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云雾》原文、教案及
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原文
风光秀丽的庐山,有顶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加了几分神奇的颜。在山上巡游,好像顺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闲逛山道,经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覆盖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充满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漂浮的一缕轻烟,转瞬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晰,它又变成了漂移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熟悉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奇幻漂亮,激发学生喜爱山河的思想
感情。
庐山的云雾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漂亮。
(1)多媒体课件展现庐山云雾的秀丽风光。
(2)练习说话:庐山的云雾()
二、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喜爱的缘由。
(2)沟通相机给“秀丽”、“尤其”换词。
(3)指导朗读。
(4)小结并板书:多
三、细读课文其次自然段
1、自由读,画出中心句。
2、哪些句子是详细描写云雾地千姿百态的?(读书答复)
3、想想为什么能把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丽?(体会比方句之妙)
4、指导有感情朗读。
5、让学生画出不同位置的云雾。
6、依据板画引背。
7、小结方法。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想想读懂了什么?
2、沟通。
3、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处还可补充些什么。
4、出示填空引背。
五、齐读最终一个自然段。
六、总结课文。
1、配乐朗读或背诵课文。
2、诵读古诗《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
七、写字教学。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一课以美丽明快的语言、比方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秀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喜爱之情。全文共4个自然段,共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加了几分神奇的颜。其中,其次局部是重点,详细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三局部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宠爱与流连。依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进展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图片,呈现庐山的美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展现了庐山的幽谷、顶峰、瀑布及溪流,让学生一下子走进了庐山,感受到庐山的风光秀丽,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感受庐山云雾给人腾云驾雾、的感觉时,仅读
文字比拟空洞,因此,我借助多幅云雾图片让孩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效果颇佳。在感受云雾千姿百态时,那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更令学生赞美不已。
二、利用画笔,感受云雾的美
课文的其次自然段描写云雾的姿势特别美。根据“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挨次,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方把云雾分别比作“绒帽”、“玉带”、“大海”、“天幕”,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首先,我主要引导
学生抓住比方句子感受云雾的壮丽。接着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身临其境,你想不想用画笔画下这奇妙的景象?”把文字转化成图像的教学形式,学生都感到很新颖,马上拿起画笔,于是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最终,我选了几幅作品与学生共同点评,争论为什么这样画?在这个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不仅张扬了学生的共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理解了山头绒帽般的云雾、山腰玉带般的云雾……,再次回归文本,学生朗读时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指导读词,感受语言的美
在讲授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感悟云雾的瞬息万变。为了让学生体悟云雾的变化之快,我引导学生抓住“刚刚还是……转瞬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晰,它又变成了……”语句,为了感受云雾的动态美,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漂移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上”,
并通过个别读、分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在此根底上,我让学生边想象边感悟用词的精确,感受语言的美,学生如临其境,脸上写满了对美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