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苏轼原⽂
《浣溪沙》苏轼原⽂篇1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清泉寺,寺临兰溪,溪⽔西流。
⼭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泥,潇潇暮⾬⼦规啼。
谁道⼈⽣⽆再少?门前流⽔尚能西!休将⽩发唱黄鸡。
注释
蕲qí⽔:县名,今湖北浠⽔县。时与医⼈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浸:泡在⽔中。
萧萧:形容⾬声。
⼦规:杜鹃,⼜叫杜宇、布⾕、⼦规、望帝、蜀鸟等。
⽆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发:⽼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时光的流逝。
译⽂:
艳阳⾼照,⽆奈⼝渴难忍。
市场部工作总结于是敲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赏析:
东坡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更浓,醉⾥狂⾔醒可
怕”(《定惠院寓居⽉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州郡长官的礼遇,⼭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扉。这⾸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之歌,当是在这种⼼情下吟出的。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下⼩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机。它爽⼈⽿⽬,沁⼈⼼脾,诱发诗⼈爱悦⾃然、执着⼈⽣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发。于是词⼈在下阕进发出使⼈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摅写有关⼈⽣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长恨⽔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匆匆向东奔驶,⼀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只有⼀次,正如古⼈所说:“花有重开⽇,⼈⽆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然规律。然⽽,在某种意义上讲,⼈未始不可以⽼当益壮,⾃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发出令⼈振奋的议论:“谁道⼈⽣⽆再少?门前流⽔尚能西!”
⼈们惯⽤“⽩发”、“黄鸡”⽐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黄鸡催晓丑时鸣,⽩⽇催年⾣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
朱颜看已失。”杜甫也曾化⽤乐天诗,吟过“试呼⾃发感秋⼈,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此处作者反其意⽽⽤之,希望⼈们不要徒发⾃伤衰⽼之叹。“谁道⼈⽣⽆再少?”“休将⽩发唱黄鸡!”这与另⼀⾸《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发”,⽤意相同。应该说,这是不服衰⽼的宣⾔,这是对⽣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的召唤。在贬谪⽣活中,能⼀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浣溪沙》苏轼原⽂篇2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古柳卖黄⽠。
酒困路长惟欲睡,⽇⾼⼈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家。
译⽂及注释
译⽂
枣花纷纷落在⾐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古⽼的柳树底下有⼀个穿⽜⾐的农民在叫卖黄⽠。
路途遥远,酒意上⼼头,昏昏然只想⼩憩⼀番。艳阳⾼照,⽆奈⼝渴难忍,想随便去哪点⽔喝。于是敲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注释
徐门:即徐州。
谢⾬:⾬后谢神。
簌簌:花落貌,⼀作“蔌蔌”,⾳义皆同。
缫车:纺车。缫,⼀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抽出蚕丝。
⽜⾐:蓑⾐之类。这⾥泛指⽤粗⿇织成的⾐服。《汉书。⾷货志》有“贫民常⾐⽜马之⾐”的话。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点茶喝。漫,随意,⼀作“谩”。
花样第二季赏析
这⾸《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了严重旱灾,作为地⽅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的⽯潭求⾬。得⾬后,他⼜与百姓同赴⽯潭谢⾬。苏轼在赴徐门⽯潭谢⾬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这是第四⾸。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如话,⽣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此词上⽚写景,下⽚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的画⾯,⽽是通过传⼊⽿⿎的各种不同的⾳响在诗⼈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这⾸词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个关⼼农事的地⽅官,天⼤旱,要向“龙王爷”求⾬;下了⾬,⼜要向“龙王爷”谢⾬。这⾸词就是苏轼有⼀次途经农村去谢⾬,记下的见闻之⼀。
“簌簌⾐⼱落枣花”,按照⽂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古⼈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就是如此。“簌簌[sù]”,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是⾐服和头⼱。古代服装,男⼈往往戴头⼱。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的⼩花。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是⾏经枣树下,或是伫[zhù]⽴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上。接下去,“村南村北响缫车”。“缫[sāo]车”,⼀种抽取蚕丝的⼿摇⼯具。村⼦⾥从南头到北头缫丝的声⾳响成⼀⽚,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这⾥,有枣花散落,有缫车歌唱,在路边古⽼的柳树下,还有⼀个⾝披⽜⾐的农民
在卖黄⽠。“⽜⾐”,是⼀种⽤⿇或草编成的,⽤来覆盖⽜⾝的织物,这⾥指蓑⾐⼀类的东西。上⽚三句,每⼀句都写出了景⾊的⼀个⽅⾯。这⼀次苏轼偶然来到农村,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特点,特别是抓住了枣花、缫丝、黄⽠这些富有时令特⾊的事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笔,就点染出了⼀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
这⾸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在下⽚,就转⼊了写作者⾃⼰的活动。这时他已是“酒困路长惟欲睡”。“酒困”,是酒后困倦,说明他上路前喝过酒了。“路长”,看来,已⾛过很长的路程,⽽离⽬的地还很远。“惟”,只。这句词写出他旅途的困倦。“⽇⾼⼈渴漫思茶”。“⽇⾼”,太阳已升得很⾼。在初夏的太阳下赶路,感到燥热、⼝渴,不由得想喝杯茶润喉解渴。“漫”,这⾥是情不⾃禁的意思。⼝渴,需要喝茶;困倦,⼤概也想借茶解困。于是他“敲门试问野⼈家”。“野⼈家”,乡野的⼈家,即乡下⽼百姓。苏轼当时是⼀州的⾏政长官,笔下称当地农民为“野⼈家”,正出于他当官的⼝⽓。但是“试问”两字表明他并没有什么官⽓。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是⾃⼰亲⾃去敲⼀家⽼百姓的门,客⽓地同⼈家商量:⽼乡,能不能给⼀点茶解解渴呀?
