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媳事迹材料
好儿媳事迹材料(一)
  北戴河区东山街道东经路社区居民李玉珍
  我叫李玉珍,是一名退休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退休后参加了东经社区党组织活动,社区领导按时组织我们广大党员的政治学习,坚持党的三会一课的学习制度,充分地调动了社区老党员同志们的积极性,使每个党员都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各个方面发挥着每个党员的作用,促进了整个社区和谐稳定,社区领导经常鼓励每个党员同志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起表帅作用,用行动来影响周边的众,我在敬老这方面做了点该做的事情不足一提,但是社区领导很关心我,让讲一讲,因为敬老使我们宗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区就要宣传、鼓励,去感染他人使每个家庭更加幸福社会更文明。
  我婆婆今年九十多岁了,瘫痪卧床有两年多了。在这段日子里,我重复着每天护理婆婆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因婆婆不能端碗吃饭,我要亲自给老人喂饭、每口饭吃起来很慢,我都会耐心的等待,让婆婆吃好没顿饭,还要洗脸、定时喂水吃药、接大
小便,为了减轻婆婆的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的痛苦,我就定时为老人家翻身,捶捶背抓抓痒痒,每接一次大便都要把下身洗干净,以免老人不舒服,定期为婆婆洗澡、洗头、擦身换衣,洗完澡后往床上都很费劲,有时邻居串门赶上就帮忙把老人抬到床上。我老伴上班家里就我一个人,我今年也是60岁的人,也纳入老年人的行列,做起来也蛮辛苦,但我没有怨言。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会弄脏被褥,我就立即洗晒,清理房间卫生,一干就是大半天,有洗的手指都麻木,我想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么做都是应该的,因为婆婆年老体弱急需我们做儿女的在生活上尽心照料,在精神上给老人家以最大的安慰,有时我去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回来后就要把有趣的事将给婆婆听,跟老人唠家常,讲老人家一生的经历,讲婆婆的沧桑和感人的事情,老人家回忆起往事也很激动,膝下有六女一子,几年前先后有两个女儿故去,这从精神上给婆婆很大的打击,但婆婆还是坚强的走过来了,婆婆的一些经历在感动着我,现在婆婆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要付出我最大的努力来照顾婆婆及家人,虽说累的我腰疼背痛、手脚麻木。每天都很辛苦,但我觉得我的付出能给婆婆换来舒服是很值得的,因为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么做也是应该的,我感到家庭中的琐事很多,只要你爱你的丈夫就要爱你的家人,因为我们的公婆费了很大的心血为我们养育了一个丈夫(爱人),我们是公婆劳动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所以我要珍惜婆婆剩下的最后时光,让婆婆感到幸福和快
乐,我想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老、敬老就是尊敬自己,我们没什么好说的,让我们用自己的真心行动来为长辈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努力。以上这些是我日常生活的体会和感触,为建设我们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好儿媳事迹材料(二)
  **华,现年54岁,中国共产党党员,阆中市城北小学校教师。一九七七年八月参工,曾在天宫一小、飞凤二小、裕华小学、白塔小学任教,一九九0年九月调入阆中市城北小学任教至今。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多年担任学校女工委主任、年级组长。从教三十三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十三年。
  百善孝为先。
  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民教师,赵秀华不仅是家长和学生喜爱的老师,同事敬爱敬重的好大,丈夫心头永恒的好妻子,更是公公和婆婆无法割舍的好儿媳。
  作为好儿媳,赵秀华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振聋发聩的表白,不发豪言壮语,不要宣传报道。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心态,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写
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
  一九九八年夏,赵秀华的婆婆突发脑溢血,在住院的三十多天里,赵秀华和丈夫轮流照顾,喂药、喂水、喂饭,梳头、洗脸、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子……三十多个日夜,赵秀华曾多次中暑而呕吐、发煤或晕倒,但她从耽误过一次,她默默无闻的行为,深深感染着同病房所有的人,感染着医生和护士,曾一度被医院传为佳话。
