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经典选读》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
1.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正确
2.19世纪40年代,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正确
3.实践的观点是新唯物主义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本质特征。错误
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正确
5.恩格斯认为,人的思维是至上与非至上的辩证统一。正确
6.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观不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错误
7.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相对真理观和相对道德观。错误
8.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错误
9.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正确
10.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具有四个规定。正确
11.《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现在支配过去。错
12.圣西门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代表人物。错误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
14.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正确
15.马克思认为,宗教根源于现实世界,实践是消除宗教这一异化现象及其世俗根源的根本途径。正确
16.马克思认为,道德不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社会性。错误
17.列宁专门论述过哲学的物质范畴,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
18.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阶级斗争都是自己的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正确
19.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错误
20.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阐述的“两种生产”理论,就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正确
二、单选
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指出,(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2.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而资本的条件是( 雇佣劳动  )。
3.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消灭私有制  )。
4.在(共产主义 )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5.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 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本,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6.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最重大历史性贡献。
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开辟了世界市场,创造了世界文明,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创造了灿烂的资本主义文化,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7.《共产党宣言》的7篇序言的作者。
1872年德文版、1882年俄文版马恩合著;1883年德文版、1888年英文版、1890年德文版、1892年波兰文版、1893年意大利文五篇由恩格斯所著
8.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是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
11.马克思、恩格斯与1845-1846年合作撰写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1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13.恩格斯所说的“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其主要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唯物史观 )。
14.马克思曾指出,(  资本 )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5.《共产党宣言》正文的第一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16.《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两个最彻底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17.恩格斯曾说:“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这“第一个文献”是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18.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从唯心主义转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崭新的无产阶级的科学共产主义。
19.《论我国革命》的作者是(列宁)
20.(《资本论》 )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创作的鸿篇巨著,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工人阶级的“圣经”。
21.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 )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2.《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中指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这里的“他们”是指( 共产党人  )。
23.在( 资产 )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
24.《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立在(资本/私人财产 )基础上的。
25.《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一句话即(  )。
26.《共产党宣言》是为( 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而写的。
27.19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8.共产党员既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又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二者之间是( 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
29.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0.《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 一百年 )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1.《共产党宣言》中说: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的欧洲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这里的幽灵是指(共产主义  )。
32. 十月革命  )开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人类历史新纪元。随后中国人民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33.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的著作。《反杜林论》
3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的思想,论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
费尔巴哈的提纲3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作者。马克思
36.《资本论》共有四卷,马克思生前出版了( 第一卷  )。
1.《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唯物史观是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统领其基本理论的纲领这一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以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压迫自己的那个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答:首先,因为物质生产是社会的起源和基础; 其次,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形成基础;①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 ②实践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3.恩格斯是怎样论述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的?(《反杜林论》)
答: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既唯物又辩证地阐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①自由不在于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相反是以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必然性为前提的,这就明确划清了唯物主义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界限。
②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自由的大小取决于对客观必然性认识的深浅。
③自由是依据对必然性的认识去支配外部世界,即有效地改造世界,不管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还是对外部世界的改造,都要靠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实践是自由和必然相互转化的基础和条件。
④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发展过程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4.《德意志意识形态》如何论述“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的”?
答:1.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统治阶级来说,要实施自己的统治,不仅要在物质力量方面占有统治
地位,而且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有统治地位统治阶级不仅需要支配物质生产资料,还需要支配精神生产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治久安。2.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物质关系的反映和表现为统治阶级物质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服务是维持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的必要条件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统治阶级维持思想统治需要职业思想家意识形态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要是统治阶级中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的产物,为了保证政治和思想的统治政治阶级总要不遗余力地构建自己的思想并保证其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总要在历史上出各种统治思想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5.《共产党宣言》序言中说其基本原理至今仍是正确的,而对它的运用为什么又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答: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世情国情。举例:农村包围城市等
6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如何论述?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学说,提出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产物和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具有积极意义。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是其宗教批判的一个重要成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深化了宗教批判本身。二是客观上为世俗的批判创造了前提。
二、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仍然是抽象的。离开实践,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它把人理解为自然的人,理解为抽象的个体;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所有人所具有的自然的共同性。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出发,以社会历史的视角,对现存的人的本质进行探讨,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不是所有人之间的抽象共同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能撇开社会历史孤立地谈宗教感情和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所讲的作为人的本质的宗教感情本身,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脱离实践社会,撇开历史进程孤立的讲宗教感情,只能使宗教感情变成独立化,陷入唯心主义。
为什么?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三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历史性。
总之,人的本质不能到现实生活之外去寻,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离开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抓不住人的本质,就不能理解现实的人。
7.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反杜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