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教学⽬的:
1.了解⽃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物。
2.学习作者把⼈物放在激烈的⽭盾⽃争中,通过⼈物的语⾔、⾏动展⽰⼈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法。
3.了解课⽂中词类活⽤、成分省略等语⾔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规律,掌握“举”、“谢”、“为”、“⽃”、“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1.课⽂情节起伏,⼈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的记叙⽂处理,以⼈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这⼀⼈物⼊⼿突破这⼀难点。
2.课⽂篇幅较长,阅读有⼀定难度,采⽤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3.教学时数三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课时
(⼀)、预习课⽂:1.通读课⽂,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具书,⾃⾏疏通课⽂。
2.标出课⽂中故事的开端、发展、⾼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争的经过,了解项⽻这⼀⼈物的历史功过。
(⼆)导⼊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齐诵)项⽻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鸿门宴故事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新课。要点:
(1)项⽻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是暴秦的主要掘墓⼈。
(2)项⽻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的在于取秦王⽽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揭竿⽽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败亡的原因。他把⼀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战之罪也”。
(4)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两段:
第⼀段:
1.指名朗读课⽂,正⾳: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疏通课⽂: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读第四声)。
②“说项⽻”可简为“说⽻”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了解课⽂:
①课⽂第⼀段记叙了哪⼏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
提⽰:第⼀件事“曹⽆伤告密”。曹⽆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般流⾔蜚语,于是,项⽻决定“旦⽇飨⼠卒,为击破沛公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件事“范增进⾔”,范增是项⽻的主要谋⼟,他对形势的判断⼗分正确,对刘邦的⽤⼼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常英明。⽭盾进⼀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接获曹⽆伤的密报,当即“⼤怒”,这⼀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就⽭盾的焦点⽽⾔,天下虽⼤,“王”只有⼀个,就⼒量对⽐⽽⾔,项⽻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是项⽻消灭的,⼜是楚王后裔,⼀个“市井⼩⼈”居然“欲王关中”,项⽻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个⽕爆汉⼦!
第⼆段:
1.教师串讲课⽂,引导学⽣留⼼课⽂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与⾮常也。”“盗”,窃贼;“⾮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与……交好(友善)。
“⾂活之”,“活”,使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的宾语省略。
“谁为⼤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与⾮常也。”判断句,特殊指⽰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内容,提问:
①课⽂第⼆段写了哪⼏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
提⽰:第⼀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使⼀触即发的⽭盾出现了转机。第⼆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终于“放虎归⼭”,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有⼤功⽽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说说古⼈⼼⽬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古⼈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步解释:“⾏⽽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的⾔⾏合符⼀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中曹⽆伤背叛刘邦向项⽻告密,项⽻置怀王之约于不顾⽽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的尺度和⽴⾝处世的准则。
3.学⽣⾃读课⽂⼀、⼆两段,教师⾏间巡视,释疑解难。
⼩结:课⽂⼀、⼆两段记述了前发⽣的⼏件事,由⽭盾的挑起,形势⼀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的“⼤怒”到项伯之⾔产⽣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读课⽂三、四两段,利⽤⼯具书⾃⾏疏通课⽂:
①给加点的字注⾳:
有樊哙⽬⽬眦按剑⽽跽
卮酒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请⼊,与之同命。
杀⼈如不能举,刑⼈如恐不胜……
劳苦⽽功⾼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的语⾔讲述上的⽃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最⼤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不及张良?
第⼆课时
(⼀)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轻描淡写有什么作⽤?
提⽰:“战”必败,“逃”必溃,兵⼒悬殊,⼟⽓不同。张良过⼈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的致命弱点,双⽅⽭盾的焦点,深信“⾔沛公不敢背项王”⼀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惊失⾊束⼿⽆策形成对照。)
2.指名认读⽣字(见前课预习作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马。)
数⽬项王(⽬:以眼⽰意,名词作动词⽤。)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什么;者,代词,“何为”前⾯省略了判断词。)
(⼆)读讲课⽂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第⼀件事“刘邦谢罪”,第⼆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何以见得?
提⽰:并不诚⼼。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且,⾔辞虽恭,以“将军”称项⽻⽽以“⾂”⾃称,更强调⾃⼰“先⼊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愿”,侥幸⽽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这“⼩⼈”分明指曹⽆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副全然⽆知的样⼦。)
3.提问:课⽂中插图有什么地⽅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中出依据。
提⽰: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般指站⽴,但也有“侍坐”之说,这⾥“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有项⽻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张良却站⽴⼀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动魄的⼀幕。“留沛公与饮”是精⼼策划的阴谋吗?
提⽰:不能认为这是精⼼策划的阴谋。范增⼀再暗⽰项⽻,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变故是范增⼀⼿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的⽀持,⽽项伯⼜出⾯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这⼀事件给后⼈留下了哪⼀个?
