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名称
课例名称
《曹刿论战》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教材版本
章节
第六单元21课《曹刿论战》
年级
初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一)巩固上一节课自学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
 (二)多角度的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多侧面理解曹刿的人物性格,全面认识鲁庄公的形象。
 (四)学生体会讨论本文剪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预设)
过程与方法:(一)反复朗读课文,多角度的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二)通过深思话题多侧面的理解曹刿的人物性格,全面认识鲁庄公的形
 象。
 (三)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对比、反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战争,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多角度的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二)理解曹刿的人物性格,全面认识鲁庄公的形象。
教学难点:(一)理解曹刿的人物性格,全面认识鲁庄公的形象。
  (二)让学生体会讨论本文剪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精练的写作特。
(预设)
学情分析
初三(6)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2人。此班学生基础差,有时字音都标不对,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女生在课上发言的积极性不高,明显不如男生活跃,个别男生往往能到问题的答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成助益不小,天泽古文功底不错,往往能说出新的看法,同学们上课时都能按老师的所设计的教学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只是有时速度进行的慢,经过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掌握并明确了文言文阅读和学习的一般方法和要求,学生容易从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因为小说阅读中学了人物形象的分析,只是说不全面。因此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一、多角度的用自己的话分析概括课文内容。
二、理解曹刿的人物性格,全面认识鲁庄公的形象。
三、让学生体会本文剪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预设)本单元文言文说明要求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汲取智慧。
教学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三次读读议议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角度的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通过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深入课文多角度的赏析曹刿的人物性格,全面认识鲁庄公的形象,体会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对比、反衬,通过问题讨论法让学生体会本文剪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交互式电子白版的幕布功能、硬笔、智能笔、插入课文录音功能,也想使用图章功能、插入文字链接、页码链接功能、屏幕批注功能(多媒体版本低没用上)完成老师学生的互动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复习检查第一节课所学字词、朗读节奏划分、古今异义字解释、翻译句子
用长勺之战的故事导入本文。出示学习目标   
2、活动任务:
 (一)反复诵读,多角度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二)多侧面赏析人物,学习方法
 (三)体会本文剪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预设)
三、学习过程:
活动(一)书声琅琅  读懂内容
  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同学们从“曹刿”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同学们从“鲁庄公”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3.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同学们从作者叙述的角度、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议议、议议读读,三读三议,形成的内容如下:
曹刿的角度:请见问战      战前      爱国热情、政治远见   
从战指挥      战中      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       
                                    (沉着冷静、果断、胸有成竹)
论战释因      战后            远谋
鲁庄公的角度:备战见刿          实事求是、政治上无能
                                  (虚心听取意见 )   
作战用刿      军事上无知 急躁冒进 鲁莽   
                    (唯才是用、听曹刿的正确指挥)
战后问刿                完全不懂军事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作者叙述角度:叙备战情况      战前      开端、发展     
叙作战经过      战中            高潮
论取胜原因      战后            结局
活动(二)评读    多侧面赏析人物
你认为故事中有哪几个关键词或句子,引动着故事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
(人物特点见上面板书)
1.一“请见”引出乡人劝阻,使故事情节横生波澜。
2.一“问”引出曹刿与鲁庄公三次对话,初显曹刿的“远谋”形象和鲁庄公的鄙。
3.“将鼓”“将驰”引出曹刿的两置可否,再显鲁庄公的“鄙”和曹刿
 的“远谋”军事指挥家形象。
4.一“问”引出曹刿论战,三显鲁庄公“鄙”和曹刿有智谋军事家形象。
刻画人物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善用对话和动作对人物进行描写刻画
对比:以乡人对战争的冷漠和曹刿爱国热情进行对比。
      以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
      以鲁庄公的指挥方式和曹刿的进行对比。
衬托:以乡人、鲁庄公反衬曹刿。
让学生学会多侧面理解人物,全面认识人物形象
活动(三)读——演读情境。学生演读课文对话内容。
  活动(四)讨论体会本文详略得当(没时间就不展开讲)。
活动(五)博古通今
你从人物身上、课文中学到了什么?〖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汲取智慧
  老师课堂小结,完成板书:
                      取信于民 
论战 — 掌握战机
        详察敌情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最闪亮的教学环节是引导学生探究出了“见”“问”二字。
1.一“见”引出乡人劝阻,使故事情节横生波澜。
2.一“问”引出曹刿与鲁庄公三问三答,初显曹刿的“远谋”形象,三
  答突出鲁庄公的“鄙”。
曹论战  3.“将鼓”“将驰”引出曹刿的两置可否,再显鲁庄公的“鄙”和曹刿
  的“远谋”军事指挥家形象。
4.一“问”引出曹刿论战,三显鲁庄公的“鄙”,论战再显曹刿有智
  谋军事家形象。
这是我以往教学这一课所没有想到的。学生还说出了“将战”“将鼓”“将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鲁庄公的“鄙”。为了让课堂融入内容尽量多些,我没有刻意设置导语,给同学说了长勺之战的故事。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概括课文内容,从作者角度第一段预设生成目标没达成。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促进了课堂的生成,多角度分析人物,让学生学会了全面理解人物形象。节奏有点慢,经学生讨论还是说出了答案,就是不全面。让学生到屏幕上批注更直观,没用上,交互式版本低、学生演读没进行。我想结合课文个写作训练点没出来。交互式白板软件版本低,功能没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教学效果。学校有软件没电磁笔,平时使不了。总之,这节课既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又有教师的总结归纳,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的层次,不仅让学生明白应达到的学习目标,而且受到了学法和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这一课我更加明白了教学相长的道理。(课件、教学设计个别地方录课之后有所完善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