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2篇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诗中的5个生字,会写“客、何、音”三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紧扣识字教学,巧妙抓住“客”作为切入点,结合“何来”一词扩展开来,让学生思如泉涌,想象万千,再通过品读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读诗、悟诗中懂得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刚才有个小朋友一脸兴奋地告诉我,本周六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请几个小朋友到他家和他一起过生日。看来,这个小朋友是想干什么呀?(生:请客。)他想邀请小朋友到他家去――(生:做客。)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请客”、“做客”、“客人”都有一个――“客”字。对,现在
我们就一起把这个“客”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师范写,提醒“横撇”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才好看,生书空。)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客”字,然后生根据同学的发言再写写、记记“客”。
  二、读诗悟诗:
  1、自读全诗,巡视指导:
  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中恰恰也有一个“客”字,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不认得的字借助下面的小精灵的帮助来读准。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里。开始!
  2、检查自读:
  ①(课件出示词语):偶然、鬓毛、衰老、客人、何处来、乡音
  ②解释:“衰老”(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吗?那形容怎样的人,比较合适?)
  ③解释“何处来”(换种说法:哪里来、什么地方来。)
  ④解释“鬓毛” 。
  3、开火车读词语。
  4、分小组朗读诗。
  3、紧扣“‘客’字”,启发思考:
  师:老师刚才说这首诗中也有一个“客”字,发现它了吗?
  师:再读读这句诗,思考一下: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设想:生提问:客是谁?从什么地方来的客?为什么要来?)
  师:我们一起写“何来”,在“客”后板书:何来?)
  师:孩子们都很会动脑,提出了几个很好的问题。老师再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这个“客”是“客”吗?(师在田字格中的“客”下加一个实心圆点,旁打一个问号。)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它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现在请孩子们仔细读诗或观察插图,去寻答案。(生自读诗歌,勾画。)
  4、品读诗句,分享感受:
  (生:从诗中“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来看,他是客,那些不认识他的孩子把他当作“客”了。)
  师:你在诗歌中到了答案,真会动脑筋!那你来读一读后两句诗吧!
  (生:在插图中也看得出来这个人是“客”。)
  师:真了不起,你能结合诗歌和插图答案,学习就应该这样!聪明的孩子,你来读一读后两句诗,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生:不对不对!他不是客。你们看第一句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就是说他很小离家。)
  师:真棒!把你的理解送进去读一读这句诗。(生读。)
  (生:我还从第二句诗“乡音无改鬓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这个地方的人,还说着这里的话,几十年了都没改变乡音。)
  师:乡音的“乡”就是――(生:故乡、家乡的“乡”)我们的家乡是――龙泉市。如果将来你离开了家乡,你会想念家乡吗?(会!)
  师: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回”,你们明白了吗?
  (设想:生:因为他思念家乡;
  生:想回来看一看家乡的人;
  生:他想吃一吃家乡口味的饭菜;)
  师:真应了那句“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家乡水”呀!(随机板书:思念家乡!)带着这种心情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生读。)
  师小结:原来这个看似“客”的人其实――(生:并不是客!)不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来”了!而是离乡多年的游子――(生:“回”到这里了!)不是“来”而是――(生:“回” 呀!)师:不是“来”――(生:而是“回” 呀!)再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回归全诗:五十年了,许多的事情都已经改变了,难怪家乡的小孩子会把我当做客人,笑着问我从哪里来?诗中哪两句说的是这个意思。
  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师:我们也来学学儿童,“笑问”?(表演)
  师:看到儿童可爱的模样,听到他们天真的笑问,诗人的心情?(生说,让他读一读这两句诗,男女生分读。)
  5、师:那么怎样读好诗呢?老师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课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