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声合唱中丰富表演形式的创新探索
童声合唱是一种孩子们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的艺术,是以听觉欣赏为主,视觉欣赏为辅的艺术。长期以来,在童声合唱的教学和表演中,我们关注的往往是合唱的声音是否优美和谐,以及演唱的音准、节奏、咬字吐词、指挥与钢琴伴奏是否与合唱队融成一个整体等要素,而合唱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却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一、童声合唱表演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合唱给人的印象通常是:合唱团的团员们在舞台中央站得笔直,几排合唱队列整齐划一,演唱多声部歌曲,演唱从头到尾基本上站着不动。评判合唱的好坏就是评判能否唱出和谐动听的声音。这种表演形式在人们的脑海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以至一直以来,觉得合唱就只有这样的千篇一律的形式。
对合唱队员来说,合唱表演的单一形式存在诸多问题。孩子们在演唱时因为站着不动,容易唱出紧张的声音。缺少肢体动作,也不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表演。站着不动地演唱让人不容易进入状态,演唱的声音和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很难统一。特别是一些缺乏经验的合唱团员,他们唱每一首歌都是同一种表情,感觉是为唱而唱,缺乏乐感,音也显得刻板不灵动。长时间的站立不动还让人感到疲劳,会对发声产生负面影响。
从教学要求来说,合唱表演本应当包括声音、语言和表演三方面的内容。然而,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音、节奏及歌曲声部的处理等方面,对合唱的表演形式多样化方面关注得不够。当然,教师本身可能也是一大原因,因为大部分的合唱指挥并不精通表演,所以即使有增
加表演形式的各种想法,也很难实现排练,结果往往是不得不回避合唱表演形式多样化的问题。
从表演效果来说,合唱表演的单一形式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没有视觉享受和视觉冲击,容易产生倦怠的心理反应。传统的合唱表演形式沿用至今,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艺术氛围,这种单一形式相比之下显得比较呆板、单调、沉闷、缺乏个性和吸引力。在各类演出中,与舞蹈、话剧等表演类节目相比,合唱表演人气不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童声合唱的表演形式需要发展和创新
艺术教育的生命在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对合唱的认识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合唱已经日趋成为视听共享的艺术。近几年来,合唱的形式开始发生变化。
例如,在2010年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有几所中学的合唱表演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不但从声音上震撼了全场,从她们的服装、道具、乐器、动作等形式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某中学合唱团演唱的合唱歌曲《春天来了—木卡姆之春》是一首无伴奏合唱,在合唱中巧
妙地运用了打击鼓乐伴奏,以及合唱团员用最简单的拍手和跺脚来展现变化多端的节奏。给整个合唱曲增添了浓浓的异域风情和旋律的动感。孩子们又用新颖的口技演绎出了天山春天到来之时冰雪消融的生机,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美好的春天。另一首歌曲《生命之光》更是舞蹈、合唱、多种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那是一场听觉和视觉的盛宴。歌曲是一首没有歌词、只有象声词的无伴奏清唱的作品,整个曲目以蒙太奇手法,按音乐发展的规律,综合了弗莱明戈、阿根廷舞曲、原生态等不
同时期的多种音乐风格,悦耳动听的歌声配上美轮美奂的舞蹈,舞台上灵活的队形变换,这些都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创新的编排给这个作品赋予了全新的艺术魅力。
这些团队的成功,引起我们对童声合唱教学的反思:我们在平时的合唱教学中是否过多地注重发声的技巧,而忽略了很多其他的可运用的音乐元素。以上合唱形式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创新启示:作为合唱指挥,我们也应该开阔一些思路,打破一些陈旧的模式,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实践。我们不一定要追求多么完美多么复杂的表演形式,我们可以尝试着从最基本的动作表演入手,让孩子们在合唱训练中体会到唱和演同时进行所带来的美感和快乐,从而培养孩子们对美的体验、美的感受、美的表现力。
