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子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贯彻《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部分阶段目标:“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2、贯彻教材教学要求:围绕单元主题“热爱母语”,展开竞赛活动,感受母语的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在小组讨论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子是对联的的俗称,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长期流传下来,已经成为各阶层文化生活的共同习俗。教材中的阅读资料只给了两个有关对联的故事、几副对联以及古时学对联的方法,紧接着就是练习给上联对下联。并没有明确指出对联的特征或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出对联的基本特征,然后再分小组竞赛、评选优秀小组、发奖。
(二)、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多半只是见过对联,刚刚接触修辞方法——对偶,生活的阅历浅,再加上我校学生知识面更窄,还基本不懂对联是怎么回事。但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平时学习中,经常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征求学生意见时,绝大部分同学愿意分组竞赛。
(三)、教学方式:
1. 提问法。通过互动提问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白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2. 讨论法。本文拟写对联,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达成共识,推出佳对。 3. 竞赛法。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编拟对联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自读阅读资料,了解对联有关知识;搜集至少两副对联;出至少两副上联,征集下联;分好小组(5人左右),选出组长。 2、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3、教师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搜集资料;征求学生意见,采取何种形式上课;整理学生材料,协调学生分组。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 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 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钱塘湖春行》的对偶句导入,介绍对联。 设问:我们刚学过的《钱塘湖春行》,有谁能把其中的对偶句背一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幻灯片1) 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对联 。对子是对联的俗称。它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长期流传下来,已经成为各阶层文化生活的共同习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对对子(幻灯片2)。
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一)、对联的分类(根据所用场合)
提问: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对联吧,那请大家说说在哪些场合要用到对联的?下面我
们来看几个常见的对联类型,(幻灯片3)我们试试看,能不能判断出它们各是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用到的对联? 1、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联 过年时) 2、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春联、行业联)(穿插讲述朱元漳写此春联的故事) 3、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行业联  理发) 4、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喜联  结婚时) 5、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寿联  祝寿时) (说明:这5副对联中有4副为学生所收集,用在此,让学生有自豪感;另外,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了解对联所用场合,认识到对联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归纳对联的基本特征
看来大家平时的确接触过一些对联,对对联都有初步印象了,对联的种类还有挽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大略印象上面,好像随便弄两个句子就是对联了,既然我们念了初中,就要有文化一点,要掌握对联的几个基本要求,学会判断什么才是规范的对联,好的,下面我们就试着从刚才这五副对联里,出对联的基本要求,好不好? 先指名回答,互相补充,然后教师归纳小结:对联的基本特征 1、上下联字数相等。(此项要求严格,讲特例故事——袁世凯死后,有人就写了副上下联字数不同的挽联,“中华
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特事特意,加深学生印象。) 2、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 3、上下联相应部分词性、种类相当。(讲故事:1、民国时期陈寅恪先生主持清华大学招生入学考试就出的对联题,上联“孙行者”,要求考生对出下联,参考答案:祖冲之  2、民间故事《嫩松与干爹》) 4、上下联相应部分结构(格式)相似。(练习:根据上联的结构格式特征来推导出下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______”,(幻灯片7)参考答案:精益求精) 5、是上下联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6、上下联平仄相合、仄起平落(介绍简单的平仄知识以及按照传统对联格式 “仄起平落”规律。)(幻灯片8) (说明: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要求,为拟写对联作准备。其中穿插故事为增强趣味性。)
三、过渡练习: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花下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上联是:蜂闹;下联为:          。(蝶飞) 2、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                。(秋人似画中游) 说明:本环节用学生熟悉的材料做简单练习,旨在循序渐进,为最后的征联竞赛“热身”。 
四、征联竞赛:
(一)给下列的上联对出下联,同学分小组共同研究,推出佳对。
规则:1、对联的基本特征即是基本要求,但其中的第6条——上下联平仄相合、仄起平落——可以先不考虑。  2、规定时间内对出的下联最多最合乎要求的小组为胜。    3、评委:老师、各组组长。其他同学监督,可提出抗议。(每组发一张竞赛题) 1、上联:读书好 2、上联:一身正气  3、上联:学问藏今古    4、上联:春风春雨春 5、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6、上联:日在东 月在西  天上生成明字 (二)、现场评判:根据规则,每联5分,5条要求每合1条,加1分。分数最高者获优秀奖。(用实物投影) 参考下联:1、做人难 2、两袖清风 3、知识汇中西 4、新年新岁新景 5、盗者莫来 道者来        6、子居右  女居左  世间配定好人(幻灯片13) (三)现场发奖:
(说明:本环节是本课的高潮部分,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编拟对联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现场评判,再次加深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掌握。现场发奖更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另外,所选6上联有5条为学生所出。)
钱塘湖春行教案
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知识,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并通过拟写对联,征联竞赛,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珍贵的文学遗产的理解,加强了欣赏能力,激发了我们对这一祖国文学遗产的热爱,对提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极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