就这样,⽤简单⼏句,既画出了⼀幅很有⽣活⽓息的农村画图;⼜记下了⼀段向⽼乡敲门讨茶的经历,这是他平常深居官衙中接触不到,因⽽感到新鲜有趣的。这⾸词似乎是随⼿写来,实际上⽂字⽣动传神,使⼀⾸记闻式的⼩词,获得了艺术的⽣命。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外”。作者为何要“敲门试问”呢?他是⼀个体恤民情、爱民如⼦的好⽗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
农家;2刚刚在旱灾后求得⾬,主⼈可能外出下⽥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下家中是否有⼈在。《浣溪沙》词中“簌簌⾐⼱落枣花”⼀句,实为“枣花簌簌落⾐⼱”的倒⽂;杜甫《秋兴》⼀诗中有“⾹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稻粒,凤凰栖⽼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洪亮吉说:“诗家例⽤倒句法,⽅觉奇峭⽣动”。
《浣溪沙》全词有景有⼈,有形有声有⾊,乡⼟⽓息浓郁。⽇⾼、路长、酒困、⼈渴,字⾯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活的逼真画⾯,⼜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鉴赏
这⾸词从⼭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活、旷达乐观的⼈⽣态度。整⾸词如同⼀⾸意⽓风发的⽣命交响乐,⼀篇⽼骥伏枥,志千⾥的宣⾔书,流露出对青春活⼒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奋发⾃强。
上阕写暮春三⽉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下⼩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临其境,⼼旷神怡,表现出词⼈爱悦
⾃然、执着⼈⽣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表达有关⼈⽣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感,借端抒怀,⾃我勉励,表达出词⼈虽处困境⽽⽼当益壮、⾃强不息的精神。
这⾸词,上⽚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然明丽,雅淡凄美;下⽚既以形象的语⾔抒情,⼜即景抒慨中融⼊哲理,启⼈⼼智,令⼈振奋。词⼈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态度,催⼈奋进,激动⼈⼼。
《浣溪沙》苏轼原⽂篇3
[宋]苏轼
照⽇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叟聚睢盱。糜⿅逢⼈虽未惯,猿揉闻⿎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作品赏析:
原序:徐州⽯潭谢⾬,道上作五⾸。潭在城东⼆⼗⾥,常与泗⽔增减清浊相应。
试字开头的成语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潭求⾬,得⾬后,⼜往⽯潭谢⾬,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这⾥是前三⾸。第⼀⾸写傍晚之景和⽼幼聚观太守的情形。⾸句写到潭鱼。西沉的太阳,格外红⽽⼤,也染红了潭⽔。由于刚下过⾬,潭⽔增多,⼤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照的温暖,纷纷游到⽔⾯。鱼之婉然若现,也写出了潭⽔的清澈。与⼤旱时⽔浊⽆鱼应成⼀番对照。从⽯潭四望,村复⼀村,佳⽊茏葱,只听得栖鸦的啼噪,⽽不见其影。
