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台湾地区青春电影带我去远方
作者:李春燕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6期
        摘要:作为我国台湾地区本土影视业的“金字招牌”,青春电影在台湾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70年代末期的学生电影、80年代初的新电影,之后是90年代初的新后电影。台湾电影产业一直都离不开青春电影,时至今日,青春电影的拍摄仍是当下台湾电影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从当代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艋舺》,台湾青春电影以其唯美的影像风格、散文化叙事、情绪化表达等方式,使其独有的特点更加明显,与其它地区电影区分开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和特。本文试图在分析台湾青春电影的历史发展、现状基础之上,研究青春电影对台湾电影产业的影响做出论述。主要是将近年来台湾青春电影进行分类,从而进行类型化研究;其次是对台湾青春电影的影像风格、叙事表达等方面研究:再次是对台湾盛产青春电影的原因探究;全文牵涉到台湾电影产业机制、台湾本土青春文化的盛行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台湾青春电影产业研究,最终得出青春电影对台湾电影产业发展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台湾;青春电影;电影产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10-02
        一、我国台湾地区的青春电影
        (一)我国台湾地区历史上的青春电影
        以青春这一特定时期,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为主要表现对象,且具有鲜明青年亚文化性质,同时以青少年为主要输送和消费对象的电影被称之为“青春电影”。台湾电影在久经沉寂之后,随着2008年《海角七号》热映,票房一举突破4亿新台币,成为了一时台湾最卖座的华语片①。2011年低成本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两岸三地热映,不仅在台湾收获4.5亿新台币的票房,而且在香港仅上映十三天,票房就超过六千万,再创台湾青春电影票房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