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钱塘湖春行教案
《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值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时节,学生乐于亲近大自然,引导学生在欣赏春天、享受春天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培养听障学生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及表达语言的能力。
  学生分析:
  听障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健听孩子,对同一件事,听障学生多侧重于用连贯的词来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健听孩子低很多,而且往往浮于表面,语言直白,缺乏相应的联想、形象化的语言,所以,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将春天的变化、自己的感受,能流畅地表述,形成一篇完整的__。
  教学设计:
  在习作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照相机留下春天的足迹。在课堂上,回顾学过的与春天有关的诗、文,边背诵这些诗文,边与学生分享春的美丽与作者的感情及写法;再与学生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照片,引导学生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最后,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有条理地描绘春天。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笔下的春天,体会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感情。
  1、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与春相关的诗文。
  (学生熟知的诗文有《春》(朱自清)、《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村居》、《春夜洛城闻笛》《春夜喜雨》、《春日》、《春望》、《忆江南》、《钱塘湖春行》等)
  2、教师与学生重点分享《春》、《钱塘湖春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师生分享《钱塘湖春行》
  a.师生齐备这首诗
  b.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c.学生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春景,你最喜欢哪个?(抓住中间两联体会)
  d.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喜爱)
  (2)师生分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a.师生齐备这首诗
  b.学生说说哪些诗句体现了题目中的早春?
  c.三四句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用了什么方法?
  (3)师生分享《春》
  a.学生说说朱自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还有人们的活动)
  b.你印象最深地是哪种景?(学生自由说说)
  c.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很寻常的景物在朱自清的笔下展现了非同寻常的诗意美,抓住景物的特点,使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表达了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欣赏春之美,寻身边春的足迹
  1、全班16个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展示自己最美的10张照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代表讲述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学生有条理的说说春天的足迹。(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用规范、形象的语言。)
  3、学生在纸上列出自己的作文提纲。
  4、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借鉴诗文中的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春天的变化与美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学生完成习作。
《春》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 揣摩品味__优美的语言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思想感情和树立为理想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2、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重点词句切入法
  学法指导:
  精读、摘录、分析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Authorware课件、flash动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创景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 。
  一、 师生共赏: 出示flash动画《春》。
  师:欣赏完这篇散文,你有什么发现和体会呢?
  二、 作者介绍、作品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 。原籍浙江绍兴。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朱自清全集》,其散文代表作还有《荷塘月》、《背影》、《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