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瑰宝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原曲艺代表曲种之一。20086挤眉弄眼吃饼干7日,大调曲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suede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积淀深厚,虽久经磨练,大浪淘沙,却经久不衰,愈见辉煌,显示巨大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在中国文学之史上,唐诗、采词、元曲是三座高峰。就中单说元曲,包括了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散曲属诗歌艺术,是一种新的诗歌体,困常供清唱,故女有清歌、清刪之称。元散刪对于后世刪艺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很深很广泛的影响。元明清以来,流传并发展于中原民间的鼓子曲,就是元散曲中的北曲衍变而来。
七彩神仙鱼好养吗鼓子曲又称大调曲子,已有500年历史。许多曲目又是戏曲剧目的先导。这一古老的曲艺形式,其流行地区为河南垒省豫湖北、山西、陕西、安徽部分地区。在中原各地,大调曲子流传极广。在县城、集镇或农村山乡,有着不少被称为曲友的大调曲子爱好者,分布在士、农、工、商各个行业中。每当华灯初上或月白风清之夜,这些业余曲艺艺人就相约聚会,或茶馆酒肆,或豆架瓜棚,或众纳凉的路旁场上,或在某曲友的厅堂自院,抓筝拨弦,弹鼓
击节,引吭高歌,竞相献艺。这些演滴出既不化妆收费,只是由召集人略备烟茶聊以助兴而已。演唱者是那样的热心、那样的陶醉,听众也是那样的喜爱、那样的八迷。在演唱中,遇到需口接和调门时,并不需招呼听众即自动地一齐应腔,或气势磅礴,或悠扬风趣,一人唱众人和,声震屋宇,好一派下里巴人的浓郁的艺术气氛!这些自发的演唱者,往往能唱至深夜,忘记疲劳,忘记忧愁,甚至有通宵轮唱,如醉如痴,以至不知东方之既白者。听大调曲子是一种美的陶冶,乐的感染,情的升华,一种艺术的享受。笔者曾听过被誉为“曲子圣人”的张松亭先生的演唱,那种从容不迫、出腔不凡,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缠绵悱恻,状物叙情莫不惟妙惟肖的音容神貌,听着听着,直令人想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名句来。
大调曲子的音乐颇有特。它的伴奏乐器有三弦、古筝、琵琶、月琴、扬琴、二胡、檀板、八角鼓等,是以拔弹乐器为主的诸种乐器的综合,谐和一体,水融。“鼓子头”的前奏音乐一起,立刻就把听众带入古老的艺术境界中去,受其感染,为其折服。大调曲子的乐器亦可单独的演奏器乐曲,如《桃李园序》、《萧妃舞》、《高山流水》、《和番》、《落院》、《大泉》等。
关于春节的经典诗词
大调曲子的唱腔丰富,约有一百六十多个曲牌调门。一般唱段,多是“鼓子头”开始,“鼓子尾”结束,中间以多种曲调铺展连缀,如“阴阳句”、“打枣杆”、“罗江怨”、“坡儿下”、“剪剪花”、“银扭丝”、“双叠翠”、“太乎年”、“莲花落”、“诗篇”、“汉江”、“扬调”、“满洲”、“书韵”、“呀呀油”等。极力渲染,畅情抒怀,其最动人之处也多是中间这一部分。这一部分中的多数曲调是比较好学的。曾听一位老曲友说,姊妹俩推磨,一边推着一边学会了唱大调曲子。这也说明了大调曲子当年为什么那么盛行,为什么能一人唱之众人扣之,易学易记易传是其主要原因。特别在大调曲子的生活段子即农民称为“针线笸箩曲”的段子中,特点更为鲜明,这是它能够普及的原因之一。它的音乐唱腔许多是流传于众中的民歌、渔歌、山歌、民间小调演变而成,属“下里巴人”的范畴。大调曲子唱腔音乐中还有“阳春白雪”,是它的牌子曲如“倒推船”、“石榴花”、“上小楼”、“马头”、“垛子”、“满江红”等数十种,字数、音律、节奏、转折都要求很严格,学唱不易,因而在众中也较难流传。
