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券商研究报告(工具篇)
 
大家可能经常看到我在博客中引用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今天就来谈谈研究报告这个法宝。
    我是两派都用,但是更倾向于后一派。事实在,在国外,如华尔街,王牌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在引导着市场资金的流向。如果分析师集体看多哪个行业或者公司,那么股价不涨也难;如果看空,那么很可能爆跌。这就是机构主导的成熟市场下,分析报告在股市中的价值。很多人如果还用过去那种散户时代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研究报告,主观的以为机构发布研究报告都是为了"托"儿,那就大错而特错拉。机构时代,散户根本不是机构眼中的博弈对象。
    在A股中,任何一个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银行投资部门等,没有一个不去研究主流机构的研究报告的。他们可能不读报纸,可能不听新闻,但是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的王牌机构的晨会报告和研究报告他们不能不看。这些A股投资机构的大佬们会在研究报告中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可以说,正是这些研究报告在引导在机构资金的流向。
    这些研究报告分为:证券公司研究报告(具体又分为证券公司晨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投资策略报告,公司研究报告,月度投资报告,季度投资报告,年度投资报告,调研报告等),基金公司投资报告,私募基金投资报告,保险公司投资报告,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报告,银行投资部门研究报告等。一般情况下,后几种报告的保密性很高,对外部的流动性也很低,基本上服务于圈内人甚至自己部门。
对付研究报告,我们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一定要详细阅读结合技术面市场热点来使用,这样就会很有效。首先我们来逐个来分析券商研究报告的特点:
    中金证券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在业内是首屈一指,武林至尊。中金公司最大的特别是有很强的政府背景,它的分析报告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宏观政策的分析和对大盘股行业龙头的分析,也就是说,中金的报告在战略上在投资策略上和宏观走向上是最有实力的,也最被各大基金经理重视。看中金就看它的宏观和大势分析。
举个例子,中国人寿刚上市的时候,招商证券非常看多,给出的目标是一年60三年90的目标价,中国人寿应声大涨,最高于2007.1.17冲到49.48元,当天接近涨停,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市场传言中金公司要出研究报告唱空人寿,人寿于1.17下午就从涨停的
位置下滑,拉出一个大阴线,从此人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熊市。这里中金和招商谁对谁错谁的水平更高,我们姑且不论,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金和招商的市场号召力。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利益问题,可能中金公司配合某些机构建仓吧,故意打压中国人寿股价,要不然为什么没过几个月,中金又突然来个180度的转弯,突然出报告强烈推荐中国人寿呢?难道几个月的时间中国人寿创造的价值就足以让中金来个这个大的转弯拉。所以,这就是我说的机构研究报告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要结合技术面和市场热点。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相对中金的政府背景和宏观分析,招商证券的特在于市场分析,它是绝对的市场派,在牛市中,招商证券的胆量是最大的,也是给予强烈推荐评级最多的证券公司,所以在牛市中一定要强烈的看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国泰君安是老牌的券商,它和其他券商不一样,这个券商的研究报告很稳。对很多公司给予的评级没有招商证券激进,甚至还有中金公司激进。它的特点就是给予新股的研究,无论什么新股,国泰君安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价模式。有一点不好,国泰君安吸引了很多资金在一级市场打新股,这一点可以从新股上市首日的成交明晰上得到印证,所以国泰君安把新股首日的价格给予的都很高,这是明显的利益关系,让人很反感。但是,它的行业研究报告和投资策略报告还是不错的。
    申银万国研究报告:这又是一个勤奋的研究团队,多产而又优质。它的研究报告质量属于上等,但是它的投资策略特别是月度投资策略值得重视。他们投资研究部门高级分析师桂浩明关于宏观的分析也很中肯。
    国信证券研究报告:国信证券是我最近才开始重视的,它的特点很象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激进,值得重视。
    我要强调的是,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不要太在乎报纸新闻和所谓的舆论对股市的评价,因为它们这些言论是左右散户的,是散户时代的思维,机构资金根本不看他们,机构资金看得就是研究报告和自己亲自的调研,而这些信息往往具有保密性和滞后性。比如当南方航空复牌后涨100%的时候舆论媒体和所谓的股评价家就说严重高估,但是市场不听他们的,很多研究报告到今天还在推荐他们,不读报告你就不知道。我自己觉得南航的翻番倍数今后肯定会超过中国船舶,至少到2010年还是行业复舒期。(关于航空股,我过几天就发表自己的看法,目前告诉大家推荐的顺序: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上海航空)。很多报纸新闻电视股评节目是外行指挥内行,还有很多是别有用心的忽悠散户。股票这个东西岂是一些报纸新闻人士就可以看懂的,它需要专业化,而最专业化的就是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和证
券公司研究团队,这些专业认识的看法是有一定时间的保密期的。市场知道拉,已经晚了一步。媒体忽悠散户的最大的事情莫过于一到长假就讨论是持股还是持币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个股票的投资价值难道就因为一个7天的假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这完全是散户时代的思维。还有就是大盘一不好,报纸和电视节目就告戒大家呀注意变盘减仓,岂知,股票的核心是低买高卖,在大盘跌来来卖股,根本就是一个骑墙派,似是而非,看不清大盘的方向,盲目减仓,正好给别人低价格建仓机会。其实,我们做的是个股,与其看大盘的眼,还不如多看上市公司的变化和整个行业的最新消息。这个很少有报纸去报道。这些东西只有基金经理知道,证券公司研究员知道,这正是我建议大家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的最大缘由。
如何汲取券商研究报告的精华?