提⽰:“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们表⾯上做某事⼼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师⽣共同订正。
2.分⾓⾊朗读课⽂,⼒求充分表达⼈物的不同情感与⼼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潮。课⽂从哪⼏⽅⾯刻画樊哙这⼀⼈物?写“樊哙闯帐”的⽬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课⽂对樊哙这⼀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描写:“此迫矣!⾂请⼊,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动描写:“带剑拥盾⼊军门”,“侧其盾以撞,卫⼠仆地”,“⽴⽽饮之”,“拔剑切⽽啖之”,⽆所顾忌,⽆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视项王”,头发上指,“⽬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章巧妙地把握⼈物关系,刘邦信⽽⽤之,项⽻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模⼀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两⼈讲话中⼼⼤体⼀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壮责之
以“义”,⾸先申明⾃⼰“死且不避”,继⽽陈述秦王“杀⼈如不能举,刑⼈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推向了审判台。⽽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咸阳,却⼜“还军霸上,以待⼤王来”,⾔沛公“劳苦功⾼”,责项⽻“听细说欲诛有功之⼈”,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已是“以攻为守”了。
⼆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也⾃然⼤不⼀样,朗读课⽂要注意这⼀点。
⼩结:课⽂三、四两段记述上刘、项双⽅的激烈⽃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樊唆闯帐,故事到达⾼潮。项⽻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铸成⼤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由诵读课⽂(或数⼈⼀组分⾓⾊表情朗读三、四两段)。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预习
1.⾃读课⽂五、六两段,疏通⽂字。
2.⽂章为什么在沛公脱逃之前交代鸿门与霸上两地的距离?
3.概括课⽂中⼏个主要⼈物的形象。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导⼊新课:
“杀⼈如不能举,刑⼈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课⽂中哪⼀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不忍”,他内⼼真的认为项⽻是“为⼈不忍”吗?
“不忍”,⽤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慈⼿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井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读讲课⽂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纠正误读误释:
“⼤⾏不顾细谨,⼤礼不辞⼩让”。
“⼈⽅为⼑俎,我为鱼⾁,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道芷阳间⾏。”(间,从⼩路道,⾳jiàn)
“沛公不胜柄杓。”(“不胜梧杓”,指酒醉,以“柄杓”借代酒⽔。)
“再拜献⼤王⾜下。”(再拜,两次⾏礼,表⽰敬重;“⾜下”,古代敬词,⽤来指称对⽅。)
“竖⼦不⾜与谋。”(“竖⼦”,古代骂⼈的话,⼩⼦,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个⼈⼀道⾛的?为什么这样?
提⽰:⼀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是放弃车骑,只⾝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是叮嘱张良,待其⾄军中再⼊内辞谢。这样安排,⽬的在于尽快脱离虎⼝,担⼼项⽻反悔。(从⼩路⾛,⽬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范增⼆⼈态度为何不同?
提⽰:项⽻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兵⼒单薄的刘邦不⾜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后患⽆穷,同时也为⾃⼰的意见未被采纳,精⼼策划的阴谋——破产⽽恼怒。不仅把⽟⽃“置之地”,⽽且“拔剑撞⽽破之”,更⼤
骂“竖⼦不⾜与谋”,可谓⽓急败坏。故事⾄此结束,“⽴诛杀曹⽆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物形象,加深对课⽂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物的⽅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物?他们在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
之计”,以“不敢倍德”、⽆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赢得了⽃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径⼀致,由辩解进⽽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有备,⼀⽅⽆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尊⼤。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
句:“谁为⼤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与项⽻相⽃,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王⼟卒⾜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那样⾃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始终把⾃⼰放在谋⾂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这⼀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的主要谋⼠,项⽻称为“亚⽗”,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尤其是对项⽻的妄⾃尊⼤,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吻要项⽻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项王,举⽟以⽰之者三”,要项⽻“按既定⽅办”。他擅⾃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也不知⼰,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场⽃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举⾜轻重,可谓关键⼈物。但是,两⼈毕竟只是谋⾂,唱主⾓的是双⽅的决策者,是项⽻和刘邦。
2.项⽻这个⼈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缺乏政治远见,⼀味沽名钓誉是项⽻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有⼤功⽽击之,不义也”,他就⽴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上是绝对优势,⼼理上却不堪⼀击。他欲得天下,⼜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害怕世⼈指责。他不⽤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迷信武⼒,⽽根本原因则在于⼼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讨论分析⼈物,可引导学⽣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励。)
(四)讨论分析课⽂刻画⼈物的⽅法
l.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物的。①⼈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必要,为什么?
提⽰:第⼆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侧重⼲归纳刻画⼈物的⽅法。
2.以项⽻、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对⽐⽅法写⼈的技巧。
提⽰:着重引导学⽣分析课⽂中对⽐、映衬⼿法。(略)
(五)引导学⽣对课⽂中的消极因素进⾏批判
1.⽂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代帝王为之撰
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2.以“中的”为题,写⼀篇短评(题⽬可另拟)。
附:板书提纲
(⼀)(转折点)
⽆伤告密“欲王关中”(⽭盾焦点)
范增说⽻“急击勿失”
项伯夜访“⽏从俱死”——“义”
张良献计“不敢倍德”
(⼆)
项王留饮“为⼈不忍”(?)
范增举 “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闯帐“死且不避”(以攻为守)
(三)
沛公出逃“脱⾝独骑”
张良⼊谢“不胜栖杓”
项王受璧“置之坐上”
亚⽗破⽃“撞⽽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