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里
上海的痕迹(十六、三湾一弄)【图文】
    上海的“中远两湾城”人尽皆知,名声在外。中远是中国远洋集团,那么两湾是什么呢?原来这里是著名的“潭子湾”和“潘家湾”,我们来看地图:
三湾
      “潭子湾”和“潘家湾”被“中远两湾城”改造了,现在的地图上只有中潭路和地铁中潭路站,还留下它们的痕迹。向西还有一个湾——“朱家湾”在地图上还在,用不了多久,“朱家湾”也要走向历史的终端,历史上有名的“三湾一弄”将全部退出现实,进入历史的记忆中。今天我们抓住这个关节点,回忆他们的历史,揪住它们的尾巴,记录它们的原样,给后人留下一点棚户区的影像,很有必要。
        好像有一点危言耸听?不见得!听我的分析。
        先来分析一下它们的来历;苏州河(吴淞江)流到这里突然来了几个大弯,尤其在江宁路桥至中潭路一带来了一个120度的急弯。上海人有一个习惯;在河流急弯的地方,凸出的叫嘴,像陆家嘴等。凹进去的叫湾。
        20世纪初,每当一次战乱、一次大灾,大量的难民涌向上海,上海人口不断上升,一些外地贫民在这里居住下来,慢慢的在这个三湾和药水弄一起成为上海最大的棚户区,在上海方言中的“棚户”或“下只角”就是这里的代名词。
        那么这三个湾的名字又怎么来的呢?先来看看潭子湾。
        晋朝,虞潭(326年)出任吴兴太守。当在三国时这里就战乱不断,浙江豪门军队经常通过吴淞江进犯苏州和太湖地区,百姓深受其害。到晋朝,虞潭经常出来赈济难民,还兴建了一个叫作“沪渎垒”的军事堡垒,有效的打击了来犯的敌人,保了一方平安。这个“沪渎垒”就是现在志丹路延长路的“志丹苑遗址”,所以要这么兴师动众的建造博物馆,你清楚了吗!因为虞潭造福一方,中间的这个湾就叫潭子湾。
  --<--<--<--<--<--<--<--<--<--<--<--<--<--<--<--<--<--<--<--<--<--<--<--<--<--<--<--<--<--<--<--<--<--<--<--<--<--<--<--<--<--<--<--<--<--<--<--<--<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能小看“三湾”,它们和桃浦、香花桥一带的历史远远早于上海建县。就像松江府早于上海县一样,这不是怪事,而是上海的机遇好。
  --<--<--<--<--<--<--<--<--<--<--<--<--<
潘家湾旧貌 
  --<--<--<--<--<--<--<--<--<--<--<--<--<--<--<--<--<--<--<--<--<--<--<--<--<--<--<--<--<--<--<--<--<--<--<--<--<--<--<--<--<--<--<
        潘家湾应该是潘姓的族居住而得名,已经查不到资料了,但是在两湾城建造前,江边有一条路叫潘家湾路,“中远两湾城”建成后没有了。
改造前的浜北(苏州河北岸)模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