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诗经 采薇·采薇》主旨探析
作者:王雪霏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3
        摘要:对于《诗经·小雅·采薇》一诗的主旨,自汉代以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毛亨、郑玄、孔颖达、朱熹四家为代表,认为《采薇》的主旨是遣戍役;第二种观点以姚际恒、方玉润两家为代表,认为《采薇》的主旨是戍役归。笔者主要依据这六家的注释探析了《采薇》一诗的主旨,并同意第二种观点,即认为《采薇》一诗的主旨是戍役归而不是遣戍役
        关键词:采薇;主旨;遣戍役;戍役归
        在《诗经》中,《采薇》是《小雅》中广受赞誉的名篇之一。对于《采薇》一诗的主旨,自汉代以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采薇》的主旨是遣戍役,这一观点以《毛诗》及孔颖达《毛诗注疏》以及朱熹《诗集传》为代表。《毛诗序》中写道:《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杖杜》以勤归也。。朱熹《诗集传》
中也认为此遣戍役之诗。第二种观点认为《采薇》的主旨是戍役归,这一观点以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为代表。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写道:此戍役还归之诗。小序谓遣戍役,非。方玉润《诗经原始》中也认为故以戍役归者自作为近是。笔者个人认同第二种观点,即认为《采薇》的主旨是戍役归而非遣戍役。下面,笔者将主要依据孔颖达《毛诗注疏》、朱熹《诗集传》、姚际恒《诗经通论》和方玉润《诗经原始》等文本,探析《采薇》一诗的主旨。
        一、归来之期的不可预测
        在《采薇》一诗的前三章,作者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吟咏野薇的生长变化情况,询问归期为何时。孔颖达疏毛诗序云:上三章同遣戍役,以薇为行期,而言作止柔止刚止,三者不同,则行非一辈,故首章笺云:先辈可以行。言先,对后之辞,则二章为中辈,三章为后辈矣。孔颖达认为,《采薇》一诗前三章所描写的是以野薇不同的生长阶段为时间节点,先后派出了先辈中辈后辈三支部队。他的证据是第一章的郑笺:西伯将遣戍役,先与之期以采薇之时。今薇生矣,先辈可以行也。重言采薇者,丁宁行期也。”“日女何时归乎?亦岁晚之时乃得归也。又丁宁归期,定其心也。此后孔疏云:文王将以出伐,
豫戒戍役期云:采薇之时,兵当出也。王至期时,乃遣戍役,而告之日:我本期以采薇之时,今薇亦生止,是本期已至,汝先辈可以行矣。既遣其行,告之归期,日何时归,日何时归,必至岁亦暮止之时乃得归。言归必将晚。第二章孔疏又云:王遣戍役,戒之云:我本期以采薇之时遣汝,今薇亦始生柔脆矣,汝中辈可以行矣。日归日归,汝所归期,会至岁暮,汝心亦忧其晚矣。由此可见,郑玄和孔颖达都认为《采薇》的前三章所描写的是时为西伯的文王先后派出三支部队去防御猃狁的侵略,并且分别与他们约定了出发和归来的时间。朱熹《诗集传》中写道:以其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期之远也。朱熹并没有谈及部队派遣顺序的问题,而是认为作者的反复吟咏是一边在出征的路上采野薇以为食物,一边想着归期的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