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认识的含义及功能
什么是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就是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通过自己的觉察,结合自己过往的经验,对自己的一切了解,与周围其他的人和事物区别开来,就是自我意识。
简单通俗的讲,“我长得高”“我现在有点饿”“我这个人比较随和,人缘不错”“我现在在上课”“我被判刑了,觉得前途黯淡,很悲观失望”等等这些都是自我意识,也就是自我。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了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自己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它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途径来实现,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也是自我意识里最重要的部分,它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了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这些方面。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每个方面的含义。
自我感觉:“我觉得有点冷”,“这件衣服挺漂亮的”,这都是自我感觉,感觉不仅仅反应出自己
身体的状态与感受,还反映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人对包括自己与外界一切事物的所有认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认识方式,最简单的心理过程,也是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头。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就是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了一个人通过体验、思考、反省以及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我的了解。自我概念由态度、情感、信仰、价值观等组成、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这种通过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等方式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就是自我认识的基础。“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相信什么”这些就是自我概念的范畴。
自我观察: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意向方面的察觉,通俗的讲就是自己怎么看待自己,比如“我现在不舒服,可能生病了”“我很烦,想要骂人”这就是自我观察。了解自己
自我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自我的理性、全面、深刻的分析,人生再不断的成长和变化中,对自我的分析也是在不断的更新,好比是“我以前脾气很坏,但现在好很多了”这就是以前的自我分析和现在自我分析的对比。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我的优点是什么”,“我在集体里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都是个体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有了正确、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大家通过学习自我认识的概念,可以了解到自我认识并非是想当然的那么简单,它是需要从各个方面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而且是在不断变化中认清楚自己,了解自己处于什么状态,可以这样讲,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清楚的认识自己,那么,自我认识的目的究竟何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自我认识的功能。
人如果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就必须要了解和熟悉这件事,这个道理用在自己的身上也是同样的,要让自己避免犯下不必要的错误;要想让自己能更大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要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快乐,这都必需完成对自我的控制与调节和接纳,而要实现这些,就要首先对自己能够洞察与理解,也就是完成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属于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当一个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就会失去自信,产生自卑;相反,如果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就会好高骛远,盲目乐观;只有清楚的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能够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才能做到
追本溯源,更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也才能正确的处理好个人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自我调节,发展和完善健全人格。
如果拥有了能对自己正确认识的基础,就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1. 解决问题
心理上成熟的人能够将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这几方面协调起来发挥作用,进而拥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实现自我肯定、自我欣赏,不会为负面的心理和不良情绪所困扰左右;可以客观分析和评价遇到的问题,激发出积极的动机,并通过可行的计划向树立的目标前进,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轻易的放弃,直至解决问题。相反,对自我认知不够的人,在生活中一旦遇到了负性应激事件,就会容易产生片面认知,不能冷静客观的对事件分析和评价,这就往往容易产生出过激的情绪反应,而且缺乏行动的动机和毅力,以致在问题前徘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