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
1、了解诗歌中的景与情的关系
2、掌握解答景(意境)类题目的鉴赏
教学重点:诗歌中的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鉴赏题的语言表述。
教学方法:悟导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名言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明代胡应麟《诗薮(sǒu )》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化景物为情思”
——宋代范希文《对床夜话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景语皆情语也”——清代、民国王国维《人间词话》
2.考纲解读:
中考考查范围
1.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2.对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3.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的描绘能力。
4.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5.对诗歌的内容及理解、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6.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二.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诗歌中的景与情的几种关系:
结构上:
触景生情(由外界景物引发某种情感)
借景抒情(选取适合自己情感的景物)
因情造景(景物只是一个假想的幻象)
感情彩上:
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2.例题展示: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钱塘湖春行教案
点明关系:
列举景物:
分析氛围:
抒发情感
3.学生总结答题步骤:
思路:关系+ 内容+ 气氛+ 情感
步骤:(关系)描写了……营造……表达……
4.阅读《使至塞上》,从情与景的关系分析颈联和作者情感表达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
学生分小组阅读《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绝句》,分析情和景的关系,并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画出来。
(四)总结提升:鉴赏诗歌的景和情【解题小结】
答题要点:
1、从“景”的角度:
①到描写的景物,抓住其特征
②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2、从“情”的角度:
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
③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
赏诗小悟
读懂诗歌寻景物,抓住关键析感情。
景物特征细揣摩,丰富情感景中寻。
古来诗文情与景,个中关系君需记。
我见古诗多妩媚,古诗见我应如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