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专学报 第18卷1996年第2期(总第71期)
“徽”义 四 辨
——兼谈古琴“徽位”之缘起
周武彦
  摘 要 “徽”字有四层词义:(
1)弹“弦”鼓“索”谓之“徽”,名词。(2)“弦索”代词谓之“徽”,名词。(3)琴弦上的“泛音”谓之“徽”,名、动活用。(4)从琴弦上的“徽音”(泛音)到琴面上的“徽位”谓之“徽”,名词。
关键词 山系攵 徽 彳山一巾攵 徽音 徽鸣 徽位  “徽”,在古代文论中的确切词义是什么?这困惑
着古今众多学者。为此,音乐史学界曾展开了专题讨论,发表文论十余篇。然而,始终未得真诠。
最后,冯洁轩云:“考证琴上的徽,至今已有七年多,时间虽长,但总算有了结果,还是令人高兴的。……
(徽),·
瑟上张弦的红罗绮带。”①
从此,结束了这场长
达九年之久的“徽”字讨论。
鹅蛋的作用
释“徽,·
瑟上张弦的红罗绮带”,是受新版《辞
海》〔徽〕条之影响:“琴徽,系弦之绳。”此释,又是受清末学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之影响:“琴轸张弦之绳谓之徽。”
释“徽”谓“琴轸张弦之绳”,早已被古琴界否定:“琴轸张弦之绳”,历来称之谓“轸绒”或“绒 ”。枚
乘《七发》称之谓“弓勺”(约),笔者于拙作《释“弓勺”》②
爱读书的人
中已作详实论述。
至于释“徽”谓“·
瑟上张弦之红罗绮带”,这已
被曾经亲自考察过马王堆汉墓出土瑟的我国著名音乐
学者李纯一先生否定:“罗绮带确与调弦无关。”
那么,“徽”在古代文论中的确切词义是什么?笔者以为,应分四个层次训诂:(1)“徽”字初义指“鼓弦”。动词。(2)“徽”字引义指“弦索”。名词。(3)“徽”字再引义指琴弦上的“泛音”。名、动活用。(4)从琴弦上的“泛音”谓之“徽”,到琴面上的十三个小圆点的“泛音”标识谓之“徽”;这个“徽”,后来人们
多以“彳山一巾攵”字假借
。名词。下文,笔者逐一予以辨析。
一、弹“弦”鼓“索”谓之“徽”
(1)“徽”,古文作“山系攵”(见《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部·徽),古无边旁。甲骨文作“ ”(《后·下》三五·九),从“幺小”
、从“反文”;“反文”即手持棒之义。可见,“徽”字初义,即手持棒鼓奏“弦索”。动词。
《说文》云:“徽,三纠绳也。”这里只说了“徽”字一半义;还有一半义未释,即“反文”,这个手持棒鼓奏“弦索”的“反文”,正是“徽”字初义作动词的原始依据。
有人说:“徽字本非动词,其有时作为动词用。”④
误也。
明确“徽”字初义是鼓奏“弦索”,动词。从而对以下“徽”字词义便迎刃而解。
(2)班固《汉书·扬雄传》附扬雄《解难》:“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试为之施《咸池》、揄《六茎》、发《箫韶》、咏《九成》,则莫有和也。”
这里的“高张”,是说把琴弦绷得很紧;“急徽”,是说把琴弦弹得很快。文中“徽”、“施”、“揄”、“发”、“咏”类比,可见,此“徽”是指鼓奏“弦索”之义。动词。
(3)白居易《听弹湘妃怨》:“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这里的“徽”字,亦指弹奏“弦索”之义。动词。
古人为了明确“徽”字初义的动词词性不被混淆,于是常以“挥”字假借。
(4)刘向《说苑·善说》:“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角、羽。”这里以“挥”字假借“徽”,从而反证了“徽”字初义的动词词性。
(5)南朝·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自从而来。”这个“挥”字,亦是“徽”的假借字。