不易见的潭鱼见了,易见的昏鸦反不见了,写出了农村得⾬后风光为之⼀新,也流露出作者喜悦的⼼情。
三句转笔写⼈。⼉童黄发,⽼⼈⽩⾸,故称“黄童⽩叟”,这是聚观谢⾬的⼈中的⼀部分。“睢盱”⼆字俱从“⽬”,张⽬仰视貌,兼有喜悦之义。《易经·豫卦》“盱豫”,《疏》:“盱谓睢盱。睢盱者,喜悦之貌。”
这⾥还暗⽤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叟,踊跃欢呀”句意。从童叟之乐见出众⼈之乐,也寄寓了作者“乐⼈之乐”的情怀。
接着,下⽚写谢⾬的盛会,打破了林潭的寂静。常到潭边饮⽔的“麋⿅”突然逢⼈,惊恐地逃避了。
⽽喜庆的⿎声却招来了顽⽪的“猿猱”。“虽未惯”与“不须呼”相映成趣,两种情态,各各逼真。颇有助于表现和平熙乐的⽓氛。⼭村的⽼⼈纯朴⽊讷,初见知州不免有⼏分“未惯”,孩童则活泼好动,听到祭神仪式开始的⿎声,则争先恐后,若类⽪猿之“不欢呼”。他们回家必得要兴奋地追说⼀天的见闻,说给那些未能⽬睹盛况的“采桑姑”们了。“归来说与采桑姑”,这节外⽣枝⼀笔,妙趣横⽣。红烧排骨怎么做好吃
词写到⽇、村、潭、树等⾃然景物,鱼、鸟、猿、⿅等各类动物,黄童、⽩叟、采桑姑等各⾊⼈物及其活动,织成⼀幅有声有⾊的画图。上⽚连⽤“深红”、“绿暗”、“黄”、“⽩”等⾊彩字,交错使⽤,画⾯⽣动悦⽬。下⽚则赋⽽兼⽐。全词虽未铺写谢⾬,但⽆往⽽⾮喜⾬、谢⾬的情事。这正表现出作⼿取舍经营的匠⼼。前五句是实写,末⼀句是虚写,虚实相⽣,词意玩味不尽。
江湖悲剧第⼆⾸写谢⾬途中见闻。上⽚写⾃⼰进村之后出现的⼀个热闹场景。⾸句写村姑匆忙地梳妆打扮⼀番去见太守。“旋抹”刻画出少⼥第⼀次得见州官的急切、兴奋⼼情。接下来⼆句,写村姑们争看太守,连⼼爱的茜罗裙被拥挤的⼈踏破也顾不得了。这样写既烘染出场⾯的热烈,⼜表现出围观少⼥精神的集中。
上⽚短短数语就刻画出⼀幅极风趣⽣动的农村风俗画。
下⽚写到⽥野、祠堂,⼜是⼀番光景。村民们⽼幼相扶相携,来到打麦⼦的⼟地祠,他们为感谢上天降⾬,备酒⾷以酬神,剩余的祭品引来馋嘴的乌鸢,在村头盘旋不下。这两个细节都表现出喜⾬带来
的欢欣。结句则是⼀个特写,黄昏时分,有个⽼头⼉醉倒在道边。这与前两句形成忙与闲,众与寡,远景与特写的对⽐。但它同样富于典型性。酩酊⼤醉是欢饮的结果,它反映出⼀种普遍的喜悦⼼情。
词中的“使君”虽只是个陪衬⾓⾊,但其与民同乐的⼼情也洋溢纸上。
浣溪沙李清照第三⾸写夏⽇⽥园风光、乡村风貌,表现了农民⼤旱得⾬、幸免饥馁的喜悦⼼情以及词⼈与民同乐的博⼤胸怀。上⽚写农事活动。⾸句写地头的作物。
“(⾳倾)即寈⿇,是⿇的⼀种。“⿇叶层层”是写作物茂盛,“叶光”是说叶⽚滋润有光泽,⼆语互⽂见义,是⾬后庄稼实况。从具体经济作物⼜见出时值初夏,正是春蚕已⽼,茧⼦丰收的时节。于是村中有煮茧事。煮茧的⽓味很⼤,只有怀着丰收喜悦的⼈嗅来才全然是⼀股清⾹。未到农舍,在村头先嗅茧⾹,“谁家煮茧”云云,传达出⼀种新鲜好奇的感觉,实际上煮茧络丝何⽌⼀家。“⼀村⾹”之语倍有情味。⾛进村来,隔着篱墙,就可以听到缲丝⼥郎娇媚悦⽿的谈笑声了。“络丝娘”本俗语中的⾍名,即络纬,⼜名纺织娘,其声如织布,颇动听。这⾥转⽤来指蚕妇,便觉诗意盎然,味甚隽永。此处虽然只写了煮茧缫丝这样⼀种农事活动,但从⼀个侧⾯,可以看出⾬后农民的喜悦之情。
下⽚写作者对农民⽣活的采访,须发将⽩的⽼翁拄着藜杖,⽼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捋青”)炒⼲后捣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软饥肠”。这⾥的“软”,本字为“餪”,有“送⾷”之义,见《⼴韵》。两句可见村中⽣活仍有困难,流露出作者的关切之情。简单的⼀问,含蕴不尽。
这⼏⾸词带有鲜明的乡⼟⾊彩,充满浓郁的⽣活⽓息,风格⾃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两三个侧⾯,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活等,尤其是⿇蚕麦⾖等直接关系到农民⽣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