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对比阅读(含答案)
曹刿论战》与《孙子·军争篇》对比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XXX:“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XXX。夫大国,难测也,惧有XXX。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将驰之:赶去追击。
2)望其旗靡:旗帜倒下。
3)三军可夺气:士气易于动摇。
4)朝气锐:精神饱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XXX。
他们的勇气消失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所以我们战胜了齐军。
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的敌人,这就是治理军队的变化。
3.甲文中XXX“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文中的中心句是“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运用正确的战
略战术。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研究和生活有借鉴作用,比如要善于分析问题,听取并采纳众的意见,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等。
XXX译文】XXX接替XXX成为抵抗秦国的大将后,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进行了全面更改,还更换了军官。XXX听到这些消息后,派出变幻莫测的军队,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的军粮运输路线,使赵国军队陷入了分裂,士气涣散。经过四十多天的时间,士兵们已经饥饿难耐,XXX带领着精锐的士兵亲自上阵战斗。结果,秦军射杀了XXX,赵军大败,数十万士兵投降了秦军,而秦军则将他们全部活埋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XXX:“未可。”齐人三鼓。XXX:“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XXX:“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XXX。夫大国,难测也,惧有XXX。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我曾看到一只蜘蛛在墙上织网,离地大约有两三尺高,一条大蛇从它下面经过,昂首欲吞掉蜘蛛,但它的身体长度稍短,于是没能得逞。过了一会儿,蛇又要离开了,蜘蛛突然悬挂在丝线上,身体半空中,仿佛要追蛇一样;蛇生气了,再次昂首欲吞掉蜘蛛,但蜘蛛却迅
速拉起丝线往上爬;又过了一会儿,蛇又要走了,蜘蛛又悬挂在丝线上,蛇再次昂首等待,蜘蛛又快速地滑下来。蛇已经有些疲惫了,头垂在地上,蜘蛛趁机跳下来,爬到蛇头上,踩住它不动了;蛇疯狂地跳跃扭动,最终死亡。蜘蛛吸取了蛇的脑汁,饱餐一顿后离开了。
注释】飙:指猛烈的风。这里的意思是迅速。②盬(gu):吸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将鼓之——击鼓
2)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二次
3)如是者三四次——这样
4)果腹而去——离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激励士兵,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开始下降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消耗殆尽了。
曹论战2)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蜘蛛趁蛇不备,迅速悬挂在丝线上,爬到蛇头上,死死地站在那里。
3.甲文中,我们的军队在敌人的辙乱旗靡之时克敌制胜;乙文中,蜘蛛是在蛇以头俯地之时乘其不备,置蛇于死地。
4.甲文中XXX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在处理事情时,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轻率行事。
2)对事物的判断应该建立在仔细观察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5.甲、乙两文提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那就是弱者只要抓住机遇,也可以战胜强者。
我曾亲眼目睹一只蜘蛛在墙壁上织网。蛛网离地大约二三尺高,一条大蛇从蛛网下经过,抬
起头想吞噬蜘蛛,但它的力量够不到蜘蛛。过了一段时间,大蛇即将离开,蜘蛛突然悬丝而下,好像要追赶大蛇。蛇大怒,又抬起头来想吞噬蜘蛛,但蜘蛛引丝迅速回到网中。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三四次。
大蛇精疲力竭,把头趴在地上。这时,蜘蛛趁机迅速悬丝垂下,盘踞在蛇的头上,拼死不动。大蛇惊慌失措,乱跳乱颠,最终死亡。蜘蛛吸食了蛇的脑子,吃饱之后才离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弱小的生物也有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可以在面对强大敌人时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