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讲稿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下面是《再别康桥》讲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喜欢故事性的文章对诗歌的抽象性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对课文提不起兴趣或者只能走马观花难以深入体会诗歌的感情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拌银耳的做法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感受艺术性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说方法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采取如下办法:
第一以诵读为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要品位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将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梦到有人结婚
第二联想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
第三探究法教师抓住诗中的关键字句进行推敲、点评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1、导入
中国绵阳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2、分步实施
第一步: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绍
第二步:诗歌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并背诵
第三步: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在让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谈朗读体会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为了便于学生准确把握这首诗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
第四步:把握与体味诗歌的意象美先讲意境和意象的含义(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然后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象美
让学生自读思考:诗中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小组讨论交流) 徐志摩的诗歌
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诗人的些情感进而体会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五步: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用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3、小结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并分析诗歌的表达感情和写作风格同学们要学会这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苹果核简笔画 4、作业设计
①背诵课文
②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赏析 搞笑骂人
离情别绪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曾经吟唱过以至名篇充栋徐志摩的《在别康桥》也算是此中的一篇吧诗歌的自然美与人性美历来为人所称颂我们感动于这样一首小诗不是因为它有着多深刻的思想性就因为它给了人们一个新意用飘逸的笔调坦示了诗人的心灵世界颇有一枝独秀之工
康桥也称剑桥是英国的一座文化名城犹以剑桥大学知名与世了解徐志摩一生的人就知道作者青年时期满怀抱负脱离了令人窒息的旧中国社会出国留学先是东渡太平洋至美国就读
政治经济学想去探求所谓西方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但在那庸俗势利的美国社会里诗人亲身感受到的是比国内更加无聊和令人窒息的空虚诗人是不甘与此状的正如他写的一样:“我当初也并不是没有我的信念与理想有我的崇拜的德性有我信仰的原则……往理性方向走往爱心与同情心走往光明的方向走往真的方向走……”(《再剖》)于是在1921年诗人又离开美国远涉大西洋来到了英国这古老、宁静的康桥学府便成为作者西游的精神归宿了在康桥的一年里作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他沉醉于河水、林木、花鸟、小径中发现了大自然的美这在他当时的“绝对的孤独”的生活中多少填补了其内心的一点遗憾正因为如此他对康桥正如对家乡一样的亲切1921年开始他多次亲临康桥先后作了诗歌《康桥再会罢》和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而这首《再别康桥》算是第三篇了
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地倾吐了他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满怀来春重临康桥的希望在《康桥再会罢》中作者写道:“康桥再会罢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己……”在这首诗的最后还写了“最难忘”的几种事物如“春阳”“秋夕”等诗人激越的唱到:“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好景不长这以后作者先是与妻子张幼仪离婚而遭到师长与大多数同仁的斥责同时在文学
事业上他的那一套资产阶级的文艺观点不断地受到进步的革命文学阵营的抨击广大人民众对他的作品付之于冷漠的态度正如诗人自己说:“我的旅程是寂寞的我的前途是蒙昧的”再加上当时日益暴露出来的民族危机作者心事重重在最后的一篇《再别康桥》中我们再也见不到诗人先前炽热的颂赞与热烈的向往了诗人只是说“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悄然抒发着自己那种内心的苦闷、彷徨的“绝对孤独感”
在这一首诗中作者表面上也倾心于康桥的景致仍然关注着“柳影”“榆荫”“星辉”等但心境已不如前他所感受的也就有异那杨柳“波光里的艳彩”虽“在我的心头荡漾”但作者所寻得的梦已是破碎的这康桥上眼前所寻得的不再是过去能产生愉悦感的灵芝草了作者在失望之余也只想“甘心做一条水草”招摇于水底了先前的坐在船上迎着星辉饮酒纵歌的日子已消逝了现在的一切只是一片的“沉默”歌声是没有的了那离别的笙箫也是“悄悄”的往日的“骊歌”只是过去的事甚至那连日聒噪的“夏虫”也突然间沉默下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此般情景无论如何再也激不起作者重游的赤子般的迫切之情此刻诗人满脑尽是苍凉的离意与黯然的哀伤对于这西方文明象征的康桥作者不得不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从诗歌形式看无论就用词用句还是结构押韵这首诗都彰显了十足的飘逸超脱而实质上却
充分流露出诗人对于所谓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失望诗人自以为很可怜孤独得不得了似乎只觉得茫茫天地间只剩下他一个人在踯躅徘徊不知道来何自去何从于是滚下满脸热泪用诗人的话讲:“我是个无依无伴的小孩无意的来到生疏的人间我忘了我的生年与生地只记从来处草青日丽”这无法排遣的黯然伤怀的哀怨之情完全是理想破灭后无法逃脱的结果试想当时的中国社会阶级与民族危机已十分的严峻诗人再去追求什么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和精神在悲剧的大时代里“破灭”是必然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