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阅读训练
1、竭泽而渔

 【原文】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注释】①竭:使…干涸。②渔:捕鱼。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烧毁。⑤薮(sǒu):指野草。⑥田:通“畋”,打猎
  1.解释词语:
  ①竭:        ②渔:        ③明年:              ④焚:
2.翻译句子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
二、螳螂捕蝉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蝉方翼悲鸣,欲饮清露           
(2)曲其颈,欲而食之也
  (3)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3)童子欲弹黄雀
  2.翻译下列句子。
  (1)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2)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一个意思相近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三、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遽--,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用刀子雕刻。惑--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⒈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其剑自舟中坠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3)舟已行矣,剑不行
  2.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
四、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祠--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卮--(zhī),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固--固然,本来的意思。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一人蛇先成,引酒饮之      (2)我能之足
  (3)蛇无足            (4)为蛇足者,终其酒
  2.翻译文言句子。
  (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
  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六、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非徒――不仅只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宋人有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今日矣!予助苗长矣。
  (3)其子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以为无益而之者,不耘苗者也
2. 翻译句子。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七、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兔触株,折颈而死      (2)因其耒而守株
  (3)复得兔            (4)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词。
  (1)欲负而,则钟大不可负      (2)掩其耳
  (3)人闻之,可也          (4)恶人闻,可也
  2.翻译句子。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恶己自闻之,悖矣。” 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4.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5.成语              就出自这里。请你写出“掩”开头的两个成语。

 
九、: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
  (1)楚人有盾与矛者      (2)吾盾坚,物莫能陷之。
  (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上文的内容可用成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4.“其人勿能应也”。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个成语或者俗语来回答。
  5.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耶很多。请你举出两个来。
 
十、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
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解:①值:适逢。  ②郡:此指城。  ③相视:看望你。  ④败义:毁坏道义。  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
  1、选出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吾欲之南海            B、水陆草木之花
  C、怅恨久之            D、属于作文以记之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今死矣,子速去。
  (2)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