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秦观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
《浣溪沙》真是很妙!里边要说的究竟是什么?不到比喻,不到寄托,也没有具体的事情,就是一种感觉。他所用的字,小楼,轻寒,淡烟,画屏幽,轻似梦,细如愁。。都是轻柔的叙写,一个沉重的字都没有。
漠漠,一方面是四周广漠的感觉,一方面是漠然的,寒冷的,不相关的。上小楼,这句也有多义。因为在中国诗词里主词可以不出现。所以可以是词人在漠漠轻寒中登上了小楼。就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
《浣溪沙》真是很妙!里边要说的究竟是什么?不到比喻,不到寄托,也没有具体的事情,就是一种感觉。他所用的字,小楼,轻寒,淡烟,画屏幽,轻似梦,细如愁。。都是轻柔的叙写,一个沉重的字都没有。
漠漠,一方面是四周广漠的感觉,一方面是漠然的,寒冷的,不相关的。上小楼,这句也有多义。因为在中国诗词里主词可以不出现。所以可以是词人在漠漠轻寒中登上了小楼。就
本句的语序来说,主词是轻寒,是寒气来到了小楼之上。这两个意思都可以存在。“晓阴无赖似穷秋”。他说今天早晨是阴天,无赖,是对它无可奈何,阴沉沉的一点放晴的意思都没有。春天的阴天,这么阴沉,好像那萧索的秋天一样。“淡烟流水画屏幽”。屏风上画着淡烟流水的风景,而不是急流飞瀑,景是这样的清幽。
上海租房合同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一般人是把抽象的感情比作具体的景物,可是这首词他是把具体的形象,反而比作了抽象的感情。因为风也不大,雨也不大,一切都很轻柔,花片落下来在空中飞舞,像我的梦境一样轻柔地飞扬。丝雨,牛毛一样的细雨,无边的纤细的雨丝,好像是我轻柔纤细的哀愁。为什么而哀愁?是说不上来的一种闲愁。手机打不出电话
他说“宝帘闲挂小银钩。”宝帘,是有美丽装饰的帘子,闲闲地挂起来,在一个细小的银钩上。屋内有宝帘,有小银钩,有淡烟流水的画屏幽。外边是轻似梦的飞花,细如愁的丝雨,你不用说他有寄托,有比兴,他也没有破国亡家之痛,什么都没有,就是那纤细幽微的诗人的感觉,而特别是词人的感觉,才会体会得这么细致。
上海租房合同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一般人是把抽象的感情比作具体的景物,可是这首词他是把具体的形象,反而比作了抽象的感情。因为风也不大,雨也不大,一切都很轻柔,花片落下来在空中飞舞,像我的梦境一样轻柔地飞扬。丝雨,牛毛一样的细雨,无边的纤细的雨丝,好像是我轻柔纤细的哀愁。为什么而哀愁?是说不上来的一种闲愁。手机打不出电话
他说“宝帘闲挂小银钩。”宝帘,是有美丽装饰的帘子,闲闲地挂起来,在一个细小的银钩上。屋内有宝帘,有小银钩,有淡烟流水的画屏幽。外边是轻似梦的飞花,细如愁的丝雨,你不用说他有寄托,有比兴,他也没有破国亡家之痛,什么都没有,就是那纤细幽微的诗人的感觉,而特别是词人的感觉,才会体会得这么细致。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秦少游传记说他少年豪俊,有大志,喜读兵家之书。但是,很可惜,他的豪气只是一时的,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的。苏东坡读了他早年的策论所写的政治军事上的见解议论,非常欣赏他。而后来秦少游只因一次科考落第就颓废了,闭门在家中作了《掩关铭》,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死去。苏东坡鼓励他再次参加考试,考中了。恰好新党失败,旧党上台,苏东坡,黄庭坚这些个人在朝。就推荐秦少游到朝廷之中任职。他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在首都汴京,这是他们最美好的日子。可是,政海波澜,不久,这三个人都相继被贬谪。少游谪处州,作了这首《千秋岁》。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秦少游传记说他少年豪俊,有大志,喜读兵家之书。但是,很可惜,他的豪气只是一时的,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的。苏东坡读了他早年的策论所写的政治军事上的见解议论,非常欣赏他。而后来秦少游只因一次科考落第就颓废了,闭门在家中作了《掩关铭》,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死去。苏东坡鼓励他再次参加考试,考中了。恰好新党失败,旧党上台,苏东坡,黄庭坚这些个人在朝。就推荐秦少游到朝廷之中任职。他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在首都汴京,这是他们最美好的日子。可是,政海波澜,不久,这三个人都相继被贬谪。少游谪处州,作了这首《千秋岁》。
