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课外文言文阅读与练习
一、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1、解释加点的字
视微如著 (      ) 偃卧其妻之机下(        )而悬不绝(      )而不瞬也(      )以目承牵挺(    )贯虱之心(        )
2、翻译划线句子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3、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二、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1、解释加点的字
拇指大盈握 (    )非三月不能瘳(    )而傅以善药(    )惧而谋诸医(    )
以为不足患(    ) 忧之滋甚(        )
2、翻译划线句子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
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
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3、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铜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子路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在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1、解释加点的字
喟然而叹曰 (    )    夫有道又谁下哉?(    )      欲得士之故也(    )
2、翻译划线句子
愿闻其为人也何若。
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
夫有道又谁下哉?
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
3、你从文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四、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 。未尝有喜愠之,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1、解释加点的字
博学善属文(  )则大适① 融然② (  ) (  ) 未尝有喜愠之 (  )
而畜③素琴一张 (  )  弦徽④不具(    )
2、翻译划线句子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3、比较一下文章中的陶渊明与陋室铭的刘禹锡
五、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1、 解释加点的字
其奚决焉(  )非学无以致疑(    )
2、翻译下列句子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舍问,其奚决焉?
3、你谈谈对于问的理解?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六、,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立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1、 解释加点的字
愕然不受(    )卒辇而致之(      )故不语郎君(      )
2、翻译下列句子
安有寄千金而无立券者?
券在心,不在纸。
3、蔡璘具有怎样的品质?
七、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
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目《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
1、 解释加点的字
置酒赤壁矶下(    )    颇知音(    )
2、翻译下列句子
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
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
3、你是如何评价二生的求诗方法的?
、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1、 解释加点的字
①璞:(        ) ②刖:(      ) ③奚:(      ) ④理:(    )
厉王使玉人相之(    )  及厉王薨(    )
2、翻译下列句子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3、你从和氏之璧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九、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生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大人不识恭,恭作人无长物。”
1、 解释加点的字
大去后(  )既无余席,便坐荐上(    )
2、翻译下列句子
大人不识恭,恭作人无长物。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
3、从王恭身上你学习到什么?
十、范文正公守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办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
之,乃寓居士人卒于,将出殡近郊,殓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解释加点的词。
暇日率僚属登楼置办酒(  )未举觞 (  ) 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 (  ) 公亟令询之 (  ) 赗殓棺椁皆所未具 (  ) 公怃然(  )  即彻宴席(  )  厚啁给之(  )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
2、译文。
暇日率僚属登楼置办酒
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
3、从短文看,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十一、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
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加点的词。
范仲淹二岁而孤(  )  或夜昏怠(  )  辄以水沃面(  )  啖粥而读(  )  每慷慨论天下事(  )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2、译文。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3、从本文来看,我们应该学习范仲淹的什么精神?
十二、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臣之位,颜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1、解释加点的词。
三败北(  )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君其图之(  )  辞令如故(  )  欲倍其约(  )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 
2、译文。
犹复以为将
子将何欲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十三、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辞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1、解释加点的词。
而尝极东方(  )  岂有徜徉肆恣(  )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  于楹间以揭之(  )  其亦欲推其事(  ) 
2、译文。
以娱其意与山水之间
盖亦以精力自致辞者,非天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