探究两首叙事诗作为诗歌的特性如何体现?
材料一:
叙事诗是“有音节的故事”。——杨鸿烈《中国诗学大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局,1970,页91》)
材料二:
叙事诗是在一定用意的支配下,用押韵的语言将事件安排得具有一定顺序、头绪的文学作品。 ——程相占《中国古代叙事诗研究》(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2,页6)
材料三:
叙事诗的主调是叙事的,但必须有充分的抒情。如果没有强烈的思想情感,不是在抒情中叙事,叙事中抒情,而只是干巴、平淡、毫无激情地叙事,那就不是叙事诗。我国古代的叙事诗在叙事和抒情的结合是相当成功的。——彭功智《中国历代著名叙事诗选》(河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页24)
(明确)材料中“有音节”“押韵的语言”“有充分的抒情”等关键词,提示在阅读叙事诗时除了要关注叙事性,还需要抓住诗歌作为诗的特性,比如可以从比兴手法与诗歌语言的角度展开分析。
角度一:品味“比兴”中的抒情意味
  思考:出诗中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从抒情的角度分析作用。
    (明确)《孔雀东南飞》开头写“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暗示夫妻别离、伤心留恋,以“比兴”开头引出下文故事。更为之后的叙述奠定了悲凉的气氛,后续故事在悲伤的氛围中展开,每一个情节或事件,都可能成为读者用来呼应或加深这种哀凄情绪的媒介。这种笔法起到了强烈的抒情效果,对读者具有相当强烈的感染作用。
    《氓》中“淇水”三次出现,不仅在叙事上起到了前后勾连照应的作用,具有浓厚的象征和抒情意味。“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以淇水绵绵象征二人两情依依,淇水阻隔又让人产生天然的相思。“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之盛大、汹涌仿佛如遭遇不幸后女主人公再次渡过淇水,物是人非,充满凄然。“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象征着淇水之有界而氓的情感没有准则,见证女子的觉醒与决绝。
环节小结:如《氓》中的桑,《孔雀东南飞》中的磐石、蒲苇、鸳鸯等这些看上去与叙事无关的比兴表达,却恰恰是叙事诗歌抒情性表达的呈现,是诗歌诗性的表达。
角度二:品味叙事语言的韵律感
思考:两首诗歌叙事语言虽质朴直白却不失生动,且富于音韵,具有诗性意味,请结合诗中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明确)《氓》是女主人公的自述,全诗口语化、独白式个性化讲述使语言直白质朴。“二二”式的四字短句,富于节奏感和音韵感。同时又多用语气词增加抒情意味,第五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连用了6个语气词“矣”讲述自己婚后的悲苦与不幸遭遇,充满悲戚的诉说与叹息如在目前。此外,诗中多处运用叠词,如“蚩蚩”“晏晏”“旦旦”“涟涟”摹写人物神态,“汤汤”摹写事物情状,增加语言的生动性、韵律感和抒情意味。
《孔雀东南飞》对话式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个性和身份,浅白晓畅。连绵词(聆听、徘徊、窈窕等)和叠音(如纤纤、劳劳、奄奄、寂寂等),词描绘事物的声音和形态,以使人物的形貌和动作更加生动形象,或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诗句所以使它具有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如金声玉振的韵律感,诗歌更富音乐性。如叠词“隐隐何甸甸”句通过模拟马车沉重声渲染了焦刘分别时的沉重与愁苦“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初定”渲染了凄冷的气氛,使刘兰芝的举身赴清池增加了悲凉感。连绵词“徘徊”描写仲卿自缢之前心乱如麻,犹疑不决的动作神情等。用偏义复合词补足音节,如公姥、牛马等,凑字足句,使文辞圆熟且富有文采,诵读起来,给人以宽缓不迫之感的。
  环节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两首叙事诗歌的语言既呈现了叙事语言的直白质朴,又通过运用语气词或叠词、连绵词、偏义复词来增强音韵性,而《孔雀东南飞》的语言形式更加复杂多样,讲究文饰。
(三)总结
    叙事诗的叙事性
      叙事诗的诗性
  同
      异
    同
  异
《氓》
①运用了“赋”的手法减缓了叙述节奏,形成了叙事的张弛,强化了对女主人公个性形象的刻画。
②叙事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氓》在叙事中塑造了一个自尊自省自主的女性对男子背德不幸婚姻的反抗。《孔雀东南飞》则写出了刚强与倔强,不屈与自尊的刘兰芝以生命为代价与社会礼法制度抗争。
③达成了观风俗,知厚薄,斥现实的效果都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第一人称独白式的叙事,具有明显的个体抒情化倾向
通过“比兴”的运用,增强表抒情,增强诗味。
诗歌语言都直白生动,符合人物个性形象,富于音韵感。
语言更质朴。
《孔雀东南飞》
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客观叙事为主,用对话的方式让众人出场参与叙事,增加叙事的真切性,叙事结构更为完整复杂。
语言形式更加复杂多样,富于文采。
(四)方法小结
叙事诗的阅读,核心是要把握这类诗歌的特征。
首先分析其叙事性,可以借助叙述作品分析的一些支架,如叙述视角及叙述节奏,进一步深化对情节的分析,理解诗人如何在叙事中塑造人物形象,并开掘叙述背后蕴藏的思想情感
在此基础上,还应把握叙事诗作为诗歌的本质特征,通过分析诗中“比兴”等表现手法对叙事氛围的营造作用,抓住诗歌中独特的语言表达如语气词、叠词、连绵词、偏义词等理解中国古典叙事诗特有的诗性意味。
此外,在《氓》和《孔雀东南飞》的异同比较时,情节、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并不是彼此割裂无关的维度,而是有机统一地为叙事诗歌叙事性和诗性特征。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