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素养走向生命成长教师》读书笔记
教材的原生价值就是每一个人都以读者的身份,掌握文本所传递的信息,感受内容,体会情感,简而言之就是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这个层面。而教材的教学价值则是我们作为教者要积极面对的,要在文本细读时善于发现与把握的,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开发与挖掘,是教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智慧的综合体现,也是对教学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
《学会看病》这一课在表达方法上最突出的特点便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关于这一点,庞老师抓得很准,在她的自学要求的第三条里有明确的指引。但是在观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只是基于感悟句子的汇报就把矛盾冲突弱化了。能不能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辨毕淑敏作品:文中的母亲到底狠心还是不狠心?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她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矛盾冲突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真正让“读”服务于“写”。
关于教材的教学价值,一方面,需要我们在文本细读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资源整合上动脑筋。备课的时候我曾问过庞老师:“你为什么要选这一课来讲?”她说:“因为喜欢毕淑敏。”我也喜欢毕淑敏,她笔下的高原风景、心路历程、情感波澜、一人一物,都被描绘得非常细腻。也
是因此,我特别期待分享庞老师眼中的毕淑敏。我想,因为年龄或者阅读面的限制,学生眼中的毕淑敏必然是单薄的,如果我们能够站在资源的意识上看得再远一点,把语文课堂视为一张文化的网,一扇文化的窗,把毕淑敏的类似作品《剥豆》整合进来一起学习,或是教完这一课后,指导学生了解一下毕淑敏的其他类似作品,如《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写给女儿们的散文》《同你现在一般大》等,让学生在进一步的阅读中开阔自己的视野,让毕淑敏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丰满起来,可能会展现给学生一个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用尊重、悲悯、文化和智慧建构的崇高境界。潘新和先生说:“语文教育,不只是听、读、说、写技能的培养,语言文字的训练,求得文从字顺,言能达意;而是文化精神、言语智慧和言语生命的传承,是言语上的自我体认、自我实现,是对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理想、信念、抱负和言语动机的陶冶和引领。”这也许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美丽神话,但是如果我们向着生命成长的方向,心中始终装着语文的本真,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就走向了通往彼岸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