  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主流观点的更多是券商的策略报告, 基金公司季度策略只是对外宣传的噱头,实际上并不能指导投资者进行短期判断,券商中比如中金公司、 中信证券、高盛证券、摩根斯坦利、南方证券、 国泰君安等老牌国内外券商的策略报告都值得投资者来参考。因为总体上看, 这些大券商在研究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与文化, 报告内容较为翔实、 数据采集和对比比较认真,但拿到一份报告在手,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一,取数据。券商报告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 最值得汲取的一块就是数据的归类、整理、对比,个人投资者因为信息来源的欠缺, 数据整理时间的缺失, 都不能像券商研究员们专门花上几天的时间来整理一些行业数据。 这种不是针对某个上市公司而是对于整个行业的数据,券商没有任何的动力和可能,都是比较翔实,来源于公开信息或者是购买的数据库资料,投资者可以放心撷取。 比如钢材、有金属、航运、地产各大券商都有行业的周报,这对长期观察和跟踪这些行业的投资者都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来源。 而把券商的策略报告中引用的货币数据、贷款规模、投资增速等作为自己未来投资的判断基数就是好的选择。   
第二,看逻辑。之所以强调要看券商策略报告或者行业报告的逻辑, 是因为即使数据完全正确,但使用数据的逻辑如果出问题,那么多精准的数据也徒劳。比如我们在分析航空行业的时候,知道人民币升值对航空公司有好处,因为多数航空公司是用美元贷款来买飞机,在人民币升值周期内,拼命卖空航空股逆势而为,投资则必输无疑。券商研究员的逻辑如果是持续的,那么可以长期跟踪,比如某个经济学家对宏观把握的特别准确,那么投资者可以对他的判断和逻辑深入地分析,如果的确自成体系,那么倒是可以好好学学。当然只会永远看空的独立经济学家的观点也不值得推崇, 显然对中国经济实际运行缺乏了解。   
第三,查动机。券商的报告写给谁看的?伴随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实力的日渐庞大,很多券商写报告都是为了迎合基金的胃口。个股推荐的报告谨慎点看,比如海通证券的叶志刚,就是典型的老鼠仓,自己和私募买完以后再推荐研究报告,而券商的策略报告,通常不会太多陷入内幕交易,因为很少涉及到个股。
冷静研读券商研究报告
  2008年全球股票市场似乎都瘫痪了,而A股市场的三大股指:上证综指在200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以1820.81点报收,全年跌逾65%,创下了18年来最大的年阴线;深圳成分指数跌幅亦高达62.90%;沪深300全年跌幅以65.95%居于三大股指之首。 
2008年全球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投资者也亏损的惨不忍睹。A股市场的跌幅在全球股市跌幅榜上名列前茅,而且如此之大的跌幅超过了2008年所有机构的预测,可包括券商研究报告的预测。 
2009年已经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投资者也不得不考虑新的一年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然而券商研究报告在投资者的投资中作用几何呢?在牛市中,投资者似乎把券商研究报
告视为宝物,但是在熊市来临之后,由于预测存在偏差,散户投资者似乎对券商研究报告嗤之以鼻。
那么究竟如何应用券商研究报告呢? 
首先,券商研究报告不是“”。报告是在一个时点上完成的,基于现在的客观环境和政策导向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估计和预测。准确的说券商研究报告是有一定的时效性的,当客观环境或者某一行业发生了突发事件,那么先前的预测就会需要修正,在市场的变化中研究结果需要动态调整,也就是常说的“与时俱进”。
其次,提防券商研究报告的“潜规则”。券商并不是单纯的一个研究机构,它最重要的角是市场参与者,所以市场中必然有其利益所在。所以,券商研究报告具有“潜规则”,在研究报告中偶尔会带有一些感情彩或者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的带有目的性的推荐,这样会让盲目信奉券商报告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适得其反,所以在资本市场里不能一味的相信或者依靠别人,在研读券商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面,判断报告推论的合理性,是否有分析的破绽。
券商报告是投资者的工具,而不是投资者的结果,要掌握券商报告中的研究方法、分析思路和角度,从而完善自己的投资分析能力和市场研判水平。对其推荐的股票,要考察该类股票的历史走势看是否有什么规律,并且要分析该上市公司的背景、主营业务、行业竞争力及未来可能的投资机会是否存在,而且往往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上市公司其所在行业是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行业,那么这种行业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最好敬而远之。还是那句话:“投资自己熟悉的产品。”因此,要辨证的去阅读券商研究报告,而不是仅仅看报告中推荐的品种去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