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读后感》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写读后感要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3.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写读后感要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读《桃花源记》,被世外桃源的风土人情所打动;读《小石潭记》,被小石潭的清冷孤寂所感染;读《核舟记》,折服于雕刻者高超的技艺;读《<诗经>二首》,获得了美的愉悦……我们在读文章时常被文中的人或事打动,随之哭而泣之,随之笑而悦之。这其实就是我们和文中的人或事发生了共鸣,产生了一些想法,如果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既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究竟如何写好读后感呢?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写作课——《学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以旧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
(一)技法点拨
1.提出问题
什么是读后感呢?读后感有什么特点呢?
2.技法小结
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分享,我们明白了读后感的定义,就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
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的紧密结合。,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何事、何观点;是指读后有何感受。的基础,的升华,是重点。
(二)技法指导
1.提出问题
下面是一名同学写的《小石潭记》读后感的提纲,请同学以此为例,思考:写读后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2.技法小结
学生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
1)适当引述。
读后感的开头应该适当引述原文,也就是交代“感”从何来。引述原文可以对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对原文加以概括进行间接引述,但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用。
示例:“假日里,我读了一本书叫《昆虫记》,书中详细描写了很多昆虫的动作、习惯等。这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书中,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读<昆虫记>有感》
评价:这里既有概述,又有对原文中感受较深句子的直接引述,要言不烦,让我们清楚地看出作者的“感”是从“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句话而来。写读后感,重在写“感”,初学者引述原文时,要克服大量抄写原文或复述原文的毛病。紧扣“感”点从原文中到引发感想的原因,抓住要点适当引述,能统领后文,这才是好的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
读完原文后,也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和表述。
读后感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示例:“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象征着‘压力下仍保持优雅’的美国‘硬汉’。
在我看来,海明威在小说中反映的是人对爱的终极诉求。”
——<老人与海>读后感》
评价:这里就围绕着小说主题来重点阐述,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小说中反映的是人对爱的终极诉求。这样,点集中明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
首先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从这部作品中获得的感受让你联想到了阅读过的其他哪些作品?同一个问题其他作品的观点如何?和其他作品相比,这一部有何特?思路打开,浮想联翩,选择加工写入文章,联想到的这些内容就能印证自己的感受,让读者不知不觉间认同你的想法。
其次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现实。自己曾经有过哪些类似的经历?作品反映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联系要具体、恰当,要有针对性,突出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感,从而引起读者共鸣。
最后写读后感,不能就事论事,而要打开思路,以所给的原文的基础为基点,展开联想发表议论,用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用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来佐证自己的感受,从而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后,让我进一步理解了“逆境出人才”。任何一个成就事业的人都是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的洗礼。如张海迪,她五岁时患上了脊髓血管瘤,终身只能和轮椅相伴。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但是她没有放弃,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全部课程。并精通多门外语,同时,她不遗余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她出版了许多文学作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她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在命运面前永不低头的毅力,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描绘了绚丽的篇章。其实像张海迪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如海伦·凯勒、桑兰、霍金等,他们都历经磨难,最终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只有经得起环境的磨炼,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感》
评价:这里以文章为基点,联系了之前的阅读积累,来印证了当前的阅读感受。这样不仅使老人与海教案
读后感内容丰富,还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和认同。
3.技法小结   
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适当引述。
第二,感受力求深入。
第三,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
注意:写读后感,要以为主,是作文的重点。
(三)技法迁移
如何才能写一次完美的读后感呢?我们借用上述的方法,一起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以及课文,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并引导学生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知识迁移。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提示:
(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2.探究过程
(1)阅读题目,确定写作的课文内容,仔细阅读课文,圈画出感触最深的一处。
(2)根据写作提示,结合写读后感的相关知识,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来完成习作。
(3)小组内交流分享成果,讨论是否引述恰当,是否写出真情实感,是否联系实际并互相提出修改建议。
(4)修改后,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内展示。
3.成果展示
教师可先展示参考佳作及设计理由,也可直接让学生进行分享。
参考佳作及设计理由:
(1)                        《安塞腰鼓》读后随感
读着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叹。安塞腰鼓动人心弦的表演,使人沉浸在一种生命的激情之中。 
作为腰鼓,它是粗犷的,是激昂的,亦是豪迈的。作为一种力量,它是震撼人心的,是磅礴的。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不屈不挠的,是蓬勃向上的。那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鼓点不正如我们的青春吗?我们的青春也是“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的。青春的我们志
比天高,充满生机与活力;青春的我们洒脱不羁,热情奔放;青春的我们自信自强,个性张扬。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积极进取,奋勇前行,用生命为自己赢得阵阵喝彩!
愿行走在青春路上的同学们砥砺前行,莫负青春好时光!
点评:
作者抓住“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鼓点”展开联想,引出青春的力量,阐述了青春路上的“我们”应该怎样前行才能不负青春。文章较好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了阅读《安塞腰鼓》后的真实感受,有的放矢,语言简洁,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课堂小结
(展示思维导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写读后感:理解原文抓要领,适当引述;突出重点谈感受,力求深入;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实践,深入挖掘。
同学们,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