(6)至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扬徽者,公徒也。”此“徽”,有人云:“徽与挥,古字通。……
‘挥’作为‘徽’字假借字使用时,原动词词性消失。”⑤
误也。读文
“扬徽者”之“徽”,本字应作“彳山一巾攵”
,义为标识。7
4
名词。可见,“挥”与“彳山一巾攵”无论词义、词性皆不通。“挥”,只与“徽”通。
(7)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这个“挥”,亦是“徽”的假借字。
二、“弦索”代词谓之“徽”
随着“徽”字词义的发展,原动词词性被转化为名词,成为“弦索”之代词。
(1)唐·《玉篇》:引刘向《九叹·愍命篇》“破伯牙之号钟,挟秦筝而张徽。〔王逸〕注:徽,张弦也。”〔洪光祖〕补注“挟秦筝而弹纬”。〔洪氏〕又云:《文选》注引“挟秦筝而弹徽”。
这里把“张徽”、“弹纬”、“弹徽”并列,可见,此“徽”只能作张筝的“弦”解。
(2)宋·《玉篇》:“徽,琴张弦也。”此“徽”,作张琴的“弦”解。名词。
(3)元·《玉篇》:“徽,瑟张弦也;大索也。”这里不仅把“徽”作张瑟的“弦”解,并强调“大索也”。名词。
(4)梁·萧统《文选》〔李善注引〕韩婴《韩诗外传》时,在瑟的“柱”字前,皆冠以“徽”,即“徽柱”。这里的“徽柱”即瑟的“弦柱”(俗称“码子”)。可见,此“徽”亦作“弦索”解。名词。
有人斥:“《韩诗外传》在瑟之‘柱’前生生加上一个‘徽’字,不知‘徽’是‘挥’的通假字。”⑥误也。岂不知此“徽”词性已由动词转化为名词,即“弦索”的代词。所以,在“柱”字前冠以“徽”字是正确的。“徽柱”即“弦柱”即“码子”。再说,“徽”不是“挥”的通假字,而“徽”只有作动词使用时,“挥”才是“徽”的通假字。
(5)陆机《吊魏武帝文》(《文选》卷六十):“指八极以远略,心剪焉而后绥。厘三才之阙典,启天地之禁闱。举修纲之绝纪,纽大音之解徽”。
此吊文不仅赞喻曹操的文治武略,同时对他的病逝充满了惋惜之情。
湘妃怨“纽大音之解徽”:“纽,系也;结也。”(《说文》)“大音”,天地之和也。
“解”,古人谓乐曲段、章之结束。“徽”,弦也。
此句是说,曹操这位系结天地之琴弦者,而今结束了他宏伟之人生乐章。所以说,此“徽”即“弦”也。名词。
此外,“徽”字在非琴论中的词义,多作“绳索”解。
(6)《汉书·扬雄传》:“范睢魏之亡命也,折胁、拉髂,免于徽索。〔颜师古〕注:徽,绳也。”
(7)韩愈《征蜀联文》:“逆颈尽徽索。〔注〕:徽,索也。”
(8)《易·坎》:“系用徽纟墨。〔毛盛际〕《说文解字述谊》注:徽、纟墨,索也。”
三、琴弦上的“泛音”谓之“徽”
(1)嵇康《琴赋》:“间辽故音疒卑,弦长故徽鸣。”
饶宗颐先生说:“‘徽鸣’的意义,自古以来,叠有争议。记得苏轼在《东坡题跋》讥笑五臣所注之陋说道:‘徽鸣者,今之所谓泛声也,弦虚而不按,乃可泛,故云弦长则徽鸣。五臣皆不晓,妄注。’(中华本《苏轼文集》卷六七,二○九五页)”。⑦
宋代大学士苏轼释“徽鸣”即琴弦上的“泛声”。甚确。
弹奏“泛声”,一要“弦长”(空弦);二要“弦虚”(轻解弦),所以古人又称“泛音”谓“虚响”。可见,“弦长故徽鸣”的“徽鸣”之义,即“泛音”无疑。
(2)《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说周文王之妻“大姒”,犹如琴弦上的众多“泛音”一样,为文王生了近百个男孩。以琴弦喻“妻”,自古有之。如,丧妻曰“断弦”;再娶曰“续弦”。
历来注家释“徽音”谓“美、善、德”。不确。这里的“徽音”之真诠即“泛音”。
(3)《文选》三国·魏·王仲宣(粲)《公燕诗》:“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
