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读后感
题记;我说真的感情,真的人情,是难能可贵的,那是社会组织的基本成分。初起也许只是一个人心灵里偶然的震动,但这震动,不论怎样的微弱,就产生了极远的波纹:这波纹要是唤得起同情的反应时,原来细的便变成了粗的,原来弱的便合成了强的,原来脆性的便结成了韧性,像一缕缕的麻打成了粗绳似的:原来只是山里的一股细水,现在流成了滚滚大河,向着无边海洋里流着。--徐志摩
小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曾几何时,每当我读到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时,我的心中总会有种淡淡的忧愁,感叹着诗人的命运。曾几何时,每当我听到他的生平事迹时,总会感到非常的惋惜,惋惜他的爱情,惋惜他的英年早逝,他就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一个近代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就如同他所写的诗那样虽然短暂但却足够壮丽。
徐志摩的诗歌>狼心狗肺的意思
起初我并不是十分了解徐志摩,在我的印象之中,徐志摩还是在《人间四月天》里的形象,永远都是那么浪漫,那么多情,直到我读到这本《徐志摩的文集》时才对徐志摩有了一个更加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思想源泉有了自己的理解。纵观徐志摩的一生,
他是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他只为了追求他单一的信仰而来,他渴望着美、爱、自由这三个信仰能够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不算虚度。
他追求真的性情,他曾说过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例如在西风到来的时节,他就会想起这西风,冷醒了他的梦,就会联想到那些命运悲惨的人的命运像树上的落叶一样漂泊不定,最终在悲凉的情境中死去。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他的另一句名言"如果我能够获得你的爱,那我漂泊不定的灵魂便有了归宿,只有爱能够让我匆忙的脚步停下一会儿",他是那样的渴望爱,他的心竟是那样的忧郁。他认为真的性情就像是社会组织的成分,感情是力量而不是知识,然而在当代的社会之中却没有一个人是真性情的,因而他呼吁人们要敢于进行斗争,追求自身的真性情。
北京香山公园一日游
他同情弱者,向往那种原始的、纯粹的生活,在他的脑海里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象着这样的生活,但是事与愿违,他最终也没有获得过他想要的生活,因而在绝望之时他曾说过"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种生活"。在这种原始、自然的生活之中,他所体验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乐趣,他感到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他的精神得到了寄托。他肯定青年运动,并认为那是一种健康的年轻男女反抗现代的堕落与物质主义的运动,
和谐家庭
在他的眼中这场运动是要青年人寻得一个精神中心,通过这个中心要救赎自己,让自己重新获得自由。
他崇拜济慈与雪莱的诗,他在这部散文集中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那就是《济慈的夜莺歌》。在这篇文章里他赞美着济慈并且说他咏"忧郁"时自己便成为了忧愁的本体。他欣赏济慈的诗歌创作手法,以至于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之中时常会显现出济慈的影子。他深受西方浪漫主义的熏陶,追求诗歌句式的美感,因此读徐志摩诗的时候你丝毫不会有一丝的庸俗之感,你感受到的是诗歌本身带给你的字里行间的美感。除了深受济慈和雪莱的影响之外,拜伦和泰戈尔是不得不提的两个人,他们一个是英国著名诗人,另一个是印度文学泰斗,这两个都对徐志摩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拜伦》这一篇中徐志摩抒发了他对于拜伦的怀念之情,他说拜伦是一个美丽的恶魔,一个光荣的叛儿。在《诗人泰戈尔》中,他称赞泰戈尔有一种伟大的人格,热烈的爱情,超越的思想,和孩子一样的纯洁精神。每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时常想虽然赞美的是泰戈尔,但这不恰恰是徐志摩内心深处的自我独白。在我的眼中他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孩子一般纯洁精神的人,他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即使面对的是来自外界的重重质疑与阻挠,他始终坚定自己的思想,坚守自己的内心。
他高度肯定着舍身取义的行为,在《论自杀》中他曾讲到梁巨川先生的行为是一种舍生取义的行为,他肯定着梁先生的行为。纵使这种行为在其他人看起来是那样的不能理解,但在徐志摩的眼中梁先生自杀是一种唤醒国民的自杀行为,是一种精神上的范畴。它的起源与所能发生的效果,决不是我们可以测量的。因此徐志摩认为梁先生是为信仰而死,他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在社会改良方面,他认为德国人太蠢,太过于机械化;法国人太浪漫,什么事都任性下去,美国人太丑陋,在他的眼中只有英国人的制度才是最完美的,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是激烈的;是保守的,但不是顽固的,这两点造就了英国虽有革命存在,但它不是热血革命。他向往着英国那样的民主制度,渴望有朝一日中国能实施向英国一样的制度,然而事与愿违,中国没有能像英国一样实现民主制度,但是以他为代表的一批人却为中国的社会改良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在情感方面,他给林徽因写了那首最著名的诗《偶然》,在这首诗中他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转瞬间消灭了踪迹。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会时
炔诺酮片的功效与作用互放的光芒,"这首诗是徐志摩对于林徽因最好的情感诠释,一见倾心但是很快就各自认定方向,这是一种世俗难以理解的纯情。又例如在《我所知道的康河》里他赞美了康河的美丽景,回想了他在康桥的生活,情到深处他写道"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但就是那一春让我感到自己是自然的,是愉快的",这句话既抒发了他对于康桥美景的留恋,也表达了他对于林徽因的爱恋,在他今后的人生之中,正是有了这一段的经历,才激发了他的诗情,让他看清了世界。而与林徽因认定方向以后,徐志摩的感情经历一直是起伏不定,最终他选择了陆小曼。而陆小曼并没有林徽因那样的清丽脱俗,她比较爱玩,以至造成了徐志摩坠机悲剧的发生。但是在这部文集当中,徐志摩还是给陆小曼写了代序,从那篇代序当中我读到了他对于陆小曼的那份浓烈的情感,而在《我的彼得》和《我的祖母之死》这两篇文章里,徐志摩则抒发了对于儿子与祖母的深深怀念之情,两篇散文充满了悲伤的氛围,全文写的真切动人。特别是《我的彼得》那篇,徐志摩以一个父亲独特的视角,抒发了自己对于儿子的爱,对于儿子早殇的悲伤之情。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句话可以看做是对徐志摩短暂而富有传奇性一生的最好总结。他死在了飞机上,他死在了他最喜爱的蓝天里,在天空之中他终于能够自由自在的翱翔,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身心与自然相互的融合,
他就这样的悄悄的离去了。但我认为他的人生却并不虚度,在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之中,他写下了大量的诗篇,他不顾外界的种种质疑声音去谈论自己的民主,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追求婚姻的自由。他虽然死了,但是他对于理想和自由的追求却深深的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