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是⼀种充分展⽰智慧和个性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是丰富和提升幼⼉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利⽤主题活动为幼⼉创设各种途径,帮助其丰富和提升经验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些⾏之有效的策略。
⼀、感知⽣活,培养幼⼉观察和收集周边信息的能⼒
⽣活,是幼⼉获得周围世界丰富经验的巨⼤宝库。主题活动源于幼⼉的⽣活,也应回归于幼⼉的⽣活。有时候,教师会觉得⼀些主题的切⼊点太⼩,很难拓展幼⼉发挥的空间。⽽在我看来,没有⼩主题,只有⼩眼界。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幼⼉熟悉的⽣活经验,启发幼⼉学会观察周围的世界,帮助幼⼉掌握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即使是⼀个微⼩的主题,也能作出⼤⽂章。 学前期是发展幼⼉对颜⾊进⾏观察、辨认和命名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幼⼉挖掘⽣活中的⾊彩,我预设了主题活动“彩⾊的世界”。通过谈话活动,我和幼⼉决定开展“颜⾊周”活动,并确定了“颜⾊周”中每⼀天的颜⾊。
幼⼉根据当天确定的颜⾊穿着相应颜⾊的服装(这使幼⼉重新关注⾃⼰每天所穿⾐服的颜⾊,他们还会把⾃⼰的⾐服按颜⾊分类);带上相应颜⾊的玩具来到幼⼉园互相欣赏,并把玩具根据颜⾊的深浅进⾏排列(这发展了幼⼉对颜⾊的敏锐性);在幼⼉园⾥、收集相应颜⾊的东西,⽐如当天是绿⾊⽇,幼⼉就将⾃⼰发现的绿⾊的东西画下来,剪下杂志上的绿⾊图案,将⾃⼰对⾊彩的表达表现记录在书本⾥。于是,幼⼉亲⼿制作的图书《彩⾊世界》诞⽣了。
这项活动不仅让幼⼉对⾊彩更熟悉、更关注了,⽽且培养了幼⼉对⽣活、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能⼒,他们变得更细⼼、更有⼼,会为发现了⽣活中的⼀些细⼩的变化⽽欣喜。
⼆、创设环境,提供幼⼉展⽰经验的平台
环境是⽆声的教师,它可以激发幼⼉的兴趣,为幼⼉提供展⽰⾃我经验的平台。良好的环境创设能够帮助幼⼉全⽅位地感知⼀个主题,把⽇常活动中零散的经验在特定的主题背景中再现与整合,从⽽加深对主题的认知,扩展相关的经验。
如在主题活动“家在上海”中,幼⼉好奇以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的。于是,我们请家长与幼⼉⼀起收集了许多介绍⽼上海的图⽚、服装和实物等。然后,我们利⽤这些材料创设了“家在上海”的主题环境——“上海风情⼀条街”。在这条街上,教师与幼⼉共同开设了茶馆、扇⼦店、裁缝店、点⼼店、⼩舞台等,还组织了跳房⼦、踢毽⼦、跳橡⽪筋、打弹⼦等民间游戏。在活动中,幼⼉充分与环境互动,他们去点⼼店吃上海点⼼,去裁缝店看好看的旗袍,在弄堂⾥做有趣的游戏,体验着⽼上海特⾊的⽣活情趣。适宜的环境创设起到了保持幼⼉兴趣的作⽤,幼⼉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常投⼊,专注的时间明显增加,由幼⼉和教师共同创设的环境使幼⼉在环境中更有“主⼈翁”意识,促使幼⼉在主题活动中更积极主动。
三、适时介⼊,引导幼⼉获得有效经验
在幼⼉进⾏主题探索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经验的⽋缺或者能⼒的不⾜⽽使探索陷⼊瓶颈。要想从幼⼉⼀时的兴趣中挖掘出更多的内容,使幼⼉能够保持探索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介⼊,通过不同的引导⽅式⽀持、协助幼⼉的活动,为幼⼉补充信息,对他们提出新的挑战,从⽽使主题活动能够深⼊开展,让幼⼉进⾏深度探索,在过程中实现经验积累。
“神⾈六号”发射成功后,幼⼉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宇宙飞船。可是,在过了最初的兴奋期之后,我发现幼⼉由于缺少对宇宙和宇宙飞船的了解和经验,他们的探索浮于表⾯,只能流于设计各种各样的宇宙飞船。是变换主题还是继续深⼊?这时就是教师介⼊的契机了,教师要尊重幼⼉的需要,但更要引导幼⼉的需求。于是,我专门组织幼⼉进⾏了⼀次讨论,向他们提出了⼀些问题:宇宙飞船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宇宙飞船可以飞上天?宇航员能洗澡吗?宇航员在空中怎样上厕所?宇航员怎么吃东西?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在向幼⼉“发难”,帮助幼⼉打开新的思路,提出略⾼于幼⼉经验的挑战,⿎励他们去探索。
经过我的启发,幼⼉也想出了很多问题:宇宙飞船降落与飞机降落有什么不同?宇航服有什么⽤?宇宙飞船是怎样飞出地球的?宇宙飞船能坐多少⼈?
