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代表作品:《海国图志》,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世界地理书。
    梁启超: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
    黄遵宪:最早反映出诗歌变革趋向并获得创作成功的人;主张“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晚清“诗史”
    王国维:国学大师,代表作品:《人间词话》
    周作人:文学研究会成员
    林语堂:代表作品:《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
    ●鲁迅:杂文代表作品:《坟》,《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短篇小说集:《呐喊》,《仿徨》
    朱自清:文学研究会成员,代表作品:《背影》,《荷塘月》
    巴金:代表作品:《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三个人物:觉心/觉慧/觉民)/春/秋】;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余秋雨:代表作品:《文化苦旅》
    郭沫若:诗歌:创造社成员,1921年,白话诗集《女神》,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之作,代表作品:《炉中煤》,《天狗》,《凤凰涅槃》,《晨安》,《匪徒颂》,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五四革命精神)
      戏剧:擅长写历史剧,代表作品:《卓文君》,《王昭君》,《棠棣之花》,《虎符》,三个叛逆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瑩。
    胡适: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闻一多:新月派主将
     诗歌写作风格:“彩美(意象),音乐美(韵律),建筑美(结构)”,代表作品:《红烛》表达了对祖国的思恋、眷恋和赞美
《死水》表达了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
    徐志摩:新月派主将,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代表作品《再别康桥》被誉为“当代柳永”
    戴望舒:雨巷诗人
    艾青:七月诗派主将,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片土地》,《北方》,《太阳的话》,《向太阳》;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舒婷:朦胧诗派主将,代表作品《致橡树》
    冰心:文学研究会成员,《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繁星》《春水》
    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卞之琳:《数行集》与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并版为《汉园集》,并称为“汉园三诗人”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被誉为“民族形式的史诗”
    贺敬之:写作风格:“信天游”体和“楼梯式”结构,代表作品:《回延安》,《白毛女》
    余光中:客居台湾,被誉为“璀璨五彩笔”,“诗坛最后的守夜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郑愁予:“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北岛:朦胧诗派,《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顾城:“童话诗人”,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寻光明
    叶圣陶:文学研究会成员,“教育小说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倪焕之》发表于1928年,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
    茅盾:文学研究会成员,“20世纪的巴尔扎克”,代表作品:《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子夜》(主人公:吴荪甫,赵伯韬),《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新中国第一位“人民艺术家”称号获得者,“京味儿”作家,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断魂》
     戏剧:代表作品《龙须沟》,《茶馆》
    郁达夫:1921年,中国第一部现代短篇小说集《沉沦》;写作手法:多为第一人称和自叙传的手法
曹禺三部曲
    沈从文:“中国短篇小说之王”,
    1.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边城》,《长河》
    2.以都市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绅士的太太》,《八骏图》
    丁玲:早期(1928)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塑造了一个“矛盾交织体”的人物形象;中期1948《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土改运动”为题材,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一起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
    赵树理:“山药蛋派”鼻祖,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小二黑结婚》
,《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李有才板话》
    钱钟书:代表作品:《围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新《儒林外史》
    孙犁:代表作品:《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铁木前传》
    张爱玲:代表作品:《霸王别姬》,《倾城之恋》,《金锁记》
    莫言: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风格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品:《红高粱》《蛙》,《丰乳肥臀》
    余华:代表作品:《活着》,《许三观记》
    田汉:擅长历史剧和社会悲剧,代表作品:《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成就最高的作家,“中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雷雨》:“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