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庐山的云雾》完成素养测评(后附答案)
庐山的云雾
年轻时读苏轼的《题西林壁》,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理解不透。    身在此山中  不该不识此山真面目。后来听人说庐山的雾很重很浓,我便突发奇想:是不是那很重很浓的雾遮住了庐山,才使得身在此上中的人识不出它的真面目呢?
我有幸登上了庐山,目睹了庐山的雾。庐山的雾确实很重很浓,但浓而不滞,重而不沉。它轻轻盈盈,舒舒卷卷,且出入无常,变幻莫测我住在庐山时,常漫步于林间小道,倾听那汩汩流水,饱览那秀丽景。正款款走着,蓦然从身边的林木倏地飘出乳白的一团,初看似一条白练,细观才发觉是雾。它向我拥来,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抚肩搔发地逗我、撩我、惹我、戏我,似乎是觉得我孤单了,作一天外之客,陪我登高望远,伴我越溪过涧。那飘逸潇洒的之态,真是妙不可言。
一日,我午睡醒来,睁开眼睛,见一朵朵乳白的雾从窗口簇拥而至,在床前袅娜缠绵,翩翩起舞。我喜不自胜,正欲伸手抓住一朵,殊不知那雾又倏地簇拥着,飘飘洒洒地越窗而去。这
瞬间,我顿然联想起了神话中那广袖长裙舒卷的仙女,仿佛还窥见了仙女那风姿绰约的一笑,似乎是给我这个初登庐山之客留下一个永恒的美好记忆,让我日后细细甜甜地回味。
又一日,我去含鄱口观鄱阳日出。去时天气晴好,云收雾敛,曙光初临庐山,处处耀眼醒目。赶到含鄱口,却突然浓雾四起。先是浩浩荡荡,沸沸扬扬,后是铺天盖地,凝而不动,五步之外便是浑沌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我伫立山巅,愁肠百结,好不懊丧。正欲归去,忽的一阵山风吹来,只见那雾又是浩浩荡荡,沸沸扬扬,如鹤如鸥,临风而去,还我一座千姿百态的庐山,还我一个浩瀚博大的鄱阳湖。恰在此时,湖水跃金喷银,捧出一轮旭日!那旭日好大好圆好红,眼光所到之处,只见金光灿烂,明亮透体,真是“一点黑斑寻不着,半丝阴影看不见”。再回眸仰望,又一奇观:那雾在庐山上空出神入化,呈凤呈凰,化龙作马,奔腾不息,翱翔不止,红光磅礴,七彩流霞,辉煌了一座巍巍庐山!就在此时刻我脑海里突然跳出了苏轼那名诗佳句,虽然仍没有彻底领悟,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全不是雾之所然。庐山雾,有情亦有意,有神亦有韵。它给庐山的是秀美,是壮观,是诗的意境,是画的风雅
那次临登庐山,是80年代初的一个盛夏。时光        已经逝去二十年了,        庐山的雾在我心中没有逝去,它长留心头,萦绕脑际,呼之即出,挥之不去。(作者:高启雯。转自《审计月刊》2005年第6期)
1在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该依次填入什么关联词?(   
A只有……才……  只要……就……    B既然……就……  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尽管……还是…… D既……又……    因为……所以……
2下面哪个词语的理解不符合文章的意思?(   
A款款:慢慢的意思      B浩瀚:形容非常渺茫
C混沌:指模糊不清      D袅娜:形容轻飘曼舞
3下面词语中,不完全写庐山雾的是哪一组?(    )。
A簇拥而至,袅娜缠绵,翩翩起舞,飘飘洒洒。
B轻轻盈盈,舒舒卷卷,出入无常,变化多端。
C浩浩荡荡,沸沸扬扬,铺天盖地,凝而不动
D云收雾敛,如鹤如鸥,挥之不去,愁肠百结
4下面句子不是运用比喻方法写的是哪一句?(   
A庐山的雾初看似一条白练,细观才发觉是雾。
B恰在此时,湖水跃金喷银,捧出一轮旭日。
C那雾又是浩浩荡荡,沸沸扬扬,如鹤如鸥,临风而去。
D那雾似乎是觉得我孤单了,抚肩搔发地逗我、撩我、惹我、戏我。
5短文的开头属于什么方法?(   
A开门见山 直入正题    B诗句引入,提出疑惑
C假设开篇,总揽全文    D情况介绍,奠定基调
6短文中和“是不是那很重很浓的雾遮住了庐山,才使得身在此上中的人识不出它的真面目呢?”这句话相照应的是哪句话?(   
A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全不是雾之所然。
B庐山的云雾我有幸登上了庐山,目睹了庐山的雾。
C那次临登庐山,是80年代初的一个盛夏。
D我脑海里突然跳出了苏轼那名诗佳句。
7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正款款走着,蓦然从身边的林木倏地飘出乳白的一团,初看似一条白练,细观才发觉是雾。试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1B    2B  3D  4D  5B    6A  7表达作者对庐山雾的奇异景象的留恋之情。8示例:①文句中“蓦然”“倏地”两个词语把雾的突然出现写得极为传神。②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雾的形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