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10篇小故事
第一篇
【原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译文】 周子居常说:”我只要一段时间没有见到黄叔度,鄙陋吝啬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
解读: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凭借财富为人所知,有些人通过权势影响别人,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而有些人仅以内在的修养与学识,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黄叔度就是后一种人。
黄叔度出身寒微,却有着和颜回一样高尚的道德与品行。周乘只是有些日子不见他,就会意识到自己“鄙吝之心已复生矣”。这是因为黄宪(黄叔度)让周乘(周子居)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他进入到一种不曾感受过的崇高境界,让他的精神境界与自身价值得到提升。
第二篇
【原文】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译文】 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杰出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德,彼此争执不下,就去请教祖父陈寔。陈寔说道:“元方和季方的功德相当,难分伯仲啊!
解读:
人们习惯了评比权势、财富、功绩、名誉,借此评出一个人的优劣高低。这些东西属于有形的可掂量的,确实是可以比。但道德是无形的,且包含十分复杂的东西,又怎能比出谁高谁低呢?道德品行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受制于内在的成分多,显露于外在的成分少。有许多看不见的因素,比如个人的性格倾向、主观能动性、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综合影响着人的道德品行。对于这些内在的抽象因素,是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予以评判的。陈太丘正是深明这一道理,才发出了“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的感叹。
第三篇
【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译文】 荀巨伯远道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快要死了,你还是走吧!”荀巨伯道:“我不远千里来看望你,你却叫我离开。损害道义来求得生存,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敌寇到了以后,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何方壮士,竟敢独自留下?”荀巨伯回答道:“朋友有病,我不忍弃他而去,宁愿用我的生命来换他的。”敌寇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入侵了有道义的国家。”于是撤军回去,全城也因此得到保全。
解读:
危难时刻逃命自保,这是人的本能。朋友既已病重,自己留下来也于事无补,那抛弃朋友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就说,如果荀巨伯逃走,根本无可非议。但他不顾自己性命而留了下来,这足以说明他是个十分重情重义的人。在过于理智的人看来,荀巨伯的做法可能是愚蠢的。
然而,对于以情意为重的人来说,荀巨伯这么做却是英雄之举。因为,人难得的不是在顺境中为朋友做点什么,而是在逆境中与友人共患难。这不关乎理智,而是关乎一个人的精神意志和他对道义的坚守。荀巨伯把情义看得比理智、自己的性命还重,他的人格魅力由此充分展现了出来。
第四篇
【原文】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译文】 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嗣宗(阮籍)言谈最谨慎,每次和他谈话,他的言辞都很奥妙深远,从来不褒贬别人。
解读:
阮嗣宗生活的年代,正值魏国末期。那时候,晋文王擅自专权,独揽朝政。那些对晋文王不满的人,言语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在生性多疑、心胸狭隘的晋文王面前,阮嗣宗不是不会评论他人的长短,而是竭力避免是非曲直,以求自保。
虽说是出于保全自己的目的,但阮嗣宗这一做法却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无论处在什么年代,与人交往时都应该谨慎说话少论他人长短。说话直接反映出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在交际中学会说话,不说他人坏话着实很重要。
第五篇
【原文】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徐,补不足,天之道也。”
【译文】 梁王司马肜和赵王司马伦都是皇帝的近亲,贵极一时。中书令裴楷请求这两个封国每年拨出几百万租税钱,来周济皇亲国戚中那些贫穷的人。有人责备他说:“为什么向人乞讨钱财来施行恩惠?”裴楷说道:“破费有余的来补助欠缺的,这是天理。”
解读: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一切事物,唯有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才能有发展的可能。一旦有一端走向极端,就会导致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爆发。裴楷的回应其实指出了一个玄妙的自然法则。然而,裴楷敢于做出这种看起来像是乞讨的行为,
除了因为他深知这一自然法则,更是因为他具有正义的品性。他个人并不爱财,生活中他也不追逐豪奢的消费,而是过着俭朴的生活。但当他跟权贵打交道时,总会时不时向对方索要衣服、车马之类的财物,过后施舍给穷人。他这么做没有个人目的,而仅是出于他的正义和理想。
第六篇
【原文】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译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态,便让出自己的那一份送给他,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遭逢战乱,过江避难,每遇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问他是什么原因,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
解读:
给予他人恩惠,不在于恩惠的大小,而在于是否雪中送炭,是否尊重他人。也许,一个简单的想法,一个自然的举动,会给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而最后,因为这小小的帮助,自己也受惠于他人更大的回馈。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顾荣用一份烤肉,换取自己的性命。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结交权贵才会对自己有好处。其实,心怀善意,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他人来说,可能意味着莫大的扶持与安慰。反过来,被你帮助过的人,即便是身份卑微的小人物,有朝一日可能也会帮上你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