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课文讲解及教案设计
【课文讲解】
【随文探究1】文中写了哪些生活琐事,作者通过生活琐事刻画了鲁迅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见随文讲解)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拉近了读者和伟人之间的距离。)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
第一部分(1-2段):写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和走路轻捷快速的特点。
3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
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明写时间,暗写和鲁迅先生的谈兴正浓。)
4“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5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6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嘱咐许广平给萧红付车费,可见其细心,对朋友的关心和体贴。)
7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没有间断”体现出“我”与鲁迅先生交往的密切。)
(夜谈沉思)
8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随文探究2】——课文旁批:“喜欢吃硬的东西”,有人说这里暗示鲁迅先生刚硬的性格。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同意,“喜欢吃硬的东西”跟鲁迅先生坚毅、倔强的“硬骨头”的性格相吻合。
9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儿把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它,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鸡。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10客厅后没到黄昏就先黑了,背上感到些微的寒凉,知道衣裳不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衣裳去。等把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许先生怎样离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在女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
【随文探究3】——课文旁批:写海婴,写许先生,跟写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
    写海婴和许先生是为了从侧面表现鲁迅先生的辛苦、可亲、温暖。
11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那一天吃得是很好的。
12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 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的尊重与爱意。)
13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
(饮食习惯)
第二部分(3-13段):写“我”在鲁迅先生家做客的事情。
14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卧室去,他从那圆转椅上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15“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16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连用三个反问句,写出了“我”的吃惊,也从侧面写出了鲁迅开玩笑时故作认真的姿态,以致于“我”信以为真。)
17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开玩笑,可见其诙谐。)
(开玩笑)
18梅雨季,很少有晴天。一天的上午刚一放睛,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上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
19我喘着连茶也喝不下。
20鲁迅先生就问我:
21“有什么事吗?”
22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随文探究4】——课文旁批:“我”的回答是否有所暗示?说说你的理解。
  双关语。一方面是说天放晴了,另一方面暗含对光明的新社会的向往之情。
23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24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25“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26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随文探究5】——课文旁批:一边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展读每封来信,这反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怎样的态度?
(严格地要求着别人,又能宽容地对待别人,体现了对青年人的关爱和负责。)
(读青年来信)
27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稀奇。许先生倒很生气。
28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
29“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30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不在意校样)
第三部分(14-30段):写鲁迅先生对时局的关注、对青年来信的包容及对自己手稿的态度。
31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然就是一边谈着话, 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子。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的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写出了许先生对鲁迅先生的支持和对客人的尊重。)
  ( 许先生热情好客)
32来了客人还要到街上去买鱼或鸡,买回来还要到厨房里去工作。
33鲁迅先生临时要寄一封信,就得许先生换起皮鞋子来到邮局或者大陆新村旁边的信简那里去。落着雨的天,许先生就打起伞来。
34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头发有些是白了的。
(许先生帮鲁迅先生寄信)
35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
【随文探究6】——课文旁批: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省略了一些人,说明无论人多人少,鲁迅先生总是先人后己。)
36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37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38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39海婴不安地来回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地坐下。
40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随文探究7】——课文旁批:“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给你怎样的感觉?
    “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写出鲁迅先生平静而祥和的状态,表现了鲁迅先生心态平和,外表朴实、不张扬的特点。
(看电影)
41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弄堂里42“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第四部分(31-42段):写许先生的忙碌和鲁迅先生对他人的关爱及鲁迅先生的休息方式。
43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随文探究8】——课文旁批:如果把“陪到八点钟,十点钟”这句删掉,效果有何不同?
    这句话在文中属于细节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热情好客、平易近人的性格特征,也体现了他的辛苦。如果删掉,则不能取得震撼人心的效果。
(翻书休息)
44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
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45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46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47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48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的,仍旧坐在那里。
【随文探究9】文中对鲁迅深夜工作背影的描写有什么深意?
这三段文字犹如特写镜头,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坐着工作的情景。作者的描写体现出鲁迅先生夜里工作至天明时间之长,工作之刻苦,突出了鲁迅背影的“黑大”。虽然鲁迅身材比较
瘦削矮小,但是他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鲁迅先生就像一个斗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独而坚忍地战斗,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迎接黎明。
49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