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赣南苏区乡村小规模学校现状及问题分析
林植姜在东
乡村小规模学校,指在校学生数量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由于城镇化、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及分布零散等自然地理条件,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本文立足实地调研数据,既总结困难,也分析困难成因和解决思路,期冀能为解决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提供些许助力。
赣州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有3459个自然村,现有乡村小规模学校有1771所,小规模学校教师6829人,小规模学校学生53014人。为了能准确、客观地了解新时代下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现状,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赣南19个县(市、区)近百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及问题,归纳来说,当前赣南苏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及问题突出表现在:
1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设施齐全,硬件水平明显改善
我们从交通条件、多媒体设备、教学用具、运动场所、网络覆盖、饮食条件等方面对近百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硬件进行了数据收集。
得益于“村村通公路”、“户户通公路”等国家项目的完成,100%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都有公路直通,交通条件非常便利。
在多媒体设备(班班通)的安装上,虽未达到100%教室都安装到位,但也达到了每个乡村小规模学校至少有一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班班通)设备,并能联网使用。
教学用具方面,基本都达到了满足教学需求,能保障教学顺利完成。部分学生数量60人以上、年级齐全的小规模学校还配备了实验器皿、钢琴、书画教室、图书室等。配足配齐教学用具的达100%,配好配优的有19%。
网络情况上来说,100%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都实现了4G 信号全覆盖,并接有宽带。
从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来看,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硬件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是大量教学硬件的闲置,如在“班班通”的使用问题上,老教师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不愿意用,新教师没经过培训不会用。还有就是电子琴、钢琴、科学实验器材等,几乎都是尘封在橱柜中,甚至自从领回后还未拆封的都不是少数。我们在访谈时,问及为何会这样,大多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回答都是“不会用呀”“感觉不需要用”等。二是在实地调研的学校中,一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生活硬件设施投入还有不足,如有少量乡村小规模学校与村委会合用一栋楼,缺乏一个相对安静的办学场所。还有一些学校教师的食宿条件比较简陋,有些老师放学后自己骑车子到中心
小学用餐,有的老师则到附近的村委会搭伙。又如饮水问题,乡村小规模学校多地处偏远,无法通自来水,只能“就地取材”,或接引泉水、河水,或挖井取水,卫生难以保证。
2 生源严重不足是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现状的典型表现
受城镇化和外出务工等原因影响,乡村小规模学校生源呈断崖式下降。目前,赣南地区有小规模学校有1771所,小规模学校学生有53014人。根据这组官方统计数据,赣南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校平均人数为30人,少量完小在校学生人数在60人左右,36%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校人数低于20人,甚至每个县都有若干所“一生一校”的极端情况。从班级人数来看,赣南乡村小规模学校班级平均人数只有9.71人。复式教学模式授课已经成了赣南很多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常有情形。学生数量的严重不足,一来课堂气氛调动困难,学生的各种文体活动、少先队活动无法开展;二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避免教师资源的浪费,配置在这些学校的教师数量也极少,往往都是一个教师上多个年级、多门学科,甚至全部课程“一肩挑”。学生数量过少,不仅制约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影响各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生源锐减是无法逆转的问题,也是不必解决的问题。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存续期内,如何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彰显教育公平才是我们应当思考和解决的。
3 师资队伍年龄两极分化是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突出困难
这几年来,随着“国家特岗”计划、“乡村教师专项招聘”计划的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注入了大量年青血液,弥补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赣南各县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年龄呈现两个极端的现象,最小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2.05岁,最大教师的平均年龄为58.79岁,30-45岁这个中间层的教师人数极少。根据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赣南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基本由刚毕业的师范生和离退休老教师组成,这种现象对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是不利的。老教师安于现状,缺乏工
. All Rights Reserved.
41
作激情,得过且过的情绪比较明显。新入职的年青教师一来教学经验不足,难以独挡一面;二来常常有“人往高处走”的心理,不愿意长时间呆在乡下,因而多在准备“进城考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
教师队伍的年龄两极分化、学科结构不合理,优质师资的流入困难等都是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突出困难。
青岛专科学校4 美育教育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的明显短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但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美育教育短板效应明显,具体而言,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学科结构严重失衡。根据教育部门统计的数据,赣南乡村小规模学校语文教师占教师总量的44%,数学教师占教师总量的41%,英语教师占教师总量的8%,音、体、美三科教师共占教师总量的6%,其他情况占1%。由数据可知,赣南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学科结构极不均衡。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导致学校难以按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全部课程,也难以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课程的短缺尤其表现在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中,这种情况在诸多学校都是存在的,不过在乡村小规模学校中显得尤其突出。
二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于这类学生家庭关爱的相对缺失,在传授他们文化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是必需的教育内容。根据我们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情况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重点仅是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心理的引导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美育短板的一个重要表现。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下师范类院校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对策研究”(
项目批准号:SH1810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接第40页)
严格按馆里的规章制度管理是形成良好学风的有效途径。学生刚进校的时候虽然图书馆老师就对他们进行了入馆教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当初学习的制度内容会很快遗忘。许多学生在做事情往往随心所欲,对行动后果不与考虑,“破窗效应”由此开始。
四是图书管理员不负责任,对学生管理松懈,引起“破窗效应”发生。如有学生占座而没被及时告知,馆里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用自己的物品占座,自习区就会一片狼藉,有的学生就会顺手带走别人的物品,这样就会滋生一些恶习,纵容学生们的坏毛病。如有学生穿着拖鞋、背心进入图书馆,管理员不去及时限制入内,那接着就会有很多衣冠不整的现象出现。如有一对学生在图书馆谈恋爱,管理员不去劝阻,就会有很多对学生去效仿,图书馆就成了恋人的花前月下。因此管理松懈了,图书馆的各种“破窗效应”就会出现。
2.2 “破窗效应”中的预防对策
图书馆管理工作虽然都是日常小事,但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对大学生行为的“破窗”要从小事、
从不良行为的源头抓起,做到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让全老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中的小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要给“破窗”者应有的惩罚,给予那些保护“窗户”的同学相应的奖励和荣誉,以此激起迷茫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奋起追赶。
三是全方位制度宣传,让破窗者望而却步。图书馆在制度宣传上要多下功夫,时间上保持连续性,让学生养成习惯,认真将制度落实到实处,让每一个学生切实感受到严格的管理;还可以每天规定固定的时间,在图书馆放播放馆里的规章制度提醒学生遵守馆规,这样“窗户”就多了一个“保护层”,不容易被打破。
四是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自觉维护好“窗户”。大学生刚进大学时就要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学习、去践行。图书馆是学生学习、查阅资料、自觉给自己充电的地方,管理员有义务为他们进行教育指导,让他们知道该怎样去为自己美好的目标去努力,走好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3 结束语
解决“破窗效应”的关键在于“第一扇窗户”。如果从一开始就进行了恰当的处置,就不会出现后面的连锁反应。破窗效应带给我们的思路就是从小事抓起,只有小事都不出乱子,才能做好大事。如果小事不管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不良现象时,再来谈防微杜渐是没有意义的。解决破窗效应所产生的问题,持续改进
和优化管理工作,是管理员最重要职责。
(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