有了那么多的新问题后,幼⼉的热情被重新点燃,我就引导幼⼉⼀起收集资料。幼⼉从家⾥带来了关于宇航员与宇宙飞船的相关报道及相关的杂志,家长还从上下载了宇宙飞船发射的动画⽚,与幼⼉⼀起编辑了关于“神⾈六号”的信息栏。幼⼉的经验丰富了,为后续更多话题和活动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四、利⽤资源,延伸幼⼉的经验视野
随着课程外延的扩展,凡是⼀切可以被利⽤的⼈和物都可以被纳⼊到课程和主题活动中。对于各种主题,教师并⾮总是擅长的,⽽教师在相关主题领域内的知识⽋缺可能会造成幼⼉在主题活动中的开展不充分、不尽兴。⽽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外来资源的加⼊可以为主题带来新的信息,帮助主题活动延续下去,从⽽扩展幼⼉的知识⾯,让幼⼉的视野越过幼⼉园的围墙,⾛进这个⼤社会。
如幼⼉很想了解交警这个职业。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关于交警的讨论⽆法深⼊。因此,幼⼉建议是不是可以去采访⼀下真正的警察,来获取他们想得到的信息。幼⼉⾃⼰提出这样的要求,让我⾮常⾼兴,这表⽰幼⼉⾃⼰也在动脑筋寻各种能帮助他们获取信息的办法。于是,我联系了附近的交警同志,安排了⼀次采访活动。采访中,幼⼉向交警提出了⾃⼰的问题:警察叔叔的哨⼦有什么⽤?警察叔叔在上班时要⼩便怎么办?为什么警察叔叔要站在马路中间?红绿灯坏了,你们会及时赶到吗?警车上为什么有两种颜⾊的灯?马路上为什么有摄像头?有⼈喝酒开车,警察叔叔怎么知道的?
弄堂里 采访以幼⼉提问为主,每个问题就是⼀个知识点。⽽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这种问答的形式极⼤地满⾜了幼⼉的求知欲,幼⼉从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且每个问题都是幼⼉所感兴趣的,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五、⿎励创造,为经验插上想象的翅膀
幼⼉经验中的很⼤⼀部分是在想象中获得的。幼⼉常常不满⾜于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他们愿意尝试创造性地把这些经验给表现出来。主题活动中的⼀些美⼯活动因此往往成为了幼⼉最为喜欢的活动。我把这些创造性的活动看成是幼⼉对他们已有经验进⾏艺术化加⼯、对其未知的经验进⾏⼤胆设想的机会。这个过程中,经验的科学性并不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幼⼉是否愿意去创造经验则是我最关注的。
如在主题活动“昆⾍馆”进⾏中,幼⼉喜欢摆弄昆⾍模型,想开⼀个昆⾍馆。根据幼⼉的提议,我搬来了泥⼟、稻草等材料投放在活动中,供幼⼉选择使⽤。为了给昆⾍安家,幼⼉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1.蚂蚁的家——挖蚂蚁洞是幼⼉的⼀⼤爱好,他们为蚂蚁挖了⼀个⼜⼀个洞,有粮⾷洞、哺育宝宝洞、蚁后洞等,并将⾃⼰剪画的蚂蚁摆放在泥洞⾥,有的幼⼉还悄悄地在泥洞周围种上了⽤⽛签与⽠⼦壳组合⽽成的⼩“蘑菇”。
2.蜜蜂巢——为了让⾟勤的⼩蜜蜂有个蜂巢,幼⼉⽤泥团揉成⼀个⼤蜂巢,蜂巢两边“种”上了美丽的“花朵”(是⽤彩纸与
筷⼦做的),有的“蜜蜂”在“花朵”上采蜜,有的在“蜂巢”周围为幼⾍宝宝喂⾷。
3.蜘蛛——有长管⼦、积⽊、铅笔、皱纸等(虽然蜘蛛不属于昆⾍,但幼⼉对此有很⼤的兴趣,他们为蜘蛛织的各不相同,真可谓构思巧妙);更有趣的是幼⼉还将“蚱蜢”“甲⾍”也摆在了“”上。“蚱蜢、甲⾍已
被粘在上,蜘蛛⽤丝把它们包住了,在吸它们的汁。”(幼⼉并不是随便进⾏想象,⽽是把已有经验融合进想象中,能对⾃⼰的创造做出合理的解释。)
作为教师,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这其中,教师对幼⼉的观察不能少,对幼⼉的倾听不能少,对幼⼉的解读不能少,不然就⽆法知道幼⼉已有经验是什么,还需要丰富哪⽅⾯的经验,我们能给幼⼉提供什么经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