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进学解
 
文言文新授课
 
12课时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能力点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育点
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重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与句子。
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文本研习与对话)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PPT
韩愈曾在《马说》中以千里马无人赏识自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又曾在《师说》中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今天我们又会在《进学解》中收获什么呢?一起走进《进学解》。
资料链接
(一)谈谈你对作者的了解
(二)背景介绍
本文是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 《旧唐书·韩愈传》:“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蹭蹬的牢骚。
(三)韩愈传世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4)事业无穷年。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圣人无常师。                      (10)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PPT)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含意。
焚膏继晷(        补苴罅漏(  )(  跋前踬后(  )( 
佶屈聱牙(  )(    以杙为楹(  )(  动辄得咎(  )( 
二、 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PPT展示教学目标)
(一)大声朗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情况,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先生训示
第二部分(第2段):学生质疑
第三部分(3--5段):先生自责
(二)自主探究一、二段
(要求:学生借助资料自主解决预习时遇到的疑难,解决不了的,小范围合作讨论,最终解决不了的,和老师共同探讨。)
老师强调重点
治具(法令)毕张(全部实施) 
拔去凶邪,登崇畯(俊)良。
占(具备)小善者率(都)以录 
爬(梳理、整治)罗(搜罗)剔抉(选择),
孰云多而不扬(提拔举用)
名一艺者无不庸(被任用)
手不停披(翻阅)于百家之编(诸子之书)
有年(多年)矣
提(概括)其要(纲要),
钩(探索)其玄(深奥的道理)
细大不捐(舍弃)
补苴(名词作动词,填补)罅(裂缝)漏(缺漏),
障(阻止,拦截)百川而东(名词作状语,向东)之(流到海),
可谓成(完美、成熟)矣
冗(闲散)不见(现)治(政绩)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1出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明确: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说出决定成败的规律,现在成为很多人的格言或者是座右铭,激励自己前进。勤: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恒兀兀以穷年。说的是学习要口、手、脑勤。思:抵排异端,------回狂澜于既倒。对于异端学说加以排斥和抨击,对于儒道缺漏加以弥补,精微处加以发扬,对儒道加以继承。就像挽回大水在既倒的时候。使百川之水任归东去一样来挽回儒术,这是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做到的。)
2诸生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国子先生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1、治学之勤恳
            2、儒学的功绩
            3、文章的境界
            4、为人的成功
文章对先生高度评价却又在文后指出先生公务、私交的不顺利与不如意以至连妻儿都陷入悲惨境地。实则隐含了有司之不公,不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所学
  PPT关键语句理解
1成于思毁于
2、方今圣贤相逢,治具
3、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4小善者一艺者无不庸
5、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6、手不停于百家之编
7、纂言者必钩其玄
  8、贪多务得,细大不
  9、独旁搜而远
  10、含英咀华,作为文章
  二、 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自主探究三至五段
(要求:学生借助资料自主解决预习时遇到的疑难,解决不了的,小范围合作讨论,最终解决不了的,和老师共同探讨。)
老师强调重点
待用无遗(缺漏)者
纡余(屈曲,委婉)为妍(美好)
惟器(才能)是适(合理使用)者
孔道(学说)以明(阐明)
绝(超越)类离(超越)伦(同类),
学虽勤而不繇(同,符合,合乎)其统
言虽多而不要(把握)其中(要旨)
乘马从(使动用法,使牛溲马勃跟从)徒
踵(跟随)常途之促促(劳苦)
若夫商(谋算)财贿之有亡(无)
而訾(批评)医师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文本3-5节作者面对学生的批驳,又是如何自解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反话正说,先生自责,匠人”“医师宰相量才录用;褒扬孟子、荀子,渲染悲惨结局,对比,言已才学,不如大儒,却浴恩泽。 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仁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对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正如沈德潜所说:“胸中抑郁,反借他人说出,而已则心和气平以解之。宜当时宰相读之,旋生悔心,改公为史馆修撰也。”           
四、文本小结
本文的艺术特:
1、幽默中见深刻,讽刺批判是基调 
2、以问答形式抒发不遇之感
3、词采丰富,语言警策           
4、排比手法,音节铿锵,对偶工整
补充:
1、《进学解》中的成语
第一类是被后人直接用作成语的,如:
1、【业精于勤】              2、【行成于思】
3、【爬罗剔抉】              4、【刮垢磨光】
5、【贪多务得】              6、【细大不捐】
7、【含英咀华】              8、【佶屈聱牙】
9、【同工异曲】              10、【动辄得咎】
11、【牛溲马勃】            12、【俱收并蓄】
13、【投闲置散】
第二类是经过后人浓缩和提炼,演化而成的成语,如:
1、【提要钩玄】
〖解释〗总结其纲要,探索其深义。
〖原文〗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2、【焚膏继晷】
〖解释〗膏:点灯用的油;晷:日影。点上灯以接替日光。
〖原文〗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力挽狂澜】
〖解释〗挽:挽救,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原文〗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4、【闳中肆外】
〖解释〗闳:博大;肆:奔放。形容文章内容博大,文笔又酣畅淋漓。
〖原文〗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例句〗这篇文章可称得上是~,不仅内容丰富,文笔也十分流畅。
5、【啼饥号寒】
〖解释〗啼:啼哭;号:哭喊。为饥饿寒冷折磨得无法忍受而哭喊。形容缺衣少食的惨状。
6、“兼收并蓄: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原文〗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第三类则是韩愈化用古代典故而形成的成语,如:
1、【跋前踬后】
〖解释〗跋:踩,践踏;踬: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语本于《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疐,跌倒。诗的原意是说,狼向前走,便踩着颈下肉;往后走,则被尾巴拌倒。韩愈将《诗经》中这两句话,浓缩成一个四字成语,用来比喻进退两难。
〖例句〗见到自己的两位领导因为自己的问题激烈地争执起来,他~,非常狼狈。
2、【各得其宜】
〖解释〗每一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出处〗语源于《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韩愈巧妙地将所字变成宜字,指每一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第四类是还有一些四字结构的词语,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作用已经接近成语,如:
左右具宜、较短量长、绝类离伦、安坐而食、动而得谤、人之瑕疵,诸如此类四字短语,在《进学解》中,比比皆是,不可遍举。
2、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北雍
3、国子监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名著《红楼梦》一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李纨的父亲就曾经是国子监祭酒。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 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附: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  先生训示
第二部分(2):  学生质疑
第三部分(3-5):先生自责
 
教后记: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且有很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教学中采取三步走的措施:首先理清文章思路,然后把握文言知识,最后分析、理解文章内涵。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实好每一环节。此外,在学生理解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做到深的进去,走得出来。
设计亮点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抓住了文本内容,以此为支撑,选取了小而精当的切入口导入,新颖而独到,激活了课堂,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处.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