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
07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破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遥遥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残月高挂苍穹,村野客店鸡鸣声声;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槲树枯叶飘落,悄然铺满静寂山路;枳树白花绽放,映亮原本暗淡的店墙。我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归乡之梦。遥想野鸭大雁,早已挤满曲岸湖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首联第一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的“悲”写出了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人们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颔联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地表现了出来。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颈联写的是刚上路的景。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尾联写旅途早行的景,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与旅途上的景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主题】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写法】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考点】
一、理解性默写
1.《商山早行》中运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商山早行》中运用有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行之早的诗句是:                               
3.《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4.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                               
5.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答案】
1.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5.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阅读鉴赏
(一)理解作答
1.请解释“凫”和“回塘”的意思。
凫:                     
回塘:                       
2.“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3.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5.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7.本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景和情?
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问题。
【甲】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9.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10.说说【甲】【乙】两首诗词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案】
(一)理解作答
1.凫:野鸭。
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
2.第一问:思念故乡。第二问: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4.“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
5.①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②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6.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7.描绘了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8.抒发了作者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二)对比阅读
9.示例: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10.示例:《商山早行》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梦江南》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倚楼独望、盼夫归来而愁肠百结的思妇形象,充分揭示了她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痛苦心情,表现了词人对不幸妇女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