这里明确地说,“徽音”(泛音)的音“清且悲”,即给人以清凄、悲凉之感。其实,古琴“泛音”的音十分丰富,极有表现力。常给人以“妙不可言”的审美快感。
(4)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夫荣启期一弹,孔子三日乐,感于和;邹忌一徽,而威王终夕悲,感于忧。”
这里的“徽”,古今注家多释谓“弹琴”。不确。此“徽”,准确地说应该释谓“徽音”,即弹奏“泛音”。由于“徽音”的音“清且悲”,故而感动“威王终夕悲”。不过,此“徽”之词性为动词。
“邹忌一徽”,《文选》李善注引〔许慎〕注:“鼓琴循弦谓之徽”。此注屡见《文选》本。可是,后人对此注长期不得真解。为此,饶宗颐先生通过版本校异,发现“中华新印罗振玉所集《玉篇》‘徽’字下引《淮南子》:‘邹忌徽而威王终夕悲’,许叔重曰:‘鼓琴 弦谓之徽。’所有各本都作‘循弦’,唐本《玉篇》作‘ 弦’。”⑧
得此一“ ”,问题豁然获释。
“ ”与“循 ”,形似。可见,“循”为“ ”之刻误。
“ ”即“修”;义,长也。从而,“ 弦”即“长弦”,只有“长弦”(空弦、虚按)才能弹奏“徽音”(泛音);即嵇康《琴赋》云:“弦长故徽鸣”。故苏轼释“徽鸣者,今之所谓泛音也。”
可见,“邹忌一徽”之“徽”,是指弹奏“徽音”(泛音)已毋庸置疑。动词。
(5)《淮南子·修务训》:“今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黑白;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扌票、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
“参弹复徽”句,古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参弹”〔高诱〕注:“并弦也”。即两条弦同时弹奏。那么,“复徽”何释?笔者以为,“复徽”即“复泛”(唐·陈拙《要诀取声》),即用食、大二指在两条弦上同时弹奏“泛音”。从而,“参弹”、“复徽”文对义工。此“徽”作
84
动词。
若把“复徽”作恢复到琴面上的“徽位”解,不仅文辞不工,而且琴面上的“徽位”对于“盲者”毫无用处。
(6)刘孝标《广绝交论》(《文选》卷五十五):“主人听然而笑曰:客所谓抚弦徽音,未达燥湿变响。”
这里的“徽音”,无疑亦称作弹奏“泛音”解。因为琴的“泛音”表现能力十分丰富多彩,而客人没有把它弹出来;于是主人说“未达燥湿变响”,此句正是对客人弹奏“徽音”效果之评语。
(7)应璩《与满公琰书》(《文选》卷四十三):“牙旷高徽,义渠哀激。”意思说,伯牙与师旷弹奏“徽音”(泛音)的技艺很高,从而激发了“义渠”亡国之悲哀。
这里的“徽”字,亦作弹奏“徽音”解。动词。由于古人听“泛音”总感到“清且悲”,这就是所谓“声有哀乐”论。为此,嵇康提出了“声无哀乐”论。
(8)陆机《文赋》(《文选》卷十七):“犹弦幺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文中的“徽急”,是说“弦幺”(细弦)发出的“泛音”时值“短促”(急),故虽然“和”美,但不“悲”哀感人。
这里把“和”与“悲”类比,是说在古琴弹奏中,“和”即“泛音”与弦本身的音同时发出;而“悲”,是指“泛音”的彩要有清凄哀怨的感觉。可见,这里的“徽急”是指短促的“泛音”效果。此“徽”即“泛音”。名词。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四、从琴弦上的“徽音”到琴面上的“徽位”
琴面上的十三个小圆点,今人称之谓“徽位”;它来自琴弦上的十三个“泛音点”,即古人称之谓“徽音”、“徽鸣”、“徽”者也。
后来,人们把琴面上标识琴弦“泛音”的十三个小圆点,用“ ”字假借。严格地说,琴面上的“ 位”,应该写作“徽位”。
