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践:答案永远在现场
管理是“知行合一”的实践
缔造者怎么加点彼得·德鲁克所著的《管理的实践》一书开启了管理学发展史上的新时代。德鲁克详细论述了管理的本质——最终检验管理的是企业的绩效。唯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成就,而不是知识。因此,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
一、管理成果来自实践
德鲁克认为,管理作为一种实践,要面对的是一个社会、一个人性的世界;管理要应对的是一个“社会体心理”的组织过程。管理强调的是有效性,需要实践的检验,而不是自我检验。企业只关注实际的成果,关心“结果”胜于“理论”,在乎“实效”胜于“真理”。企业的成就或经济成果,是靠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创造出来的。
“知行合一”,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平衡。“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德鲁克强调实践和行动。卓越的企业家都是从市场上摸爬滚打起来的,从实践中获取各种经验。他们抛弃对空洞理论的追逐,沉潜于管理实践,创造价值,获得持续盈利。
失败的次数越多,成为卓越企业家的概率越大。
管理成果来自实践,管理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实现团队和企业的宏大理想。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实践中要重视目标和绩效,要做正确的事和重要的事,努力寻改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途径,不仅指导和鞭策别人工作,还要提出一套新的管理哲学和方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在管理实践中懂得应用高科技成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管理实践的五个模块
概括起来,管理实践体现在五个模块,构筑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
(1)目标管理。
致命错误
主要根据人们的需要设置目标,使组织目标和个人需要尽可能地结合,以激发动机,引导人们的行为,完成整体的组织目标,实现组织效益。目标管理也强调“自我控制”。员工并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以往的“压制性的管理”。同时,管理者适度地放权,激发员工的活力和潜力。
(2)管理秩序。
这是规则,是行为规范,是企业高效运行的保障。德鲁克认为:“在一个由多元组织构成的组织当中,使我们的各种组织机构负责任地、独立自主地、高绩效地运作,是自由和尊严的唯一保障。”公司维护什么样的秩序,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公司必须要对人的尊严和发展保持关切。
(3)沟通管理。
这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过程。沟通管理是创造与提升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完成企业管理根本目标的主要方式和工具。德鲁克说:“管理是通过沟通履行责任的一种实践。”管理者通过沟通,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使企业能够创造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
(4)知识管理。
彼得·德鲁克说:“未来的组织将是以信息或知识为基础的,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则是提高企业组织竞争力的关键课题。” 知识管理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迭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样的新形势,企业要想巩固原有的市场且获得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员工的优良素质及企业组织间的有效配合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而知识管理便是提高人才素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企业应该在以培养个体知识为核心的基础上,加速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知识运转,促进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的相互融合。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能够使组织的效益持续增长。
(5)领导力。
这是保持组织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体现在价值取向、趋势把握、组织运营和人才发展方面。德鲁克深知,领导力对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有重大影响。他说:“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视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锤炼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 管理者具备领导力,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愿景目标,激发他人的自信心和热情,确保战略成功实施。
五大类管理实践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的管理基础,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窥见德鲁
克的思想脉络和底层逻辑。
德鲁克强调,管理者者应该重视实践、重视行动、重视绩效,管理者应该做到“知行合一”。德鲁克在自传体小说《旁观者》中回顾影响一生的七段经历,这些经历成为他一生的思想支柱和商业主张的基石。无论是从财经记者到助理总编,还是从商业顾问到大学教授,德鲁克在终生学习和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持续升级认知, 只为更接近完美的目标;他将自己感悟到的认知理论和学习方法坚持终生,这也是“知行合一”的人生实践。
管理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来自实践的管理思考和经验总结尤为宝贵。他一直关注管理实践,担任多家大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其管理思想同管理实践基本保持同步。
一、管理需要良好的执行力
芦荟属
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盈利,依靠科学的管理。而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还要具备执行力。执行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效益、成果的关键。对于团队而言,执行力
就是战斗力;对于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执行要具备五项能力
庄稼师承德鲁克的管理理论,归根结底要具有良好的执行力,具备由“知”到“行”的转化能力。如何将德鲁克的思想由“知”到“行”呢?主要修炼如下五项能力:
第一,信仰力。管理者对德鲁克知识体系,即营销、目标管理和知识工作者、五项主要习惯等管理理论和概念产生了“信任、信服、仰视、仰慕、敬重”的心理认知,发自内心地对此感到认同。这种认同不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暂时性变化和冲击而消失。只有认同德鲁克思想,相信他所构建的以成果为导向的绩效精神和以社会责任感为主体的企业家精神,才会遵从和践行,形成自觉履行组织使命、达成组织愿景的内在驱动力和意志力。
第二,遵从力。企业管理者能够遵照德鲁克思想体系所倡导的“价值标准”自觉规范(修正)自己的管理行为;服从德鲁克所倡导的“五项主要习惯”自觉约束(纠正)自己的工作行为、管理行为;也能够坚守德鲁克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用德鲁克思想来提升绩效,改善管理。
现场管理
第三,践行力。管理者在日常职务管理活动范围内,能主动将德鲁克所倡导的“管理理论和主要习惯”融入组织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并发自内心地主动实践。该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德鲁克管理思想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让德鲁克管理思想对组织管理和组织绩效的改善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第四,影响力。通过管理者自身学习和践行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示范作用,影响组织内部成员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态度取向”(从漠视到重视),从而影响体在行为上的“主动跟随效应”(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继而影响体在管理实践效果上的“效果转变”(从形式到内容)。
第五,控制力。这是管理者创造一个卓越团队的基本能力。具体体现在:①设定明确的“控制边界”,防止德鲁克思想体系在组织内部出现实践走样;②及时“纠正、惩戒”团队内部违反德鲁克所倡导的“价值标准和行为习惯”的经营行为、管理行为,确保德鲁克思想被正确、有效地实践。
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在学习和践行德鲁克思想的过程中,组织倡导什么,组织反对什么,正确的是什么,错误的是什么……
“知行合一”,“知”乃“行”的前提。对于德鲁克的管理思想,需要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践行。
由“知”到“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理念认知、认同、承诺并行为化的过程,也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过程。在这一点上,德鲁克和稻盛和夫都是典范,他们通过艰苦努力达到巨大成功,是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彻底的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
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而言,认同了企业所倡导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企业就具备了潜在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员工开始承诺并自觉履行责任,这些文化理念就逐渐转化为有效的组织所需要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
学生头图片德鲁克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在一个以上的领域成为专家,并且获得认可。这是他所发现、发展并实践的众多理论之一,最终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德鲁克 28 岁时就已经描绘出了自己的未来,包括学术、创作以及咨询等方面。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范畴,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恒久的穿透力。
企业或者个人成为某个领域中的专家,并且获得认可,其成功的秘诀在于“专心”,有效的管理者做事必“专一不二”。因为要做的事很多,而每个人的时间毕竟有限,并且有许多时间非本人所能控制。因此,有效的管理者要善于制订工作计划,为自己安排优先顺序,并集中精力坚持这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