  出院后,赵秀华的婆婆留下了后遗症,半身瘫痪,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赵秀华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赵秀华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婆婆的手脚指甲都是灰指甲,很硬很臭,赵秀华每月都要给她修剪一次,之前都先用温盐开水将婆婆的手或脚浸泡半个多小时,待指甲或趾甲软了后,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细心地一个一个的修剪。握剪刀的肌肉发红了、关节发肿了,她没叫苦,没说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看似简单然而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情,大写着人间的至孝真情。
  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赵秀华心疼极了。她经常寻医
问药,四处奔波,只要听说哪家医院能治婆婆的病,不管多远,她都带想办法让婆婆去看。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挖空心思买来给婆婆服用。
  年轻时非常能干的婆婆知道自己半身不遂,起不了床,虽然有孝顺的儿媳侍候着,但想着就这样成了家里人的拖累,看着一天天消瘦下去的儿媳妇,她逐渐消沉,愁眉不展,茶饭不思。赵秀华看到婆婆这样,便丈夫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以及婆婆能谈得来的人,让他们跟婆婆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就这样,下班后,赵秀华把又一天的趣闻趣事讲给婆婆听。婆婆失眠症发作时,她在身边一遍又一遍哼唱着婆婆爱听的小曲直至她入眠。周末,她还让孩子陪婆婆说话,给她讲笑话,让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又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长时间和睦相处,赵秀华同婆婆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等。婆婆常对邻里说"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我才有了这么个好媳妇,我这个大媳妇就是我的女儿啊!"几十年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红过脸,发生过争执。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给买上点小礼物。
  经过赵秀华的精心护理,婆婆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慢慢地,她能下地做一些简单的活动
了,言语也逐渐清晰起来,还可以和邻居聊天了,家里又有了欢乐的笑声。南街上的居民都夸赵秀华孝顺,她总是不好意思的笑一笑,淡淡地说:"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么做都是应该的。"
  赵秀华是这样理解"孝顺"的:花钱为老人买喜欢吃的、喜欢喝的、喜欢用的东西叫"孝",让老人不怀疑、不生气、不担心叫"顺".一处四季珍复秋冬,赵秀华总让公公和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
  在古老的南街周边,大家都知道赵秀华的名字,婆媳如同母女,婆婆叫她从不叫大名,总是亲切地、甜甜地叫"华华"."一个做儿媳的能得到婆婆这样的疼爱,是一种特别的荣耀和幸福。"赵秀华这样真切地坦露着自己的心声。
  二00四年三月,公公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出门后根本就回不了家。有一天,公公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离家出走了。下午下班后,赵秀华回到家后才知道。她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四处寻,一直到晚上十点多钟都不见人影。在全家人大失所望的时候,西城派出所的民警通知到文成派出所领人。当一家人把全身湿透、神志愰惚、全身是泥的老人带回家,赵秀华和丈夫给公公洗完澡、换好衣服、吃过饭后,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自
我的好儿媳妇满足了我
此,老人的身边就没有离开过人。二00五年九月,公公又一次不注意离家出走了。这次出走,致使老人大腿跟部骨折。从此以后,公公就只有在床上和生活了。每一天,赵秀华和丈夫都轮流要给他喂饭、洗脸、接便。老人不能端碗吃饭,她就一口一口地喂,为了减轻老人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的痛苦,她就定时为老人翻身、擦洗身体。有时公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被褥,她就立即去清洗。邻里常称赞说:赵秀华是真孝顺,她是公公、婆婆的女儿,真不愧是读过书的人。
  赵秀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大爱的意义。孝顺是一种储蓄,期限到了,总是能兑付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
  赵秀华热爱工作、无私奉献,忠于爱情、勤俭持家,尊老敬老、任劳任怨,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同时,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好妻子、好儿媳,她为传承传统文化、创建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迎风而歌!
  好儿媳事迹材料(三)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2000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
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