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就是为我而存在的,这句话出自马克思哪部著作,含义是什么?
答: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形成了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业间的等复杂的社会交往,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映现着人的本质。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述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
答:对于唯物主义有新旧之分,旧唯物主义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代表,新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者的共同点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第一性。但是他们也有很多区别。概括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实践的作用的认识
旧唯物主义只承认环境教育对人的作用,旧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主观都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这种错误唯物主义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这样就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是天生的统治者,另一部分是被统治者。那它唯心主义一样只是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旧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但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否定了两者有辩证关系。
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跟旧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冲突。马克思指出人在世间中既改变了环境又改变了自己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这些统一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离开了革命实践就谈不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作为唯物之一认识论的基础,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它真正地超越了旧的实践观。马克思这一哲学所说的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
2、阶级基础
唯物主义都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所有一个思想的诞生跟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哲学源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诞生于封建社会,所以带有封建主义的思想残留。旧唯物主义中的形而上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的,是资产阶级的世界。
新唯物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则有别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主要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所以新唯物主义是立足于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3、思辨性
旧唯物主义中的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思想对待一切问题。它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不是储藏与被储藏的关系,不是大与小的关系.把它们分割开来,就是把它们当作彼此孤立存在的东西。
例如形而上学的诡辩论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着充分说明了它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新唯物主义中的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全面的看待问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者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有相对的静止,没有绝对的静止。例如一个睡着的人来说, 拿床作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但是拿太阳作为参照物,他则是运动的。太阳也围绕着银河系旋转,所有世界上没有觉得的静止。
4对于历史观的认识
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认为是人的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历史观上把“意识”看成第一性的,而不是物质。因此,唯物主义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
它认为历史是由个人的意志或者上帝的意志来主宰。主要表现形式为两种:一是英雄人物决定历史、否认人民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二是认为有超自然的力量决定。
而新唯物主义对于历史观的代表论述为历史唯物主义重点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
和恩格斯所创立,以黑格尔的辩证法,结合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去解释人类历史演变的过程。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客观的和有其特定规律的,其最基本的规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另一方面,人民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所以它的历史观与旧唯物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新旧唯物主义都是唯物主义发展历程的两个阶段,新唯物主义对就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结合马克思论述,阐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组成生产过程。
生产就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等等,是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自然物质一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分配是指对于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具体又分为生产资料的
分配和消费资料的分配。交换是人们互相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在存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它通常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消费也分两种,即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它起着决定的和主导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反过来影响生产,制约着生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和方式。如果没有生产,自然就不可能有什么分配、交换和消费。随着生产的发展,被用来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同时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方式也要相应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义消费为例,人类在原始阶段曾经尝时期茹毛饮血;而进入文明阶段以后,才逐渐使用碗筷刀叉吃各种经过烹调的食物。这种区别,不言而喻是由不同的生产水平所造成的。
 第二,生产的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因此,就决定了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劳动产品的大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工人自己所得到的则只是产品中的一小部分。资本主义的交换过程,乃是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它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赚钱的目的。至于资本主义的个人消费,也同样是这样的。资本家所以能够那样骄奢淫逸、挥霍浪费,这是由于他们掌握了生产资料,并通过生产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结果。而工人的消费,表面上看来好象是纯粹属于工人个人的事情,其实不然,工人吃饭、穿衣乃是为了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给资本家提供继续剥削的对象。因此,这种消费完全是消费完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分配、交换和消费固然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决定的,但是,它们反过来影响生产的发展。而且,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决定生产。以消费为例,第一,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消费,也不可能有生产。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条铁路,虽已修成,但如果没有通车,不被消费和使用,那它就只是一条可能的铁路,还不是一条现实的铁路。不仅如此,消费还不断地创造着新的需要,从而为生产不断地创造着前提。第二,消费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被限制在非常狭小的范围以内,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同劳动人民的有限消费之间形成
日益尖锐的矛盾,结果使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速度越来越趋于缓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购买能力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因此就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高速度的发展。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
马克思的异化观。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费尔巴哈的提纲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
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虽然还曾讲到异化劳动,但已不再作为说明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作为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和资本对抗关系的概念。
5.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相比,费尔巴哈的提纲在思想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手稿》与《提纲》对人的本质的规定的区别点
1. 对费尔巴哈理论的态度不同
马克思在《手稿》中像费尔巴哈一样也假定人有着固定的本质,并试图由此出发用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去说明社会历史,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即社会历史是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由于马克思在《手稿》中把抽象的人的规定作为社会历史主体,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超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藩篱。
《提纲》中,虽然仍使用人是“类存在物”的提法,但已赋予它以新的含义: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并不是因为人共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因为人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是生产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是生产劳动规定了人所以为人的本质。《手稿》时期,马克思还赞扬费尔巴哈“创立了真
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而在《提纲》中,马克思则明确批判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抽象性,指出费尔巴哈“人”的单个性、孤立性,并第一次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归为“以前的唯物主义”的范畴,标志着马克思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彻底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