处州,浙江的金华,有“花影乱,莺声碎”的美景。你看水边沙外,多么美好的地方,城郭的春寒刚刚消退,正是三春美景到来的时节。可是,他笔一转,就写了“飘零疏酒盏,离别衣带宽”的句子。所以,自其可欣赏者而观之,万物莫不可欣赏;自其可悲哀者而观之,万物莫不可悲哀。他所想的是好朋友全分离了,没有人一起喝酒了。我所怀念的人都不在我身边,当那碧云的长空,苍然的暮四合的时候,我白白地对着那天空的暮云。
互联易
“忆昔西池会”,他怀念在汴京的聚会,“鹓鹭同飞盖”,鹓鸟和鹭鸟飞行有序,象征朝官的排列,指他和苏,黄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当年携手的地方,而今谁在?都被贬出来了。“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李白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是说当年伊尹做梦在日边经过,后来被商汤任用。所以,“日边清梦断”,是说他们仕宦的政治理想完全断灭了,而人也衰老憔悴了。“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那些美好的日子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当时这首词曾传诵一时,很多人和了这首词,说他写了“飞红万点愁如海”的句子,能长久地活下来吗?
秦少游是三人中年岁最小的,却是最早死去的。这首词还不是最悲哀的,另有一首《踏莎行》才是他最悲哀的,也是在词里有所开拓的一首。从悲哀里开拓出去的一种意境,是他独特的成就。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丝雨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
秦少游到处州后,本想学道自解,也曾与当地僧人往来。可是,周围环伺的敌党要抓住他的把柄,因此遭到第二次贬谪,罪名是谒告写佛书。他为了修养性情,病假中抄写佛经,因此被贬到更远的湖南郴州。他在郴州写了一首非常悲哀的小词《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楼台是一种崇高的,高大的,一种目标鲜明的建筑物。也许当他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丝雨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
秦少游到处州后,本想学道自解,也曾与当地僧人往来。可是,周围环伺的敌党要抓住他的把柄,因此遭到第二次贬谪,罪名是谒告写佛书。他为了修养性情,病假中抄写佛经,因此被贬到更远的湖南郴州。他在郴州写了一首非常悲哀的小词《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楼台是一种崇高的,高大的,一种目标鲜明的建筑物。也许当他
豪隽有大志,喜读兵家书之时,心目中有一个高远的理想和目标,好像是一个楼台一样。可是,经过这么多的挫伤,在云雾的遮蔽之中,这个楼台是迷失了,再也看不见了。“月迷津渡”,津渡,是一个出路,是登船上路的码头。在夜月的迷濛之中,这津渡也迷失不到了。这两句里说雾,说月,与他后面写的“杜鹃声里斜阳暮”的现实情景是不相符合的。这两句所写的不是现实的情景,而是他内心之中一种破灭的感觉。而把这种感觉用假想表现出来,就使得它有了一种象征的意味。
可是,为什么秦少游要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形象表现他内心之中一切的理想和志意破灭的感觉呢?使他引起这样联想的,主要是“桃源”二字。因为他被贬在湖南郴州,而《桃花源记》说:“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也是在湖南,所以他由此联想到了桃源。故事里的渔人虽然在离开桃源回来的路上作了记号,可是,第二次去时,他不到了。桃源是一个曾出现在理想中而终于幻灭了的象喻。
下半首“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他说我想托驿使给我所怀念的人寄去一枝梅花。《太平御览》上记载说,江南有一个人叫陆凯,春天要寄一枝梅花给北方的朋友,
