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
【教学目标】
1.读顺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学习品味诗歌情境,学会“以哀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钱塘湖春行教案【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情境,掌握“以哀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有人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在五千年的文明史里,和平年只有392年。换言之,如果把五千年看做一天的话,这一天中有23个小时都在战乱。翻开历史,败也好,胜也好,写满的
都是灾难。正如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所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战争有关的乐府诗歌——《十五从军征》。
2.你知道什么叫做“乐府诗歌”?
(“乐府”本是管理音乐的宫廷官署,后来将之收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变为诗歌的一种,体裁类似于绝句、律诗、歌行、古体诗……这些乐府诗由宋代音乐家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中。)
二、读一读
1.这是一首乐府叙事诗,想知道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快快走进诗歌吧。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2.读顺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冢窦雉舂羹贻
3.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三、品一品
1.读完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受?(痛苦、悲苦、悲惨、可怜、凄惨......)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十五”“八十”体会从军时间
长。)这个老兵在这漫长的六十五年里经历过什么?他最渴望什么?
征战65年,少小离家老大回,65年的短兵相接,65年的浴血奋战,老兵九死一生,终于可以回家了。他的心情如何?(喜出望外)
2.九死一生的老兵喜出望外地往家赶,回到家乡,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心情怎样?请同学们再静静读诗,划出相关诗句。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
听到了什么?(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老乡有没有直接回答老兵家人的情况啊?(没有)为何没直接说?(怕他伤心)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老兵心中最期待得到的是什么样的答案?(炊烟袅袅处、其乐融融处、窗明几净处、欢声笑语处......)
可是,老兵的希望破灭了,即使老乡的语言再委婉,也犹如晴空霹雳一般,这远望的青青松柏,冢冢坟墓,此情此景,都令他心碎不已。
请齐读出那份心碎的感觉来。
看到了什么?(他又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呢?)(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是怎样一番景象啊?(衰败、荒凉、狼藉、破败。)
那此时此刻,老兵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失望、痛苦。)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旦赋予景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就会收到比单独抒情更强烈的效果。以衰败之景表现愁苦之情,其情也愈哀。这里正是如此,通过描写家庭的衰败狼藉之景,表达老兵内心的失望痛苦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称之为“以哀景写哀情”。诗歌中还有那个地方也运用了这种表现方法?(松柏冢累累)
为了看看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这种表现手法,我们来当堂检验一番。判断下列句子哪些运用了“以哀景写哀情”此种表现手法?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杜甫《登高》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秋思》(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做了些什么?(这样的家园,这样的场景,老人做了什么?)(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情境导入:离家几十年,终于回来了。
他本想做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来孝敬父母,他本想在家里和兄弟妹欢聚一堂。
白发苍苍的母亲,年迈多病的父亲,亲爱的兄弟妹们,他们在哪里?他们已经是——松柏冢累累。
这样的一顿饭吃起来什么味啊?让我们读出他心中的苦吧!
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无亲人,到头来还是他孤身一人,这不仅照应了上文乡里人的回答与老兵回家后所见到的景象,而且继续以哀景写哀情。
5.同学们,面对这一切,老人又能怎么样?他只能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滴滴流淌的泪是怎样的泪啊?他为谁而哭?他会想些什么呢?
(绝望痛哭。儿时的快乐,自己渺茫而凄惨的未来……)
是啊,苦苦征战六十五年的战士,最后落得连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都不曾有的结局。八十始得归,朝廷是真让她回家了吗?哪儿有家?那分明就是黑暗社会为他挖掘的“冢”呀!所以他绝望痛哭。
6.这种痛哭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老人悲痛欲绝。正如汉乐府《悲歌》中所描述的痛:“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四、悟一悟
1.老兵的遭遇仅仅是他一个人吗?一个家庭吗?
背景补充: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但是,遇到战争,就要随时做好被征入伍的准备,兵役时间也更长。汉武帝好大喜功,汉代连连征战,民不聊生。曹操的《蒿里行》这样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什么原因造成老百姓的悲惨生活的?(战争)
2.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3.总结:无论是怎样的战争,带给百姓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难。因此,渴望和平,是从古至今咱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共同心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