大调曲子本是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曲艺形式,但进入城市后,文人学士、士大夫阶级参与进去,添音润,撰词吟句,逐渐变得高雅了。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同志在19822月给笔者的来信中说:“文人写的书和众人唱出来的书是大有区别的。可以看出子弟书和你们那里大调曲子词是文人写的。三弦书的词,还有西路山
项目简介模板湘妃怨东琴书的词是艺人唱出来的。我们应当把流行在农村,为农民所喜爱的、生活气息最浓厚的书目搜集起来,稍加整理,存作资料。”陶老所指,即大调曲子中的雅的部分,约五百多篇;其俗的部分,则是今存五百余篇的生活段子了。就资料比较,大调曲子中的《红楼梦》曲,和清八旗子弟书有惊人的相似处,很可能这一部分是从清宫帝都中传出来的。大调曲子又从茶馆酒肆进入了迭官贵人、商贾士绅的厅堂客舍,时常举行“以曲会友”的“曲会”。现存的老艺人不少还保留着师承的传统演唱方式,音乐前奏一停,演唱者要手托檀板,恭恭敬敬地向在座听众及乐手谦让一圈儿,以示客气。众人都打过招呼后,再轻轻击板表示“献丑”了。然后重走过门进入演唱,演唱时要拔肩耸顶,正襟危坐,闭目端庄,表示目不斜视,品格高尚。这是因为旧时在客厅演唱,达官贵人的女眷们依例聚在厅堂两厢屋内,隔帘听唱。演唱者闭目端坐,以避瓜田李下之嫌。有些艺人以传统演唱形式过于古板、拘谨,就变闭目静坐为登台表演,且唱且表,进行了艺术改革。艺人们还背弦持鼓,下乡上山,走村串户,活动于田间地头,讴歌于场院牛屋,使大调曲子艺术又回到人民中间。在有七百多年历史名闻全国的农历正月初三“马街书会”上,大调曲子演唱是最受欢迎的曲艺形式之一。
民国初年,有人把大调曲子易学的一些调门,作为春、灯节时民间文艺活动踩高跷的调门。
“高跷”,俗称“杉木腿”,是表演者化装成生、旦、净、末、丑以及被称为“老傻板”的老旦之类角,腿上缚以二尺多长的木棍,在踩街游行中打场表演的,其表演多是情节简单的戏曲动作,如“扑蝶”、“抢伞”、“戏金蟾”等。在打击乐的伴奏下,高唱着大调曲儿,声情并茂,载舞载歌。此后不久,就有一批艺人把“杉木腿”曲调搬上舞台,由乐器伴奏化妆演戏,众称为“高台曲几”,亦称小调曲子,以与大调曲子相区别。当然,为了争取听众欢迎和表演的方便灵和,艺人们也将一些曲调改得更显活泼、俏丽、风趣、花哨、富于动作性,更多地吸收了旱船歌和山歌、渔歌、号子的特点,此即目前风靡大江南北的河南曲剧的源起。大调曲子的曲词,除了《陈三两全传》、《白蛇全传》、《陈妙常全传》、《三世姻缘》、《柳荫记》等折子串成的中篇外,几乎全是短篇,目前所存尚有一千多篇,内容包括民俗风情、民闯传奇、神话轶闻、列国秦汉、三国、红楼梦、西厢记、水浒传、杨家将、岳飞、西游记等。其生活气息最浓郁、民间文学彩最鲜明的是被称为“针线笸箩曲”的描写民俗风情的生活段子这一部分。这一部分还包括有生活小品,寓言童话,风物典故,红、白喜事的赞歌、悼词以及富有趣味的笑话、绕口令等。这些生活段子,受士大夫文学影响较小,自然地保持着民间说唱文学的特。正是这样,在争奇斗妍、异彩纷呈的“书山曲海”中,被妇孺老少所喜爱的大调曲子的生活段子,才像刚采撷的一束清香带露的山花奇
卉,沁人心脾,引人注目。虽然粗犷、野气,却是本来面目,朴实无华,自然动人。正像是山野田间的村姑,不施脂粉,不受约束,却以其天然的丽质,纯真的心性,活跃于水秀山青的大自然中。
大调曲子在其自身的形成、完善与发展过程中,由于从艺艺人的知识、阅历、阶层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戏路的两大流派,即清雅派和通俗派。两大流派的明显区别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