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赏析部分原文: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自主学习:
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2、“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与“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么意思?
3、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林黛玉一种怎样的心境?从中还可以感受到他怎样的
性格特点?
知识链接:
1、本回主要内容:
元春编次大观园题咏,贾政领命勒石。周氏央事,凤遂意,贾芹得管铁槛寺。元春再谕众妹入园,宝玉随进读书。贾政传,宝玉为难,金钏奚落。贾政严词叮嘱。众人分派入住,宝玉整日作诗画外务。因宝玉静中生烦,茗烟寻外传传奇。桃花树下读《会真记》,宝玉逢黛玉葬花。被宝玉引书中语做比,黛玉气恼。袭人觅宝玉回房请安,黛玉独听戏文,神痴落泪。
2、作品赏析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是前八十回中相当重要且经典的一回。在此回中,世人往往多流连于宝黛读西厢,意蕴非凡,以为妙绝。然而我却以为,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固然在意境之处不能比肩宝黛读西厢,但作为林黛玉心境的转折之处,在全书中很是关键。当然,《红楼梦》不单单胜在情节环环紧扣,伏脉千里。细腻的描写手法,也总是令人心折不已。在黛玉听曲这一段中,曹公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完整描绘出了一幅在艺术欣赏中产生共鸣的画面。因而,在下文里,我就
想从情节和描写这两个方面对此处进行赏析。
从全书的关节来看,此处上衔读西厢,下接葬花,可谓是一个过渡。如果说在宝黛读西厢,二人以“戏语”互定爱慕之心的时候,林黛玉尚对命运,对宝黛爱情抱有幻想的话,哭诉葬花词之时便是她清醒之时。在风刀霜剑之下,岂有平安喜乐;春去春归,又岂能长久。“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样的悲叹,其实已跟爱情无关,而是黛玉对自身命运的感悟,是自作的诗谶。这样的情怀,也是宝玉无法用爱情来慰藉或是弥补的,是一种壮烈的大绝望。从哭唱葬花词后的每一日,都映照诗中所写,是“落花流水春去也”。而黛玉的心境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转折之处便在听牡丹亭这里。
“(黛玉)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这戏词中的每一句都烙在了黛玉心里。“你在幽闺自怜”正是“青灯照壁人初睡”,是“耿耿秋灯秋夜长”,是黛玉每一个不能寐的夜。“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便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大观园众女儿无法挽回的青春。因而可以说若无此处听曲,便无下处葬花之词。从读西厢,到赏牡丹亭,再到悲唱葬花词,层层推进,黛玉对命运的认识一步一步清晰起来。这于花柳繁华之时的唱出的悲歌,哀乐相照,往往更令人痛心疾首。
从描写的方面来赏析,这段文字以“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引出下文。这里有夹批说“妙法,必云不大喜看”,其实这正是欲扬先抑的起法。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为艺术欣赏者的黛玉,对于《牡丹亭》并没有一个明确而成熟的期待视野。下文道“偶然两句吹到耳内”,黛玉只不过“感慨缠绵”,留步细听而
已。当听到良辰美景一处,渐渐“点头自叹”、“心下自思”,脂批在这里有云“将进门便是知音”,可见黛玉已然入境。待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句,黛玉已由“心动神摇”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这已经是艺术欣赏的高潮。脂批评道:“情小故以情小词曲警之。”黛玉和杜丽娘身世相仿,伤春的情感相通,对美好的青春都有惋惜,对爱情都有渴望,这正是绝佳的共鸣。然而作者并没有在此停笔。若是普通人,到这里不过尔尔,然而林黛玉自然是个艺术修养很高的女子,她联想到唐代崔涂的《旅怀》,南唐李煜的《浪淘沙》,又兼方才看到《西厢记》中的句子,“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把共鸣推到了极致。