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1、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2]
 
注音
  田家少(shǎo)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箪(dān)食(shí),
  童稚携壶浆(jiāng)。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gāng)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dàn),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导读】
炎炎赤日下,丁壮妇孺在辛勤劳作;因租税繁重而家田“输尽” 的贫妇,在捡拾别人丢下的麦穗。面对这一画面,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叙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注释】
  刈():割
  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这里指农田中种植的土埂。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箪食: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dān)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浆:古代略带酸味的饮料,也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的熏蒸。
  炎天光:炎热的太阳光。
  秉(bǐng):拿着。
  敝:破。
  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输税:缴纳租税。
  曾不:从未。
  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岁晏(yàn):岁末.晏,晚。
  石(shi):重量单位,在古文中念"dàn",古时一百二十斤为一石,三十斤为一钧。
  事:从事。
  【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的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箪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像被火烧似的被太阳炙烤。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农家秋天收成全缴了税,拾点麦穗来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每年都有三百石的碌米,一年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 
【赏析】
  (1)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
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这里,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2)接下来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为什么要来拾麦穗呢?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3)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的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月夜
    〖唐〗 刘方平
  更深月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导读】
  更深夜静,月光倾洒人间,诗人仰望寥廓天宇,发现斗转星移,感到时光流转,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注释】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
  偏知:才知。
  新:初。 
【译文】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偏偏就在今夜,使人分明的觉出春天正在回暖,因为你听绿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作者简介】 
   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生平不详。
【赏析】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中调进半片月,这样,夜不至太浓,月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半人家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
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仍从”(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征,不好去穿凿。
3、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导读】
鸡鸣之声从股路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落叶撒满山路,唐诗赏析积子花明灭于驿站外,寂静的环境勾起了游子昨夜的梦:家乡的池塘里该有无数的水禽在嬉戏吧?杜陵梦应是思乡之梦。
【注释】
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枳花明驿墙,部分版本为枳花照驿墙。明:使……明艳。这句意为: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征铎,远行马车所挂的铃。
  槲,一种落叶乔木。
  枳,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明,一作
  驿,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凫,野鸭。
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
【译文】
  黎明起床时,车马上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的人踏上了旅途,还一心思念家乡。
  鸡叫声很嘹亮,客栈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秋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作者简介】
(约801—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著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早年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彩之美。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巽子》,原本不传,《太平广记》引录甚多。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 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浅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