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库门
上海民居精华之⽯库门⽂化
说到上海的民居,⾃然就想到⽯库门。
⽯库门是最具上海特⾊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般是⽯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三⼗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库门住宅应运⽽⽣。这种建筑⼤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厚⽊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库门”。
我国的普通邮票第23组《中国民居》中的上海民居图案采⽤的就是⽯库门建筑。中国共产党也诞⽣在望志路(今兴业路76号)⼀幢典型的⽯库门建筑中。
弄堂里上海素享“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外滩的马路⼀侧,⼀幢幢哥特式、罗马式、⽂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巍峨⼤厦展⽰了建筑艺术的风采。同样,上海的近代住宅建筑也可谓洋洋⼤观、多姿多彩。漫步在⼤街⼩巷,细细品味这些上海的民居住宅,你会觉得那独具神韵的⽼房⼦也是⼀道道美不胜收的风景。
⽯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传统⽊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料作门框,故称“⽯库门”。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库门作为建筑和⽂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的出现是⼀种城市⽣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活,使庭院式⼤家庭传统⽣活模式被打破,取⽽代之的是适合单⾝移民和⼩家庭居住的
⽯库门弄堂⽂化。⽯库门⾥的“亭⼦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房东”、“⽩相⼈嫂嫂”、“七⼗⼆家房客”等与⽯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库门建筑盛⾏于本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今还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个多世纪历史的⽯库门中。
⽯库门多为砖⽊结构的⼆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虎窗,红砖外墙,弄⼝有中国传统式牌楼。⼤门采⽤⼆扇实⼼⿊漆⽊门,以⽊轴开转,常配有门环,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的⽯库门弄堂⾥回响。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顶门头,外墙细部采⽤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楼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了欧洲联排式风格。现在,上海注意保存⽼的建筑,⼀些具有海派特⾊的⽯库门⾥弄被作为近代优秀建筑整组保存。
⽯库门⾥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库门有着江南传统⼆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般进门就是⼀⼩天井,天井后为客厅,之后⼜是⼀天井,后天井是灶台和后门,天井和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楼灶台间上⾯为“亭⼦间”,再往上就是晒台。在总体上采⽤的联排式布局却来源于欧洲,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式图案。
上海民居有“弄”的称法,其他城市的⼈甚⾄读不准这个词的⾳,其实,“弄”只是有别于街⾯房⼦的“胡同”的通称。早期的⽯库门⼤多叫弄、⾥,就是我们常说的“⾥弄”,⼜
叫“弄堂”。弄堂常⽤弄、⾥、坊、村、公寓、别墅等名号,级别逐次提⾼。后⼏种⼜称为新式⾥弄,居住条件已明显优于早期的⽼式⽯库门,配有欧式壁炉、屋顶烟囱、通风⼝、⼤卫⽣间等。
新式⾥弄住宅出现于本世纪⼆⼗年代后期的租界内,总体上⽐⽯库门更接近欧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多为混合结构,注重使⽤功能。新式⾥弄外形别致整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庭院葱绿,居住环境优美,有别于旧式⽯库门。
正⾯设⼤玻璃阳台,使房屋的通风采光条件更为良好;陕南村(原皇家花园,陕西南路151号),1930年由法国天主教会建造,抗⽇战争前该处全是外国⼈居住,由蝶式点状
型四层住宅组成⼀个建筑。
上海的民居除了弄堂外,⼤楼公寓式民居则体现了近代建筑艺术的⾼雅华丽,能反映上海城市风貌和建筑设计师的独具匠⼼。⼤楼公寓集中在当时的商业交通繁华路段,解放前多为中外⾼级职员居住。欣赏这样的建筑,犹如欣赏⼀件件艺术珍品。如淮海中路雁荡路上的永业⼤楼,采⽤四⽅攒顶和转⾓处的圆形屋顶,形成了⼤楼独特的屋⾯轮廓线。如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淮海路上的武康⼤楼(东美特公寓),有特⾊的仿⽣建筑——武康路密丹公寓等等。这些⼤楼在现代化的建筑中会显得矮⼩苍⽼,但它们所独有的沧桑感和贵族⽓却是⾼楼新贵们⽆法⽐拟的。
在上海的徐汇、卢湾、静安等区,有⼀些幽静的马路,两旁都为庭院深深的花园洋房。花园洋房兴起于三四⼗年代,主要满⾜官僚、外商、买办、实业家、艺术家等的居住需求。花园洋房是有着宽阔的草坪、绿树环绕的浪漫迷⼈的宅邸,许多以⼤理⽯雕像或喷泉为花园的中⼼,⼀些⾼级的洋房还建有⽹球场、游泳池,以显⽰宅邸的豪华。淮海路、新华路沿线路段花园洋房较多。这些住宅有法国式、西班⽛式、挪威式、英国乡村别墅式等,舒适别致,⾊彩柔和,可谓千姿百态、⾼雅⽓派。虽然岁⽉流逝,但那⽆法掩饰的豪华、那若有所失的神秘,却令⼈感慨万分。
解放以后,政府新建了“⼀千零⼆户”和“⼆万户”住宅,1951年建造了上海乃⾄全国解放后的第⼀个⼯⼈新村——曹杨新村。但这些“⽕柴盒”式的“⼯房”构造简单,内部拥挤,只能解决市民居住的燃眉之急。市区的⽼房⼦也因⼈⼝稠密成为“新七⼗⼆家房客”。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上海民居已淡化地域概念,⼀个个环境优美、风格别致的居住⼩区⾬后春笋般出现,世纪之交的上海民居更追求舒适性、美观化、绿
化率,它为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会增添了现代艺术魅⼒。
(⽯库门是最具上海特⾊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般是⽯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
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量修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