从开始的“感慨缠绵”,到“点头自叹”再到“心痛神摇”、“如痴如醉”直到最后的“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种欣赏是十分主观的感悟,情感逐步渗入,最终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再联系到黛玉后来据此做出的葬花词,从欣赏到创作,这不就是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吗?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道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细听,偶然两句听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
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一首短短的《牡丹亭》曲子,竟然使林黛玉如醉如痴,“心痛神驰”,这里面确有奥妙。我们说,如果不是《牡丹亭》所反映的剧中人的真实感情,与林黛玉的身份、环境和此时此地的心情相吻合,从而发生了感情上的交流和共鸣,无论
如何也是无法达到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的。看过《牡丹亭》的人都知道,在封建家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杜丽娘,长期被禁锢在闺房中,精神生活空虚,后来她在春香的诱导下,第一次偷游后花园。大好春光的感召,使她的青春觉醒了,她挣脱封建礼教的羁绊,顽强地追求自己梦里出现的意中人,甚至为意中人缠绵枕席,埋骨幽泉。但杜丽娘“一灵咬住”,始终不放,她就是死了,在幽冥的世界里也没有放松对意中人的追求,最后终于到了梦里的意中人,并还魂结为夫妇。这样一出动人心弦、生死离合的纯真爱情的戏剧,每句话、每个字都是真实感情的结晶。因此,和杜丽娘有着相似遭遇的林黛玉当听到《牡丹亭》情真意切的戏文时,开始态度还比较冷静,神情“感慨缠绵”;继而听下去,婉转悠扬的词曲不禁使她发出感叹:“戏上也有好文章”;接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唱词和“你在幽闺自怜”等戏文,象一块巨石掷入了平静的湖水,激起她心田的波澜,使她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引起了丰富的联想。林黛玉耳昕戏文,心想自己的境遇:寄人篱下,幽困潇湘,风吹竹叶,如泣如诉。失去亲人的孤女,置身在
黑暗的贾府这座牢狱里,犹如飘荡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此时此地,此境此情,林黛玉平时零星郁结在心头的悲愤忧愁,在她细细咀嚼《牡丹亭》的戏文中,触景生情地迸发出来。
《红楼梦》描绘的林黛玉听《牡丹亭》戏文的艺术画面告诉我们,戏剧创作要反映和描写人们的真实感情,唯有真情,才能动人;唯有反映人们真情实感的戏剧作品,才能象从深幽的山谷里发出的回声一样,引起读者和观众的共鸣。因此,戏剧创作必须做到“情以物迁”,“词以情发”(刘勰《文心雕龙》),要从情出发,为情造文,紧紧地围绕着人的感情和命运深入开掘,大胆生发,才能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引起人们的共鸣。而要做到这些,创作出感人的戏剧作品,作家就要敢于面对现实,直抒胸臆,敢讲真话。相传明代有个叫黄君辅的,十年苦读寒窗,自以为学识无比,把自己写的文章拿给汤显祖看。当时汤显祖正在苦心孤诣的为《牡丹亭》填词,看过黄君辅的文章后十分鄙夷,并把黄文投在了地上,指责他“笔无锋刃,墨无烟云,砚无波涛,纸无香泽”。于是,汤显祖在黄君辅“涕泣求教”下,“乃授以《牡丹记》”。君辅如获至宝,闭户展玩,“久之,见其藻思绮合,丽情葩发”,这时候汤显祖再看黄君辅写的文章,就极为赞扬说:“汝文成矣,锋刃具矣,烟云生矣,波涛动矣,香泽渥矣,畴昔臭恶化芳鲜矣。”(贺贻孙《激书·涤
习条》)这则故事是否真实,我们倒不必去考证,但它却生动地说明了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并非矫揉造作,而是字字句句都是他真情实感的结晶,浸满了他的心血。所以黄君辅看后获益非浅,才学大长。试想,如果《牡丹亭》是虚伪之作,那么象黄君辅这样的读者是不会得到什么教益的。由此可见,戏剧创
作只有反映人们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鸣,才会象文坛上盛开着的鲜花,永不凋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