可是,为什么秦少游要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形象表现他内心之中一切的理想和志意破灭的感觉呢?使他引起这样联想的,主要是“桃源”二字。因为他被贬在湖南郴州,而《桃花源记》说:“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也是在湖南,所以他由此联想到了桃源。故事里的渔人虽然在离开桃源回来的路上作了记号,可是,第二次去时,他不到了。桃源是一个曾出现在理想中而终于幻灭了的象喻。
下半首“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他说我想托驿使给我所怀念的人寄去一枝梅花。《太平御览》上记载说,江南有一个人叫陆凯,春天要寄一枝梅花给北方的朋友,
说:“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至于“鱼传尺素”则是出于一首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句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鱼之可以传书,据清代学者考证,说在还没有纸的时代,所谓信封就是用两片鱼形的木板,把帛书放在鱼腹之中,鱼尾可以打开。后边还说:“长跪读素书,书中竟如何?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多少月才能接到一封家书,家人劝我加餐食,家人对我诉说他们的长相忆。
有的朋友问我,是否曾看到那些鄙薄中国古典诗歌的文章,问我有什么看法?那是浅薄的人只懂得浅薄的东西,他没有体会了解的能力。他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因为他不得其门而入。这个我觉得如果只是如此,还算是情有可原。可是,有些人是不可原谅的,他们不是因为自己的浅陋对于高深精美的不能了解,而是他要故意诽谤那些美好的东西。为了什么?为了,世界上是有这样的人的。(哈哈哈~~!@_@)你去看一看,那些诽谤我们中国美好的民族文化的人,我们先不用说怎样与他辩论,你只看一看他写的文字,那种庸俗,那种恶劣,那种浅薄。不管他说的是什么,你已经可以知道他心灵的品质是什么了。
有的朋友问我,是否曾看到那些鄙薄中国古典诗歌的文章,问我有什么看法?那是浅薄的人只懂得浅薄的东西,他没有体会了解的能力。他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因为他不得其门而入。这个我觉得如果只是如此,还算是情有可原。可是,有些人是不可原谅的,他们不是因为自己的浅陋对于高深精美的不能了解,而是他要故意诽谤那些美好的东西。为了什么?为了,世界上是有这样的人的。(哈哈哈~~!@_@)你去看一看,那些诽谤我们中国美好的民族文化的人,我们先不用说怎样与他辩论,你只看一看他写的文字,那种庸俗,那种恶劣,那种浅薄。不管他说的是什么,你已经可以知道他心灵的品质是什么了。
恐龙的资料大全 所以,不管秦少游写的是轻柔的词,或者是沉重的词,他的敏锐感受的能力是不改变的。他要说自在的飞花,就用“轻似梦”来叙写;要说沉重的悲恨,就用一个“砌”字来叙写,这个砌字用得多么有力量!他说我的恨,是一块一块的坚固的砖石砌起来的---那真是沉重!“砌成此恨无重数”,是重重叠叠的悲恨,数不清说不尽的这种悲恨。
王国维欣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说秦少游一般的词是凄婉的,可是当他写到这两句的时候,则变为凄厉了,是强烈而惨痛的悲哀。苏轼最欣赏“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二句。他一把扇子上写了这两句词,而且叹息:“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一般人不大体会“郴江幸自绕郴山”这两句话有什么好处。
中南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有时候在诗词之中,“无理之语”却是“至情之辞”。我察考过郴江和郴山的关系,郴江发源于郴山,而它的下游果然是流到潇湘水中去的。少游说郴江从郴山发源,就应该永远留在郴山,它为什么要流到潇湘的水中去呢?这是无理的提问。这使我想到《天问》,对天地宇宙提出一系列问题。那是对于天地的一个终始的究诘,正是那生活遭遇到极大忧患挫折
苦难的人,才会对天地之间的不平发出这样的究诘。所以,秦少游说郴江就应该留在郴山。有这样美好志意的人,应该成就他美好的志意。我们为什么不能挽回那水的东流呢?为什么不能使美好的东西永远留下来呢?“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非常沉痛的两句词,是非常好的两句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