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日期格式怎么转换
作者:袁克蕾
旧劳动合同法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年第12期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要贯彻新课标这一美育精神,教师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诗歌,诗歌充分体现了新月派“三美”的主张。那么,如何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体现美育渗透呢?
        一、诵读,聆听,感知参公和行政的区别
徐志摩的诗歌        诗歌的情感体验常常是在独特的教学方式——诵读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个人大声朗读,小组齐读,组内互读,全班齐读,自愿者可展示朗读。也可配上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的调子唱出来——凡是能想到的形式都可以用上。旨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诗歌情感的初步感知,充分诵读后写下自己的体会,内容不限,长短不限,只要是由诗歌引发的真实感受即可。
        充分诵读之后,就是聆听。乔榛的朗诵、英文版朗诵(视学生水平而定)、李健的演唱、S.H.E.的化唱等,尽可能多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场听觉盛宴。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节奏,都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听觉冲击和情感体验。此时再一次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感受,并和诵读后的体验形成对比。
无心之过        对比之下差别自然显现,二者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学生在充分的诵读聆听之后,他们眼里的康桥会是怎样的呢?他们认为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在不查资料的情况下,猜想一下作者会是在怎样的情感状态下写下的这首诗歌呢?康桥,这个特殊的环境,对作者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二、讨论深化
        教学顺理成章的进入第二个环节——讨论深化。充分诵读之后学生会对诗歌的情感有个初步的感知,聆听名家的演绎之后这种感知会更深入一步。那么,就个人的认识,想象一下:当年作者在康桥经历了怎样的事情之后才会写下这首诗歌;康桥,对于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这首诗歌整体给人什么感觉?那你觉得怎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呢?
花瓣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