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我爱你《再别康桥》的解读之我见
徐志摩的诗歌古今中外诗歌史上,有些诗歌虽经大浪淘沙,却愈走愈远;有的诗歌沉浮不定,步履维艰。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便是一首颇受争议的诗。喜欢徐志摩诗歌的人,常以此诗为例谈它的性灵、轻盈、诗句的整饬、音节的和谐,认为它“无疑是他诗歌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而不喜欢的人,认为这首诗里充满了“华丽词藻的堆砌、柔弱情绪的泛滥”写的东西倒好像“古代闺阁里的怀春少女冤屈妇人在填词时搞的那些个花花草草!”。
如果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现实来评价《再别康桥》,可以说《再别康桥》是诗人个人化情愫的符号,是个人理想幻灭后的哀歌,是诗人英国式政治理想之花凋零后的忧伤,矛盾、无奈与孤独。而并不代表那个充满苦难斗争和争取黎明的血与火的时代的痛苦和民族情结。原因在于以下所述。藿香的功效
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他一生是短暂的,只活了36年(1896年至1931年),1918年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后在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留学或游历。与许多经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
年一样,他也有过救国的理想。他认为“无理想的民族必亡”。这期间,他还有一股为理想奋斗的锐气。他说:“中国现状一片昏暗到处都是人性卑贱、下作的那一部分表现。以一个理想主义者可以做的,似乎只有去制造一些最能刺透心魄的挖苦武器,借此跟现实搏斗。”(《徐志摩英文书信》梁锡华译注,《新文学史料》1892年第三期)对祖国未来,他并不消极颓丧,而是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徐志摩到处谈理想,信仰、信念,但都比较抽象。胡适在《追悼志摩》一文中概括了他的理想: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种理想,质言之,即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他认为:只有英国人可称是现代政治民族。“鱼相忘乎江湖”,英国人是自由的,是相忘乎政治的。“所以历史上并没有大流血的痕迹,而却有革命的实在”。(徐志摩《落叶·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
梅雨潭阅读答案然而,徐志摩所追求英国式的自由民主政治、只是“波光里的艳影”,只是其思想上的幻影,根本不适合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同时,他又奉行个人主义生活信条,认为“人格高于一切,个人就是一切”,“人在社会里本来是不相连续的个体”。(徐志摩《落叶·落叶》)蝴蝶剪纸图案画法
季冠霖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