琴面上的“徽位”,来自琴弦上的“徽音”(泛音),这已毋庸置疑。现在的问题是,琴面上的“徽位”标识,到底产生于何时?学术界至今尚未取得共识。不过,从文献记述与实物考古来看,琴面“徽位”产生的年代已见端倪。
(1)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这里,“弦”与“丝”对文;“徽”与“玉”对文。足证,这个“徽”是琴面上的“徽位”无疑。
有人说:“‘徽以钟山为玉’者,即‘美以钟山之玉’,‘徽’为形容词‘美’,是‘琴饰’。”⑨误也。岂不知琴面上的“徽位”,除了标识琴弦上的“泛音点”所在,同时还有“美饰”作用。否则,何须以金银宝玉镶之。
有人说:“嵇康《琴赋》确有可信述琴徽的句子:‘若论其体势,详其风声;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间辽故音疒卑,弦长故徽鸣。’……‘鸣’与‘明’二字通
元宵节趣味灯谜及答案用,故嵇康之‘徽鸣,实即‘徽明’。”βκ误也。
“徽鸣”即“泛声”,苏轼已确释。这里只要把“响逸”、“声清”、“音疒卑”、“徽鸣”比伦,即十分清楚地说明,四者皆指“音声”而言。若说“徽鸣”即“徽明”即“徽位明白”了,不仅有失赋文之类比;同时亦过于贬低嵇康作赋之文采了。
从《琴赋》“徽以钟山之玉”为证,琴面上的“徽位”最迟在三国后期即已形成。
(2)关于琴面“徽位”形成的上限问题,我国著名音乐学者黄翔鹏先生在湖北武昌的曾侯乙编钟国际会议上,提出《均钟考》论文,其中很明确地指出:“‘钟律’就是‘琴律’,‘均钟’就是专用于调钟而有意略去了演奏性能的‘琴’。……盲乐师是凭借触弦时可发谐音(har monics,琴律术语称‘泛’)的位置来寻节点的。……在这些节点位置上弹奏按音就可以得出甫页曾关系的各音。……这具五弦器并无彩绘,在素面面版当两岳正中处,亦即有无音箱之分界处,绘有唯一的断纹,此处恰当1 2弦长,即七徽徽位处。这是有意识地只用一半徽位的设计。”βλ
可见,琴面上弹奏“泛音”的“节点位置”,以及在琴面上“恰当1 2弦长,即七徽徽位处”,“绘有唯一的断纹”,这些皆可视为战国初琴面上“徽位”之发端。
对此,笔者很赞同吴钊先生的观点:“对于战国、西汉琴来说,不存在的仅是作为‘明徽’的十三个小圆点,而不是无明显标志的‘暗徽’。”βµ
琴,弦上的“徽音”(泛音)早在西周即已认识;到战国初,从出土的“五弦器”上已见有绘划“徽位”的断纹;再到三国后期,在嵇康《琴赋》中已出现“徽以钟山之玉”的记述。
可见,琴,从无“徽位”到“暗徽”,再到“明徽”,直到“十三徽”俱全,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辨析“徽”字四义,不仅是为了澄清音乐界对“徽”的一系列模糊乃至错误认识,同时,对文字、训诂以及解读古代文献亦均有裨益。
注 释:
①③冯洁轩:《中国古代音乐文献中的若干训诂问题》,载《音乐研究》1994年第4期。
②周武彦:《释“弓勺”》,载《淮阴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④⑤⑥⑨βκ冯洁轩:《说徽》,载《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4期。
⑦⑧饶宗颐:《说弓勺兼论琴徽》,载《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3期。
βλ黄翔鹏:《均钟考》,载《黄钟》1989年第2期。
βµ吴钊:《释“徽”》,载《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3期。
责任编辑 李德友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