三、在童声合唱中丰富表演形式的实践尝试
童声合唱的主体是少年儿童,从年龄特点来说,他们活泼好动,不喜欢一成不变的艺术形式,就像他们平时说起话来常常是眉飞舞、手舞足蹈一样,他们需要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现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他们在演唱的同时更喜欢结合手势、身体动作来表现艺术,正如在演唱时,有的孩子会不自觉地摇头晃脑、晃动身体。确实,通过这些细小的动作,孩子们更加活跃,尽快而又放松地投入音乐,理解音乐。合唱要求声部的完美统一,这需要合唱团员之间不断地练习和磨合,所以练习的过程也是比较严谨和枯燥的。如果能够将演唱形式多样化,那么不但有利于激发孩子们学习合唱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还有助于他们增强对作品的理解。能够从形象、感性的方面来体会歌曲所要表现的内涵,从而能以更好的状态来演唱歌曲,表现音乐。
作为一名合唱指挥,笔者近些年来在童声合唱教学方面不断地探索,在童声合唱中尝试丰富多种表演形式,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配动作助合唱
在合唱时配合一些肢体动作,这种形式应该说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在平时的排练中使用的。在很多歌曲的副歌部分或者高潮段落,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左右晃动放松身体,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的动感,从而带动表演者和观赏者的情绪。例如,我们团在演唱《上海等你来》这首歌的后半部分时,歌曲的旋律开始上扬,歌词出现了多遍“上海等你来,上海等你来”,这时我们就增加了合唱团员们手拉手高举头顶,双脚左右移动重心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不但配合了歌曲高潮的情绪,也有一种上海海纳百川,欢迎四方来客的真诚和期望。这首歌曲我们在2011年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广场“天天演”的舞台上表演,带动了现场的热情氛围,获得了好评。弄堂里
(二)配舞蹈伴合唱
在合唱中穿插舞蹈也是很出彩的一种表演形式,因为舞蹈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吸引人的艺术形式,不但能带动整个歌曲的气氛,还能够反映出歌曲独特的风格。例如,在演唱《摇滚哈利路亚》这首歌曲时,为了能唱出摇滚的感觉,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风格,我们设计在间奏处增加了一小段爵士舞蹈的基本动作,我们专门请来了舞蹈教师为大家排练了一些现代舞的动作元素,学生们跟着摇滚的音乐节奏,通过边唱边舞的形式,在歌中舞,在舞中歌,唱出了歌曲的独特风格,将歌曲演绎得更加生动。表演带动了
情感的传递,也让歌声活了起来,增强了现代节奏。我们这首歌参加上海市学生音乐节的合唱比赛获得了一等奖。
(三)借道具亮合唱
合唱表演中使用一些小道具,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演唱《宇宙的种子》歌曲时我们借助了一个发光小球作为道具,给合唱表演增不少。《宇宙的种子》这首歌是为庆祝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而特意创作的童声合唱歌曲,是描写宇航员叔叔带着宇宙的种子来到校园栽种这样的情节,歌曲所反映的意境是飞船在太空穿梭,浩瀚的宇宙中星光点点,美丽而神奇。为了配合歌曲的内容,也为了让孩子们唱出效果,我们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会发光的球。演唱这首歌曲时,配合舞台上队形的变化和灯光的效果,每个学生手上的发光小球能制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产生一种置身于星光之中的效果。我
们合唱团曾在很多重要的活动中演出这首歌曲,其中在长宁区艺术团成立仪式上的表演,加上了多媒体的电声光的效果,歌声更觉美妙。
(四)插短剧衬合唱
在歌曲合唱中穿插短剧的表演,使合唱队员们在舞台上不仅仅是唱,而且是真正地在演,通过短剧的衬托,有助于使整个舞台的歌声充满动感。例如,我团排练的《叫卖小调》,这是一首具有老上海风格和特的歌曲,歌词内容丰富,有各式各样的叫卖声组合而成,歌曲中还有几种方言的穿插,非常有趣。但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对当时上海的街头巷尾的情景并不熟悉,对叫卖声更是陌生,所以在演唱时总觉得有点生硬。为了让孩子们到演唱这首歌的感觉,我们排演了短剧。在舞台上通过孩子们的表演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