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教学》读后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个人对人的“道德素质”感触越来越深,尤其是在今天这样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对人的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看到,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逆反性和无序性,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一个社会越是呈现出价值多样化,就越应该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引领作用。
毋庸置疑,价值观的引导和引领离离不开教育。诚然,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政策调节和制度约束结合起来,但对于我或者说对将来很有可能走进小学课堂的大学生来说,怎样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值得我们深思和亟待解决额的问题。
如今我在徐州市鼓楼小学见习,每次走进小学校就能看到他们教学楼上赫然醒目的校训“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没错,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更加使我感觉到身上担子的加重。
记得上次课堂上还讨论过教学模式中关于“灌输论”的问题。不得不说个人的学习经历以及成长经历有时让我对“灌输论”的教学模式存在完全的否定甚至有些偏激。只是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加,才渐渐承认“灌输论”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不过,问题说回来,上节课还说到关于“国学热”“三字经”的问题。个人看来,问题不在于“国学热”有没有必要,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哲学中蕴含的经典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值得我们仔细品读和借鉴,我现在就后悔小时候没有背好三字经(当然现在有时间的话有必要重温经典国学),可是静下心来仔细反思,小时候没有背好三字经不正是教学方式只重灌输而忽视了小学生的主体性造成的瓶颈吗?三字经读后感
实际上,我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正是关于一本关于反灌输的新的教学模式的书籍,也是我读后感触颇深的一本书,即:《价值与教学论》。这本书的作者是路易斯-拉思斯。这本书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价值澄清学派的奠基性文献或经典型著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正式形成。
价值澄清学派强调,价值源自个人的经验,不同的经验导致不同的价值观,而且个人的价值观随其经验的变化而变化。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与通过评价过程和价值澄清的方法,帮
助儿童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而不是向他们传授和灌输特定的价值观。尽管价值是相对的,因人而异,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富于理性的人类应该而且有能力学会“评价过程”和“价值澄清方法”,以其达到最适合个人的价值。拉思斯等人指出,任何事物欲成为价值,必须满足“判断价值的七个标准”。所以一个评价过程实际上是由选择、珍视和行动这三个子过程构成的。从根本上讲,这一过程的基础是避免道德说教,帮助学生澄清他们所面临的价值问题,而评价过程的结果正是价值。
不得不指出,现代生活的节奏和复杂性使决定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正确的和什么是可取的等问题变得越来越沉重,以至对于很多儿童甚至大学生来说,要确定什么是值得珍视的、什么是值得他们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变得日益令人困惑。今天的生活当然不像几代前的人的生活那样简单划一。“完善的方法和混乱的目标。”爱因斯坦这样刻画这个时代。这是否是造成儿童的冷漠、困惑和失去理性的主要原因?价值澄清理论对此深表怀疑。
仔细观察,在当今大学校园内不乏有很多这样的典型。不少大学生整天生活迷茫无方向,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根本上说,这是他们似乎没有过整合的、以价值为指引的生活。书中列举了八种类型的标志着在价值领域存在问题的典型。这些类型的人常常很难过富有思想、能自主的生活。
    价值澄清理论形成之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人们对该理论的评价还是褒多于贬。除了实用、容易操作和关注现实等为人们一致认可的优点之外,价值澄清理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值得肯定。首先,深深打上人本主义心理学烙印的价值澄清学派极为注重儿童在品德发展中的地位,尊重他们的主体作用。价值澄清学派提倡尊重儿童的个性,主张根据儿童的品德发展实际和需要,借助与各种有效的方法使之在轻松愉快、自主平等的氛围中获得良好的价值教育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价值澄清学派重视儿童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情感、行动和选择能力与评价过程在其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与以硬性灌输、道德说教为特点的传统道德教育划清了界限。当然,也不能避而不谈价值澄清理论的不足之处。简单来说,价值澄清理论存在一下缺陷:第一,关于价值的定义和获得价值的过程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该理论断言,同样的价值可以支持相互对立的行动,这无疑会使个体感到无所适从。第二,过于偏重过程而忽视德育内容的合理性。价值澄清学派批评道德教育的灌输和单纯内容的教授,这显然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是完全否认外部因素诸如榜样示范、说服的教育作用则是武断的。第三,价值澄清学派的倡导者一贯强调,在价值教育中不可进行“道德说教”,他们极力反对任何专制的、灌输的价值教育方法。然而,他们矫枉过正,毫无必要的接受了道德相对主义,这无疑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体价值等级的存在,从而在事实上取消了学校道德教育,奉行放任主义的教育策略。
值得我们大力借鉴的是本书的第三部分:关于价值澄清理论的方法论。书中明确给出了“对话策略”“书写策略”“讨论策略”“提高对结果的认识的策略”“其他19种策略”的方法,这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自我价值澄清还是即将走上课堂的我们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