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而篇第一读后感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读论语学而篇第一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读论语学而篇第一读后感篇一“论语者,二十篇,弟子,记善言这是《三字经》作者对《论语》的评价。
  应该说,这一评价是很中肯的。
  一向被奉作儒家经典的《论语》,并非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充其量不过是后人追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而已。
  这种语录式的著作很难成为系统的哲学理论,用现代语言来说,无非是一些“思想碎片罢了。
  因此这部《论语》被后人曲解、各取所需的利用,也就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里仅以“学而篇为例,这篇是被后人整理作为《论语》的首篇,题目也是取自开头的一句,实际上并无中心,只是孔子和他的门人,信口、随意说的一些话,零零碎碎,忽东忽西,纵读全篇很难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中心思想在那里?现在仅引开头的几句:“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这几句话,曾经被收入中学课文,大概人人耳熟能详。
  可是就是这几句话,自古至今歧义颇多。
  一般注者认为学而时习之的学是学习的意思,比如注者王肃就说过:“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
  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怿。
  而也有的注者认为,从孔子一生所做的努力,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却始终不渝,就是要传播自己的仁义礼乐思想,希望君王和百姓接受自己的学说——克己复礼。
  因此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我的学说被天下人所学习效法,难道不喜悦吗?可见在《论语》的开篇,就已经产生歧义,因此对整个《论语》大家有不同意见,本无可非议,这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不管是孔子后裔,还是其他什么人,都不要听到不同意见,就大发其火,为一个已经死去几千年的孔夫子,并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人物气坏了身子,那可真的得不偿失,并且大有不值。
  老实说,我是比较赞同后一种说法的。
  那么接下来的“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就可以理解为:“有很多人从各地赶来学我的思想,真的让我高兴;就是一些人不理解或者反对,我也不会因此而恼怒。
  由此看来,孔老夫子还是很大度的,人们接受他的思想,他当然高兴,就是有人有不同意见,甚至反对,也并不恼怒,至少不会恶语相加。
  写到这里,我倒想劝劝一听到不同意见,就大发其火的人,至少你们应该传承孔老前辈的风度,否则人们不得不怀疑你的修养和人格,当然也包括文化水平。
  有理说理,最好写几篇像样的文章,也就是俗话所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骂人不能说你无能,但至少算不得真本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段,集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系和重点,即德育和智育。
  而且是德育为先、德育为重。
  “孝、悌、谨、信、爱众都是德育的内容和范畴;而且这段话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对自己到对别人,讲了一个德育的顺序。
  这个顺序,先讲纵的血缘关系——孝;再讲横的血缘关系——悌;然后发展到普遍的社会关系——爱众人。
  试想,如果连至亲的血缘关系都不能爱,怎么可能爱众人?对于如何要求自己,这里又讲了两点:一是谨,二是信。
  细细推究,这两点也是爱的表现形式,小心谨慎、言行诚信不正是对众人的爱吗?这说明“谨慎和“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修身的重点。
  也体现了孔子一贯倡导的“仁,而“仁又以孝悌为本。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仍具很多的借鉴价值。
  时代已进入21世纪,我们要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艰巨
性,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复杂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便是进入了“三化时期,即“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
  经济全球化为各种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也为腐朽意识形态的传播制造提供了机会。
  电脑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能够摄取的信息量之大、之快,之广泛无法估计,无可阻挡。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的各种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为错综复杂。
  最近青少年中出现了一系列恶性事件,都与我们忽视德育教育,德育实效性不大有直接关系。
  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确是新世纪学校的首要工作。
  从课时的要求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安排,到庞大严密的组织和众多的人员投入,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象我们这样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复杂的。
  但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忽视养成教育,德育工作高、大、空。
  目标太高、内容空洞,体系太庞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21世纪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养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
  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没有养成教育,德育教育是空洞的。
  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
  这就需要继续倡导“孝、悌、谨、信、爱众等德育内容。
  孔子的德育教育,没有校园的局限,家庭、学校、社会、对己、对人融为一个整体。
  联系今天的教育工作来看,这段话仍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和鲜明的针对性,可谓亘古常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鲜矣仁。
  ……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
  不过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
  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从这章里面我知道,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一定会逐步提高。
  “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应该尽心经力的去帮助她。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应该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
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一定要做到每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
  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一定受益匪浅,一定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  读论语学而篇第一读后感相关文章:1.论语学而篇读后感2.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3篇3.《论语》学而篇读后感4.《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作文5.中学生论语学而篇读后感