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字数、格律等因素的限制,古诗词在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上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现代汉语,古诗词的文字通常非常精练,且多习惯于通过比喻、用典、使用意象等方式来进行表达,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这也就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以及教师的教学难度。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重死记硬背。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古诗词时多是简单地为学生翻译古诗词的含义,讲解其表达的情感、主旨思想,然后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诗文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背诵、默写诗词内容,以达到应付考试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自然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甚至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机械化的背诵只能让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停留于诗词表面,无法达到深层次学习的效果。
第二,缺乏对诗词美的教学。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同时还有着意境美、文字美、韵律美等多种“美”,只有带领学生深入去理解诗词内容,赏析诗词内容,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文蕴含的各种美,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
但在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对诗词美的教学,只是单纯地进行诗词大意、主题思想的灌输,甚至部分教师自身都无法深入体会诗词的美,这自然无法让学生了解诗词更深层次的内涵,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哲学美、情感美,也就无法让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1.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提供师资保障
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与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情况,古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会受到教师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影响。因此,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古诗词教学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
为此,学校应积极组织语文教师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邀请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同时,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在线学习方式,向其他学校、专家教授等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与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主动向有经验的、优秀的教师请教学习,积极与其他教师配合开展教研、互评活动,以便能够对自身的古诗词教学情况有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改进,促使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
2.巧妙借助诵读,感悟诗词语言特征
要想让学生真正感悟、理解诗词的语言特征及蕴含的情感,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有效诵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诗文语言特征,并由表及里地体悟诗文的情感内涵。但是,诵读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古诗词诵读的重要性,并以合适的方式带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情感美,从而在提升学生古诗词背诵效率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
例如,在教学《凉州词》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诗文内容及情感,让学生明白这首诗是作者以出征前饮酒的场景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以及对战士命运的感叹。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诵读诗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诗文看似场景奢华,但实际上却是以喜衬悲,在朗读时应体现消沉、压抑、无奈的情感;而“醉卧沙场君莫笑”表面洒脱豪放,其实却是对后文“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绝望,所以在朗读时应做到前句潇洒,后句悲伤,通过语气的反差来加深对诗文情感的理解。
3.创设教学情境,降低古诗词学习难度
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且对古诗词的了解少、认知少,在学习古诗词时,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为了降低古诗词的学习难度,同时让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寻古诗词和生活实际的契合点,并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从而将抽象的古诗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起来,缓解学生对诗词的抵触心理。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姑苏城”“寒山寺”的图片,以具体的图片来营造真实的情景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的注
意力被吸引到课堂之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展示“枫桥夜泊”的画面,让学生在观看画面的同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画面给人清冷的感觉;有的学生说环境虽然单一,但很幽静;还有学生说有流水,有小桥,还有人家,景很美。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这首诗的背景:唐代诗人张继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于姑苏城外泊船休息,在欣赏江南夜景的同时,内心感触颇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有名的七言绝句。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让学生走入古诗学习。
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竹石》时,教师可在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狂风肆虐”的视频,视频内容可以选取实际生活中“大风天气”的情景,并在其中融合“狂风肆虐中,几根竹子随风摇摆,但却不曾倒下”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竹”坚韧的品质。之后,教师可以再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播放清代郑板桥的《竹石图》图片,促使学生对“竹石”产生直观印象,再带领学生学习《竹石》这首诗。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通过生活化视频及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不仅能拉近学生和诗词内容的距离,还可巧妙地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避免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同时,提升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4.合理设问引思,提升学生思维深度
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为学生创设真实并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猜测、思考、探究、交流,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获得学习能力,掌握知识技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学习是抽象、有难度的。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离不开合适问题的引导。
例如,六年级(下册)的《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重返政治舞台的愿望。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文中蕴含的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故乡的云》这首音乐,以音乐来放松学生心情,同时渲染情绪,在此基础上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内容,讲解古诗的含义,促使学生对其产生初步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从诗文内容出发进行巧妙设问:“通过诵读诗文,你认为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作者在写‘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时,你认为他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问题的引导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白:“虽然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水之隔,自己和家乡钟山只有几座山的距离,但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想要回到家乡却十分困难。”以此来让学生感受作者心中的
苦闷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之后,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阅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并提出“通过阅读诗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时候离开家乡的?为什么?”“文中的‘绿’字有什么含义?”等问题,让学生针对诗文内容展开深入思考,使学生明白“绿”不仅是指春意盎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和诗文相关的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